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60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3
为解决现有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和装配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包括,壳体和风向调节组件;所述壳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将壳体分割成左右两个出风通道;并且,所述出风通道前侧的左右两侧壁向外扩展形成梯形喇叭口,上下两侧壁向外扩展形成圆弧形喇叭口;另外,在所述左右两个出风通道内部各设置有一个风向调节组件;所述风向调节组件,包括,左右叶片组、上下叶片、左右驱动装置和上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贯穿式的装饰条,体现了该出风口的装饰性,给驾驶室提供较强的美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到轿车冷暖风机出风口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轿车制造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冷暖风机的出风口也历经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从注重装饰效果的圆形出风口,到容易调节出风方向的矩形出风口;从手动调节到自动调节。轿车冷暖风机出风口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另外,出风口的功能也不再是仅仅为驾乘人员提供气流导向,同时,还兼具装饰性功能。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且受欢迎的冷暖风机出风口为双通道出风口。所谓双通道出风口通常是指具有上、下风道的出风口。目前,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大都采用在出风口内部通道的中部设置纵截面形状为橄榄形的导流体,从而将送出风进行上下分流。并且,在导流体内部设置驱动机构,驱动导流体前端上下摆动,从而对上下分流的送出风的流向进行调节。(参见附图1,图中,a为壳体,b为导流体,c为上出风道,d为下出风道)。由于将驱动机构设置在导流体内部,使得导流体体积较大,还使得驱动装置的结构复杂且零部件众多;不仅制造和装配困难,而且还增加了风阻。
[0003]显然,现有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存在着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制造和装配困难,以及增加了风阻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存在的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制造和装配困难,以及增加了风阻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
[0005]本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包括,壳体和风向调节组件;所述壳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将壳体分割成左右两个出风通道;并且,所述出风通道前侧的左右两侧壁向外扩展形成梯形喇叭口,上下两侧壁向外扩展形成圆弧形喇叭口;另外,在所述左右两个出风通道内部各设置有一个风向调节组件;所述风向调节组件,包括,左右叶片组、上下叶片、左右驱动装置和上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右叶片组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中后部,所述左右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底部正对出风通道中间的位置;所述上下叶片为长方形薄板,在上下叶片一侧长边的两个端头分别外延伸设置有转轴;所述上下叶片两端的转轴分别套装在设置在壳体侧壁和中隔板的通孔内,且套装在壳体侧壁一侧的转轴沿通孔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侧壁和中隔板的通孔设置在出风通道纵向中心且紧邻左右叶片组的位置;所述上下驱动装置底部背向壳体设置在壳体侧壁的外侧;所述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叶片组左右摇动,所述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叶片上下摆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叶片组,包括,叶片、固定板和连动板;所述叶片为若干片,其形状为长方形;在叶片长边的中部的上下两侧面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转轴,在叶片长边的
中后部上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摆轴;所述固定板为两块,其形状为长条形且分别设置在叶片的上方和下方;在固定板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转轴孔,其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所述连动板为长条形,设置叶片的上方,在连接板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摆轴孔,其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安装时,所述叶片的转轴分别套装在上方和下方的固定板的转轴孔内,所述叶片的摆动轴套装在上方的连动板的转轴孔内;由此,使得所有叶片中的任意一片沿转轴转动时,其他叶片在连动板的推动下一同旋转。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下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摆动臂和摆动杆;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壳体侧壁外侧,包括,底座、上盖、电源插座、电机、减速齿轮、驱动齿轮和驱动轴;所述底座为矩形,四周设置有与上盖对应的扣孔;所述上盖为矩形,四周设置有与底座对应的卡扣,使得底座和上盖能够扣合成矩形盒体;所述电源插座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电机和减速齿轮设置在底座的中部,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所述驱动轴固定套装在驱动齿轮中心,且向外延伸出底座及壳体侧壁;装配完成后,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减速齿轮和驱动齿轮传递给驱动轴;所述摆动臂为长条形,一端固定在驱动轴的端头,另一端设置有轴向延伸出的柱体;所述摆动杆为长条形,一端固定在上下叶片的转轴端头,另一端设置有矩形槽;所述摆动杆矩形槽的宽度和设置位置与摆动臂柱体相对应,所述摆动臂柱体卡装在摆动杆矩形槽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包括,底座、上盖、电源插座、电机、减速齿轮、驱动齿轮和驱动轴;所述底座为矩形,四周设置有与上盖对应的扣孔;所述上盖为矩形,四周设置有与底座对应的卡扣,使得底座和上盖能够扣合成矩形盒体;所述电源插座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电机和减速齿轮设置在底座的中部,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所述驱动轴固定套装在驱动齿轮中心,且向下延伸出底座;装配完成后,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减速齿轮和驱动齿轮传递给驱动轴;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底部朝上设置在壳体下表面正对左右叶片组中部的位置,且左右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壳体下表面与左右叶片组中心叶片的下侧转轴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还设置有横截面形状为弧形的长条形装饰盖板,在所述上下叶片的转轴的正前方还设置有长条形装饰条,所述装饰条的横截面形状为鱼背形,且向前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盖板和装饰条平行贯穿整个驾驶仪表台,其中部向前凸出,两边向后收缩,构成一个具有装饰效果的仪表面板的组成部件;并且,在中部前凸部分并列设置两个本技术双通道出风口,两边后缩部分各设置一个本技术双通道出风口;由此,构成轿车驾驶室前出风口系统。
[0011]本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有效提高了制造和装配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贯穿式的装饰条,体现了该出风口的装饰性,给驾驶室提供较强的美感。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现有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的三维示意图;
[0013]附图2为本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的三维示意图;
[0014]附图3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三维示意图;
[0015]附图4为本技术横向剖视示意图;
[0016]附图5为本技术纵向剖视示意图;
[0017]附图6为本技术部分分解后的三维示意图;
[0018]附图7为本技术单个叶片的三维示意图;
[0019]附图8为本技术左右叶片组的三维示意图;
[0020]附图9为本技术上下驱动装置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0021]附图10为本技术上下驱动装置另一角度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0022]附图11为本技术左右驱动装置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0023]附图12为本技术装饰板和装饰条(局部)的三维示意图;
[0024]附图13为本技术装饰板和装饰条(接近整体)的三维示意图。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附图1为现有技术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的三维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轿车冷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该出风口包括,壳体和风向调节组件;所述壳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将壳体分割成左右两个出风通道;并且,所述出风通道前侧的左右两侧壁向外扩展形成梯形喇叭口,上下两侧壁向外扩展形成圆弧形喇叭口;另外,在所述左右两个出风通道内部各设置有一个风向调节组件;所述风向调节组件,包括,左右叶片组、上下叶片、左右驱动装置和上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右叶片组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中后部,所述左右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底部正对出风通道中间的位置;所述上下叶片为长方形薄板,在上下叶片一侧长边的两个端头分别外延伸设置有转轴;所述上下叶片两端的转轴分别套装在设置在壳体侧壁和中隔板的通孔内,且套装在壳体侧壁一侧的转轴沿通孔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侧壁和中隔板的通孔设置在出风通道纵向中心且紧邻左右叶片组的位置;所述上下驱动装置底部背向壳体设置在壳体侧壁的外侧;所述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叶片组左右摇动,所述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叶片上下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叶片组,包括,叶片、固定板和连动板;所述叶片为若干片,其形状为长方形;在叶片长边的中部的上下两侧面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转轴,在叶片长边的中后部上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摆轴;所述固定板为两块,其形状为长条形且分别设置在叶片的上方和下方;在固定板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转轴孔,其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所述连动板为长条形,设置叶片的上方,在连接板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摆轴孔,其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安装时,所述叶片的转轴分别套装在上方和下方的固定板的转轴孔内,所述叶片的摆动轴套装在上方的连动板的转轴孔内;由此,使得所有叶片中的任意一片沿转轴转动时,其他叶片在连动板的推动下一同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轿车冷暖风机电动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摆动臂和摆动杆;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壳体侧壁外侧,包括,底座、上盖、电源插座、电机、减速齿轮、驱动齿轮和驱动轴;所述底座为矩形,四周设置有与上盖对应的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乐艺李楠楠徐刚吕亮兰峰章建清张强寅胡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