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94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9
提供一种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具备:吸收塔,其与排气筒连通,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向该吸收塔流入;喷雾部,其将用于吸收硫氧化物的吸收液向吸收塔内喷雾;排水管,其将吸收液从吸收塔排出;罐,其积存从排水管排出的吸收液;捕集部,其设置于排气筒,以便捕集从吸收塔朝向排气筒上升的排气所伴随的液滴;以及排放管,其与排水管连通,将由捕集部捕集的液滴作为废水向排水管排出。捕集的液滴作为废水向排水管排出。捕集的液滴作为废水向排水管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气净化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减少由煤炭或重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所含有的硫氧化物的排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减少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所含有的硫氧化物的排气净化装置的一个例子,可举出使用含有碱成分的吸收液的装置。使用吸收液的排气净化装置大致区分成开环型和闭环型。在开环型的排气净化装置中,在硫氧化物的吸收中已使用的吸收液积存于罐等,之后被废弃。在闭环型的排气净化装置中,已使用的吸收液积存于罐等,作为吸收液被再利用。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闭环型的排气净化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排气净化装置具有与烟囱一体的吸收塔。在吸收塔的内部配置有将吸收液向流入吸收塔的排气喷雾的喷嘴。在吸收塔的上部内表面配置有对朝向烟囱上升的排气赋予离心力的导叶。被导叶赋予了离心力的排气沿着烟囱的内表面上升。存在沿着烟囱的内表面上升的排气伴随有液滴的情况。在烟囱的上部的内表面配置有用于捕集伴随着排气的液滴的搂取部。在搂取部连接有使液滴返回吸收塔内的排放管,经由排放管返回到吸收塔内的液滴再次用作吸收液。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平开11

1514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若由搂取部捕集的液滴未向排放管顺利地流动,则搂取部对液滴的捕集受到阻碍,伴随有液滴的排气从烟囱排出。若液滴伴随着排气,则存在如下情况:残留于排气的硫氧化物溶入液滴的水分而生成酸,使位于烟囱的周围的金属产品腐蚀。即使是开环型的排气净化装置,也同样会产生该问题。
[0009]本公开是鉴于以上说明的问题而做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捕集朝向排气筒上升的排气所伴随的液滴的结构的排气净化装置中不阻碍液滴捕集的技术。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吸收塔,其与排气筒连通,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向该吸收塔流入;喷雾部,其将用于吸收硫氧化物的吸收液向所述吸收塔内喷雾;排水管,其用于将由所述喷雾部喷雾的吸收液从所述吸收塔排出;罐,其积存从所述排水管排出的吸收液;捕集部,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筒,以便捕集从所述吸收塔朝向所述排气筒上升的排气所伴随的液滴;以及排放管,其与所述排水管连通,将由所述捕集部捕集的液滴作为废水排出。
[0012]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吸收塔,其与
排气筒连通,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向该吸收塔流入;喷雾部,其将用于吸收硫氧化物的吸收液向所述吸收塔内喷雾;排水管,其用于将由所述喷雾部喷雾的吸收液从所述吸收塔排出;罐,其积存从所述排水管排出的吸收液;捕集部,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筒,以便捕集从所述吸收塔朝向所述排气筒上升的排气所伴随的液滴;排放管,其将由所述捕集部捕集的液滴作为废水向所述罐排出;以及排气机构,其使所述罐与外部空间连通。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1A的结构例的图。
[0014]图2是表示使排放管60与罐40连通的结构的排气净化装置1E的结构例的图。
[0015]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1B的结构例的图。
[0016]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1C的结构例的图。
[0017]图5是表示变形例1的排气净化装置1D的结构例的图。
[0018]图6是表示变形例1的排气净化装置1F的另一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附图中的各部的尺寸和缩尺与实际情况适当不同。另外,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的优选的具体例。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带有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不过,本公开的范围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限定本公开的内容的记载,就不限于这些形态。
[0020]1.第1实施方式
[0021]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1A的结构例的图。排气净化装置1A搭载于使重油或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推进力的船舶2。作为在船舶2中产生推进力的机关,可举出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或者包括透平机和向透平机供给蒸气的锅炉的外燃机。图1所示的排气净化装置1A是减少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的装置。利用排气净化装置1A减少了硫氧化物的排气从设置于烟囱(funnel)的排气筒3向外部空间、具体而言向大气中释放。
[0022]如图1所示,排气净化装置1A具备吸收塔10、喷雾部20、供给管30、送水管32、排水管34和排水管36、罐40、捕集部50、排放管60、泵70、以及旋流器80。在船舶2的机关中使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气经由排气管5向吸收塔10流入。排气管5是使船舶2的机关、即排气的产生源和吸收塔10相连通的排气管的一个例子。吸收塔10与排气筒3连通。吸收塔10也可以与排气筒3一体。
[0023]喷雾部20例如具备多个喷嘴。喷雾部20将用于吸收流入吸收塔10的排气所含有的硫氧化物的吸收液向吸收塔10内喷雾。在本实施方式中,船舶2是在海洋上航行的船舶,利用海水SW作为用于吸收硫氧化物的吸收液。
[0024]泵70抽吸船舶2的周围的海水SW,向喷雾部20送出所抽吸的海水SW。在泵70的抽吸口连接有在船舶2的船底开口的供给管30。泵70借助供给管30抽吸船舶2的周围的海水SW。在泵70的喷出口连接有送水管32的一端。送水管32的另一端分支成多个,分别与喷雾部20连接。泵70借助送水管32向喷雾部20送出借助供给管30抽吸的海水SW。
[0025]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1A中,喷雾部20在吸收塔10的铅垂方向上设置成三
层。在船舶中存在如下情况:针对所搭载的设备可分配的面积存在限制,无法足够大地取得吸收塔10的内径,无法在吸收塔10的径向设置充分个数的喷雾部20。将喷雾部20在吸收塔10的铅垂方向上设置成三层的原因在于,即使是在无法充分地取得吸收塔10的内径的情况下,吸收塔10在整体上也设置有充分个数的喷雾部20。因而,在足够大地取得吸收塔10的内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喷雾部20的铅垂方向上的层数设为一层或两层。另外,在需要进一步缩小吸收塔10的内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喷雾部20的铅垂方向上的层数设为四层以上。
[0026]由喷雾部20向吸收塔10内喷雾而用于吸收排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硫的吸收液借助排水管34从吸收塔10向罐40排出。以下,存在将借助排水管34从吸收塔10排出的液体称为废液的情况。
[0027]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1A中,利用海水SW中所含有的碱成分(HCO3‑
)进行排气中的硫氧化物的吸收。更详细而言,若由喷雾部20喷雾的吸收液与排气接触,则排气所含有的硫氧化物被吸收于吸收液中。在吸收硫氧化物的过程中,在吸收液中产生亚硫酸根离子(HSO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排气净化装置,其具备:吸收塔,其与排气筒连通,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气向该吸收塔流入;喷雾部,其将用于吸收硫氧化物的吸收液向所述吸收塔内喷雾;排水管,其用于将由所述喷雾部喷雾的吸收液从所述吸收塔排出;罐,其积存从所述排水管排出的吸收液;捕集部,其设置于所述排气筒,以便捕集从所述吸收塔朝向所述排气筒上升的排气所伴随的液滴;以及排放管,其与所述排水管连通,将由所述捕集部捕集的液滴作为废水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在所述排放管设置有排水存水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排水存水弯中的排水水封的深度根据向所述吸收塔流入的排气的压力来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在所述排放管的上部设置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排气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当山广幸榎并义晶岸邦彦枝川晶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