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实现高动态对比度,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背光模组由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ight
‑
Emitting Diode,LED)侧入式背光源转向局部能调光的Mini
‑
LED直下式背光源。Mini
‑
LED直下式背光源一般采用蓝光Mini
‑
LED背板激发量子点膜的方式得到白光背光源,并经过光学处理得到均匀的白光背光源。均匀的白光背光源经过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进行独立分光后显示光学三原色(RGB),从而得到可全彩显示的显示面板。
[0003]随着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追求超窄边框设计,相应地,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显示部件,显示面板也朝着窄边框设计发展。然而,背板边缘处的Mini<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第一驱动基板、第二驱动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量子点膜层以及第二量子点膜层,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的周侧且向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和所述第二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连接于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的周侧且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将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基础光转化为白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第四反射层以及第五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基板背对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三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四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周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五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量子点膜层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反射层与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基础光,所述第三反射层、所述第四反射层以及所述第五反射层反射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基础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上开设贯穿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面对所述第一驱动基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反射层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面对所述第二驱动基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填充至由所述第一量子点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飞,刘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