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高亲和力蜱传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在蜱传脑炎病毒高灵敏检测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株高亲和力蜱传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在蜱传脑炎病毒高灵敏检测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75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标记抗体与其相关生物材料及在蜱传脑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为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制备检测蜱传脑炎病毒产品;(2)制备结合蜱传脑炎病毒的E蛋白产品;(3)检测蜱传脑炎病毒;(4)结合蜱传脑炎病毒的E蛋白。该标记抗体与传统HRP标记抗体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具体涉及标记抗体与其相关生物材料及在蜱传脑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以病毒抗原作为检测靶标的elisa、免疫层析等技术方法,是病毒感染的重要检测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疫苗滴度测定及效果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常规elisa、免疫层析等灵敏度低,通常不作为感染确诊的主要技术手段。蜱传脑炎病毒(tbe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可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引起严重脑炎,建立灵敏快速的病毒检测方法对于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针对病毒抗原的检测主要采用双抗体夹心的模式,捕获抗体对样本中的病毒抗原进行捕获富集,然后加入检测抗体与病毒抗原相结合,通过检测抗体偶联物产生的发光信号或比色信号进行信号收集及结果判断。采用化学标记方法,在抗体的赖氨酸残基上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生物素等是目前最主要的检测抗体标记方式,可通过酶促发光或化学发光进行结果检测,被目前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广泛采用,但这种标记方法对于抗体结合区有多个赖氨酸分布的抗体来说,标记后易影响抗体的结合活性,尤其是对于双抗体夹心的检测模式,检测抗体结合区存在多个标记酶分子,易形成空间位阻,检测抗体fab双臂无法与病毒抗原充分结合,从而降低检测的灵敏性。

3、目前,并没有可从商业途径获得的蜱传脑炎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及标记抗体供直接使用,也没有公开的tbev抗体基因序列及制备技术手段可供借鉴。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并没有可从商业途径获得的蜱传脑炎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及标记抗体供直接使用,也没有公开的tbev抗体基因序列及制备技术手段可供借鉴。本专利采用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结合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制备了一株高亲和力的检测抗体,获得其基因序列,可用于基因工程构建及体外表达。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中的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6中第76-89位,第107-113位以及第146-154位所示,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中的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8中第76-83位,第101-108位以及第146-158位所示:

3、(1)制备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产品;

4、(2)制备结合蜱传脑炎病毒e蛋白的产品;

5、(3)检测蜱传脑炎病毒;

6、(4)结合蜱传脑炎病毒的e蛋白。

7、可选地,根据上述的应用,

8、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第32-164位所示;

9、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第32-169位所示;

10、所述荧光素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第506-675位所示。

11、上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轻链和/或重链还可包括il-6信号肽、柔性肽和/或荧光素酶。例如,上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重链依次包括il-6信号肽序列、抗体重链、柔性肽和荧光素酶。

12、可选地,根据上述的应用,

13、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14、所述抗体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第32-499位所示;

15、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试剂盒,包括上述的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

17、可选地,根据上述的试剂盒,还包括荧光素酶底物和/或没有蜱传脑炎病毒的阴性对照。

18、上述的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相关生物材料,所述相关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种:

20、c1)编码上述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核酸分子;

21、c2)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22、c3)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c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例如下述实施例制备的pcdna3.1-ch2f5l和/或pcdna3.1-ch2f5h-nluc;

23、c4)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c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c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24、c5)含有c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细胞、或含有c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细胞、或含有c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细胞。

25、可选地,根据上述的相关生物材料,c1)所述的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26、d1)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5第94-816位和/或seq id no.7第94-1497位所示的dna分子;

27、d2)与d1)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或90%以上同一性,且编码上述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dna分子;

28、d3)在严格条件下与d1)或d2)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上述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dna分子。

29、可选地,根据上述的相关生物材料,c1)所述的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30、e1)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5和/或seq id no.7所示的dna分子;

31、e2)与e1)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或90%以上同一性,且编码上述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dna分子;

32、e3)在严格条件下与e1)或e2)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上述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dna分子。

33、上述的相关生物材料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34、(1)制备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产品;

35、(2)制备结合蜱传脑炎病毒e蛋白的产品;

36、(3)检测蜱传脑炎病毒;

37、(4)结合蜱传脑炎病毒的e蛋白。

38、本文中,同一性是指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的同一性。可使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同源性检索站点测定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如ncbi主页网站的blast网页。

39、本文中,所述90%以上的同一性可为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同一性。

40、所述严格条件可为在0.1×sspe(或0.1×ssc),0.1%sds的溶液中,在65℃条件下杂交并洗膜。

41、上述抗体或上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制备方法可包括:将含有编码上述抗体或上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基因的重组载体或c3)所述重组载体导入宿主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培养所述重组细胞获得培养上清,所述培养上清中含有上述抗体或上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

42、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宿主细胞可为真核细胞,如cos7细胞、ch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中的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6中第76-89位,第107-113位以及第146-154位所示,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中的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8中第76-83位,第101-108位以及第146-158位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4.一种用于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荧光素酶底物和/或没有蜱传脑炎病毒的阴性对照。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相关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关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c1)所述的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关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c1)所述的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10.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相关生物材料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抗体或荧光素酶标记抗体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中的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6中第76-89位,第107-113位以及第146-154位所示,所述抗体或所述荧光素酶标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中的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8中第76-83位,第101-108位以及第146-158位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4.一种用于检测蜱传脑炎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晓平李裕昌唐盈张森李靖陈月红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