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51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为解决现有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方法存在的劳动强度较大,不容易保证装配质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包括,推杆组件、抵杆组件、钳式四连杆机构和定位座;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推板、定位钩和铰接座;所述抵杆组件,包括,抵杆和抵板;所述钳式形四连杆机构,包括手柄Ⅰ、手柄Ⅱ、三角形连杆和支撑杆;所述定位座倾斜固定在推杆的左侧面中前部,包括斜支撑杆和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工装将门把手稳固的定位到设定位置后再进行紧固,保证了门把手的装配质量。保证了门把手的装配质量。保证了门把手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到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轿车内嵌式门把手是指门把手外饰底板从门的内侧嵌入到车门外钣金预留的通孔中的轿车门把手。通常,轿车内嵌式门把手是从门内侧进行安装,安装时需要将门把手及锁体安装在车门内钣金和外钣金预留的通孔内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要求门把手外沿与车门外钣金的外侧面完全齐平。为了防止雨水和灰尘进入,保证门把手与车门外钣金之间的密封性,在门把手边缘与车门外钣金内侧面之间还安装有横截面为凸字性的橡胶垫圈。为了保证橡胶垫圈的有效密封,在将内嵌式门把手放置在安装位置后,在用螺栓紧固门把手之前,需要在门把手与车门外钣金之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橡胶垫圈处于合理压缩状态,并保证门把手外沿与车门外钣金的外侧面完全齐平。现有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方法采用人工施压,即由操作者将门把手整体向外推,由此形成门把手与车门外钣金之间的压力。由于人工操作,施加的压力在整个门把手的外沿极不均匀,使得门把手紧固后,门把手的部分外沿段较车门外钣金外侧表面高(通常将其称为“段出”),或者,门把手的部分外沿段较车门外钣金外侧表面低(通常将其称为“段入”)。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出现“段出”或者“段入”都是不容许的,需要重新返工。显然,现有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较大,不容易保证装配质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方法存在的劳动强度较大,不容易保证装配质量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
[0004]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包括,推杆组件、抵杆组件、钳式四连杆机构和定位座;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推板、定位钩和铰接座;所述推杆为长条形,前端倾斜固定有推板,前背部设置有铰接座,后端设置有定位钩;所述抵杆组件,包括,抵杆和抵板;所述抵杆为长条形,前端倾斜固定有抵板,中部铰接在推杆背部的铰接座上,后端侧面设置有弧面;所述钳式形四连杆机构,包括手柄Ⅰ、手柄Ⅱ、三角形连杆和支撑杆;所述手柄Ⅰ的前端与三角形连杆的一个角铰接,且手柄Ⅰ前端的背部固定连接在推杆前部的背面;所述三角形连杆的另一个角与手柄Ⅱ的前端头铰接,三角形连杆的余下的一个角向抵杆的后端延伸且底边侧面呈弧面,并与抵杆后端的弧面相互接触;所述手柄Ⅱ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手柄Ⅰ的中部铰接;所述定位座倾斜固定在推杆的左侧面中前部,包括斜支撑杆和定位板,所述斜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推杆的左侧面,另一端固定有定位板;所述推板、抵板和定位板的倾斜角度及固定位置以本工装放置在操作位后,推板与内嵌式门把手背面贴合、抵板与车门内钣金内侧面贴合、定位板与车门内钣金安装窗口右侧面贴合,同时,推杆后端的定位钩正好插在车门内钣金安装窗口下部的螺栓孔中为准。
[0005]进一步的,所述钳式四连杆机构的三角形连杆与手柄Ⅰ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使得手柄Ⅰ和手柄Ⅱ的后端保持展开状态。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钳式四连杆机构的手柄Ⅰ中还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手柄的Ⅰ内部,前端与支撑杆铰接座连接,后端伸出手柄的Ⅰ末端,旋转调节螺栓可以调节支撑杆铰接座在手柄Ⅰ中部的位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钳式四连杆机构的手柄Ⅱ中还设置有自锁卡扣;所述自锁卡扣的卡子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Ⅱ内部,后段露出在手柄Ⅱ内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推板、抵板和定位板的表面设置有塑胶或尼龙衬板。
[0009]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工装将门把手稳固的定位到设定位置后再进行紧固,保证了门把手的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的三维示意图;
[0011]附图2为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另一角度的三维示意图;
[0012]附图3为本技术推杆的三维示意图;
[0013]附图4为本技术钳式四连杆机构的分解三维示意图。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附图1为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的三维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另一角度的三维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推杆的三维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钳式四连杆机构的分解三维示意图。图中,1为推杆组件,1

1为推杆,1

2为推板,1

3为定位钩,1

4为铰接座,2为抵杆组件,2

1为抵杆,2

2为抵板,3为钳式四连杆机构,3

1为手柄Ⅰ,3

2为手柄Ⅱ,3

3为三角形连杆,3

4为支撑杆,3

5为拉簧,3

6为调节螺栓,3

7为卡子,4为定位座,4

1为斜支撑杆,4

2为定位板。由图可知,本技术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包括,推杆组件1、抵杆组件2、钳式四连杆机构3和定位座4;所述推杆组件1,包括,推杆1

1、推板1

2、定位钩1

3和铰接座1

4;所述推杆1

1为长条形,前端倾斜固定有推板1

2,前背部设置有铰接座1

4,后端设置有定位钩1

3;所述抵杆组件2,包括,抵杆2

1和抵板2

2;所述抵杆2

1为长条形,前端倾斜固定有抵板2

2,中部铰接在推杆背部的铰接座上,后端侧面设置有弧面;所述钳式形四连杆机构3,包括手柄Ⅰ3

1、手柄Ⅱ3

2、三角形连杆3

3和支撑杆3

4;所述手柄Ⅰ3

1的前端与三角形连杆3

3的一个角铰接,且手柄Ⅰ前端的背部固定连接在推杆前部的背面;所述三角形连杆3

3的另一个角与手柄Ⅱ3

2的前端头铰接,三角形连杆的余下的一个角向抵杆的后端延伸且底边侧面呈弧面,并与抵杆后端的弧面相互接触;所述手柄Ⅱ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3

4杆的另一端与手柄Ⅰ的中部铰接;所述定位座4倾斜固定在推杆的右侧面中前部,包括斜支撑杆4

1和定位板4

2,所述斜支撑杆4

1的一端固定在推杆的右侧面,另一端固定有定位板4

2;所述推板1

2、抵板2

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内嵌式门把手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工装包括,推杆组件、抵杆组件、钳式四连杆机构和定位座;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推板、定位钩和铰接座;所述推杆为长条形,前端倾斜固定有推板,前背部设置有铰接座,后端设置有定位钩;所述抵杆组件,包括,抵杆和抵板;所述抵杆为长条形,前端倾斜固定有抵板,中部铰接在推杆背部的铰接座上,后端侧面设置有弧面;所述钳式四连杆机构,包括手柄Ⅰ、手柄Ⅱ、三角形连杆和支撑杆;所述手柄Ⅰ的前端与三角形连杆的一个角铰接,且手柄Ⅰ前端的背部固定连接在推杆前部的背面;所述三角形连杆的另一个角与手柄Ⅱ的前端头铰接,三角形连杆的余下的一个角向抵杆的后端延伸且底边侧面呈弧面,并与抵杆后端的弧面相互接触;所述手柄Ⅱ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手柄Ⅰ的中部铰接;所述定位座倾斜固定在推杆的左侧面中前部,包括斜支撑杆和定位板,所述斜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推杆的左侧面,另一端固定有定位板;所述推板、抵板和定位板的倾斜角度及固定位置以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敬春杨月明蔡荣全李强翁庆金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