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48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7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第一驱动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和第二量子点膜层将第一驱动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罩设于背板上,第一量子点膜层将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第二量子点膜层将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因此,实现了整个背光模组发出白光,避免了背光模组的边缘处泛蓝,同时还实现了窄边框设计。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实现高动态对比度,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背光模组由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侧入式背光源转向局部能调光的Mini

LED直下式背光源。Mini

LED直下式背光源一般采用蓝光Mini

LED背板激发量子点膜的方式得到白光背光源,并经过光学处理得到均匀的白光背光源。均匀的白光背光源经过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进行独立分光后显示光学三原色(RGB),从而得到可全彩显示的显示面板。
[0003]随着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追求超窄边框设计,相应地,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显示部件,显示面板也朝着窄边框设计发展。然而,背板边缘处的Mini

LED发出的蓝光往往无法被量子点膜完全吸收,使得显示面板的边缘处出现泛蓝的现象。因此,为了解决泛蓝的视效问题,量子点膜的周缘部分通常会设计为伸出Mini

LED背板,但这样无法实现显示面板的超窄边框设计。
[0004]鉴于此,在解决显示面板的边缘处泛蓝的同时实现超窄边框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旨在解决显示面板的边缘处泛蓝的同时实现超窄边框设计。
[000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第一驱动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的周侧且向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和所述第二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连接于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的周侧且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
[0007]上述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第一驱动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和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所述第一驱动基板、所述第二驱动基板、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罩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
第一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实现了整个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白光,避免了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处泛蓝,同时还实现了窄边框设计。而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正对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正对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设置,保证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中间区域和周缘区域的亮度一致,避免了周缘区域出现暗影现象。
[0008]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第四反射层以及第五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三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四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周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五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反射层与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基础光,所述第三反射层、所述第四反射层以及所述第五反射层反射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基础光。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层上开设贯穿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面对所述第一驱动基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反射层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面对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10]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填充至由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以及所述背板上的第四反射层围设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0011]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背对所述背板一侧的第一扩散层、第一棱镜层、第二棱镜层以及第二扩散层,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背对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扩散层的周侧面与所述第二扩散层的周侧面以及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的周侧面齐平,所述第一棱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扩散层背对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棱镜层的周侧面与所述第二棱镜层的周侧面齐平。
[0012]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围设于所述第一扩散层周侧的第一遮光层以及围设于所述第二扩散层周侧的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一棱镜层背对所述第二棱镜层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二棱镜层背对所述第一棱镜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遮挡所述背光模组的周缘。
[0013]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封框胶层,所述封框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背板之间,所述封框胶层支撑所述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一扩散层、所述第一棱镜层、所述第二棱镜层以及所述第二扩散层。
[0014]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过孔电路,所述过孔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连接处,所述过孔电路将所述第一驱动基板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电连接。
[0015]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以及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下显示图像。
[0016]上述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第一驱动
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和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所述第一驱动基板、所述第二驱动基板、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罩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实现了整个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白光,避免了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处泛蓝,同时还实现了窄边框设计。而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正对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出光侧正对所述第二量子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第一驱动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的周侧且向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和所述第二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连接于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的周侧且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第四反射层以及第五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三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四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周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五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反射层与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基础光,所述第三反射层、所述第四反射层以及所述第五反射层反射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基础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上开设贯穿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面对所述第一驱动基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反射层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面对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填充至由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飞刘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