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生长基板组件和转移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生长基板组件和转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52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长基板组件和转移方法,其中生长基板组件包括由多个生长基板进行层叠后形成的基底结构和发光单元;通过第一基底上设有第一凸台以增加第一发光元件在第一基底上的位置高度,并通过第二基底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供第一凸台和第一发光元件伸入,给多个生长基板进行层叠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使得多个生长基板的发光元件以发光单元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后续转移过程中,能够直接将发光单元转移至显示背板,无需借助暂态基板进行转移,减少了转移次数,降低了转移难度,从而使得转移效率及良率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生长基板组件和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1、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面板与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具有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好、响应时间更快及能耗更低等优点。而巨量转移技术是micro led走向量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micro led芯片转移量越来越大,传统芯片转移方式存在转移次数多及转移效率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未来micro led的需求。

2、因此,如何提升转移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长基板组件和转移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转移次数多以及转移效率低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生长基板组件,包括:

3、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所述第一基底朝向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基底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

4、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上的第一发光元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发光元件。

5、上述生长基板组件,其包括由多个生长基板进行层叠后形成的基底结构和发光单元。通过第一基底上设有第一凸台以增加第一发光元件在第一基底上的位置高度,并通过第二基底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供第一凸台和第一发光元件伸入,给多个生长基板进行层叠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使得多个生长基板的发光元件以发光单元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后续转移过程中,能够直接将发光单元转移至显示背板,无需借助暂态基板进行转移,减少了转移次数,降低了转移难度,从而使得转移效率及良率得以提升。

6、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移方法,包括:

7、提供一显示背板和一如前文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

8、将所述发光单元转移至所述显示背板。

9、上述转移方法,通过直接将生长基板组件中的发光单元转移至显示背板,无需借助暂态基板进行转移,减少了转移次数,降低了转移难度,从而使得转移效率及良率得以提升。

10、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移方法,包括:

11、提供一第一生长基板和一第二生长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生长基板包括设有第一凸台的第一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上的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生长基板包括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二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发光元件;

12、将所述第一生长基板的所述第一凸台伸入所述第二生长基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中,以使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外露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朝向相同;

13、将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转移至显示背板。

14、上述转移方法,通过将第一生长基板和第二生长基板进行层叠,然后将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转移至显示背板,无需借助暂态基板进行转移,减少了转移次数,降低了转移难度,从而使得转移效率及良率得以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三基底,所述第三基底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各自为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中互不相同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所述第三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尺寸相匹配,且小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一凸台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二凸台一侧的表面齐平,且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三基底一侧的表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层叠方向,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层叠方向,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一凸台一侧的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二凸台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二凸台一侧的表面高于第三发光元件远离第三基底一侧的表面。

9.一种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三基底,所述第三基底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各自为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中互不相同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所述第三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尺寸相匹配,且小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长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英睿萧俊龙刘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