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冠状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7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冠状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与应用。具体地公开了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不同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应用。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单链抗体SFC3scFv和完整的人源化抗体HS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冠状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抗冠状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与应用,特别涉及抗COVID

19病毒中和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囊膜(envelope)、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冠状病毒颗粒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在电镜下的病毒颗粒形态呈现皇冠状,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中。冠状病毒一共分为四个种属,分别是α、β、γ和δ,SARS

CoV

2和SARS

CoV病毒以及MERS

CoV病毒都隶属于冠状病毒的β亚属。
[0003]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基因组约为30KB,由内部的遗传物质RNA以及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包膜蛋白(Envelop Protein,E蛋白)、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M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ucleoprotein,N蛋白)等构成。其中S蛋白是形成病毒“冠状”形态的主要蛋白之一,介导SARS

CoV

2进入细胞,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武器。S蛋白又分为S1亚基、S2亚基、跨膜结构域和细胞质结构域,其中S1亚基又包含N端结构域(NTD)和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其中S1的RBD区可以与哺乳动物细胞上的受体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结合,并介导SARS

CoV

2病毒进入细胞,病毒进入细胞后,不断增殖的SARS

CoV

2病毒颗粒通过胞吐作用进入细胞外液中,进而感染其他宿主细胞。因此,SARS

CoV

2病毒的RBD结构决定了其与潜在受体ACE2结合的效率以及感染的种属特异性,是重要的中和抗体识别与开发靶点。
[0004]SARS

CoV

2感染后的主要表现为发烧或轻微咳嗽,重症患者会引发肺炎,并常伴随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并无治疗该病毒的特效药物,疫苗研发、中和抗体疗法、动物血清疗法等被认为是治疗SARS

CoV

2的一种选择。其中,中和抗体疗法在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之前,就有过从康复患者和接种过疫苗的献血者身上提取多聚血清用作病毒性疾病预防剂的先例,例如乙型肝炎和狂犬病等。晶体研究发现Spike的RBD区存在多个结合位点,一些病人血浆中的抗体可以与ACE2竞争性结合RBD,从空间上阻断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还有一些抗体可以与RBD的其他位点结合,这些抗体为开发治疗性抗体以及抗体鸡尾酒疗法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SARS

CoV

2为RNA病毒,容易在复制过程中出错,大量复制可引起多种变异,并且变异速度极快,因此经常会因为突变而出现免疫逃逸的现象,导致疫苗的保护性下降、早期研发的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失效或中和能力大大降低。
[0005]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抗体药物,与单克隆抗体不同的是它具有结合两种不同分子、细胞的能力,独有的特异性和双功能性使其一经面世就成为了抗体药物研发的热点,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此,为了提高抗体治疗的临床
疗效,研究和开发冠状病毒的双特异性抗体成为治疗性抗体的发展方向,有着成为针对冠状病毒的广谱性抗体药物的巨大前景,对于丰富COVID

19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特别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双特异性中和抗体、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如所描述的技术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其它技术主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双特异性抗体,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括:
[0008]A1)名称为HSA

1F的抗体,所述HSA

1F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的HCDR1、HCDR2和H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的LCDR1、LCDR2和LCDR3;
[0009]A2)单链抗体(scFv),名称为SFC3 scFv,所述单链抗体SFC3 scFv由重链可变区、连接肽和轻链可变区组成,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的HCDR1、HCDR2和H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10、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的LCDR1、LCDR2和LCDR3。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所述名称为HSA

1F的抗体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第一结合表位,所述单链抗体SFC3 scFv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第二结合表位,所述第一结合表位和第二结合表位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
[0011]其中A2)所述单链抗体SFC3 scFv的C端可与A1)所述抗体HSA

1F的重链可变区的N端融合。
[0012]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名称为BI31,为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S蛋白(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的不同表位(第一结合表位和第二结合表位)的双特异性中和抗体,又称抗冠状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BI31或抗COVID

19病毒中和抗体BI31。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体HSA

1F具体可由重链和轻链构成。抗体HSA

1F的重链包括可变区(VH)和恒定区(CH1、CH2和CH3),抗体HS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括:A1)名称为HSA

1F的抗体,所述HSA

1F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的HCDR1、HCDR2和H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的LCDR1、LCDR2和LCDR3;A2)单链抗体,所述单链抗体由重链可变区、连接肽和轻链可变区组成,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的HCDR1、HCDR2和H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10、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的LCDR1、LCDR2和LCDR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A1)中所述抗体HSA

1F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3的第251

368位或与SEQ ID No.13的第251

368位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A1)中所述抗体HSA

1F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4的第1

107位或与SEQ ID No.14的第1

107位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A2)中所述单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3的第1

123位或与SEQ ID No.13的第1

123位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A2)中所述单链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3的第139

250位或与SEQ ID No.13的第139

250位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A1)中所述抗体HSA

1F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3的第251

698位或与SEQ ID No.13的第251

698位具有至少80%的同一性;A1)中所述抗体HSA

1F的轻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4的第1

214位或与SEQ ID No.14的第1

214位具有至少80%的同一性。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3或与SEQ ID No.13具有至少80%的同一性;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轻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4或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80%的同一性。5.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6)中的任一种:B1)编码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核酸分子;B2)编码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重链的核酸分子;B3)含有B1)或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新王荣郭家正陆健昇杜鹏余云舟陈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