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永方专利>正文

纵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1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分离纵隔的纵隔分离器。它由A、B两型构成,A型为棒形,由指头形头端实体,半圆形可弯曲的杆和圆形手柄构成。B型为钳形,由中线分开的指头形头端和半圆形可弯曲的杆与带有刻标线的弧形开合齿的钳把组成。使用中不易穿破胸膜和损伤周围器官,达到安全有效的分离纵隔。A型适用于单纯纵劈胸骨的心胸外科手术。B型适用于胸骨后胃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等需扩大分离纵隔的手术。(*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胸腔外科手术辅助工具,尤其是能安全有效分离纵隔的纵隔分离器。目前,胸心外科手术常用手指、剪刀、卵圆钳或其它手术器械分离纵隔,易穿破胸膜造成气胸,且有损伤心脏、大血管造成致命性出血的危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隔分离器,它不仅能有效的分离纵隔,而且能避免心脏、大血管、胸膜的副损伤。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器械设计A、B两种类型。A型为棒形,由指头形头端实体、可弯曲的半圆形杆和后端手柄组成。B型为钳形,由扁刮匙状对合成指头形的中空头端、可分开并可弯曲的半圆形杆和带刻有标线的开合齿的钳把部分组成。由于杆用可弯曲材料制作,可根据胸骨外形曲度适当弯曲,头端和杆一侧扁平,分离时扁平面能贴紧胸骨,且头端呈指头形,端头圆钝,分离时不易穿破胸膜和损伤周围器官,故能达到有效分离纵隔,避免副损伤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有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A型的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B型的构造图。图3是图2的头端侧视图。图4是图2的开合齿横面剖视图。图中1.头端2.杆3.手柄4.钳把5.开合齿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头端(1)、杆(2)、手柄(3)连成一体,头端为指头形,上面扁平,下面圆隆,杆为半圆形,手柄为圆柱形。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头端(1)和杆(2)中线分开,头端中空,分开时各呈扁刮匙状,一侧扁平,一侧圆隆,对合后呈指头形,钳把(4)上带有弧形开合齿(5),其表面刻5条标线,上面多齿,下面1齿。使用本技术A型纵隔分离器时,根据胸骨外形曲度,将杆适当弯曲,抓握手柄,头端插入原手指分离的纵隔腔隙,扁平面贴紧胸骨纵隔面缓慢前推即可安全的分离纵隔达胸骨切迹。如需扩大分离纵隔,则用B型纵隔分离器,先扣紧开合齿,适当弯曲钳杆,握持钳把如上法分离,然后逐次松开合齿后退达到要求分离宽度。分离时请麻醉师配合暂停通气更为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外科手术用纵隔分离器,由头端1、杆2和手柄3依次连成一体构成,其特征是A型为棒型,头端1为上面扁平,下面圆隆的指头形实体,杆2呈半圆形,可弯曲,手柄3呈圆柱形。2.一种胸腔外科手术用纵隔分离器,由头端1、杆2钳把4依次连成体构成,其特征是B型为钳形结构,头端1为中空的中线可分开的对合体,分开各呈扁刮匙状,对合后呈指头形,杆2为中线分开的可弯曲的半圆形实体,钳把4带有弧形开合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隔分离器,其特征还在于钳把4上开合齿5表面刻有5条标线,其下咬合面刻有多齿,对应的咬合面上刻有单齿。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分离纵隔的纵隔分离器。它由A、B两型构成,A型为棒形,由指头形头端实体,半圆形可弯曲的杆和圆形手柄构成。B型为钳形,由中线分开的指头形头端和半圆形可弯曲的杆与带有刻标线的弧形开合齿的钳把组成。使用中不易穿破胸膜和损伤周围器官,达到安全有效的分离纵隔。A型适用于单纯纵劈胸骨的心胸外科手术。B型适用于胸骨后胃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等需扩大分离纵隔的手术。文档编号A61B17/00GK2130079SQ9220860公开日1993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胡永方 申请人:胡永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外科手术用纵隔分离器,由头端1、杆2和手柄3依次连成一体构成,其特征是:A型为棒型,头端1为上面扁平,下面圆隆的指头形实体,杆2呈半圆形,可弯曲,手柄3呈圆柱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方
申请(专利权)人:胡永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