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极耳装置及电池制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87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极耳装置和动力电池制片机,该制片机的送极耳装置包括固定座、安装在固定座上的极耳传送槽、位于极耳传送槽一侧控制传送的极耳长度的第一伺服电机、位于极耳传送槽前的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的传送滚轮、位于传送滚轮前的切割部、位于切割部前的切刀、位于切刀前的手指汽缸、与手指汽缸同侧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手指汽缸由第二伺服电机控制在传送方向上来回移动。在送极耳装置中采用伺服马达代替常用的汽缸来控制极耳的长度,得到不同长度的极耳,实现自动化制片生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到一种制作 大容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设备。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是用在汽车、电动车、手持电动工具等大电流、高容量电能 的储备元件。正、负极片是锂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半成品的极片要经 过焊接或铆接包过胶的极耳、极片贴胶的过程形成极片成品,最后,为方 便下一工序再对成品极片进行裁切或收巻。目前,国内大部分锂离子电池 厂家采用手工制作极片,这种方式生产的电池很难保持一致性及产品品质,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本申请人专利号为200620061780的实用新 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制片机,可以实现自动化制作极片的过程。 但是由于动力电池容量比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要大,其通过的电流也很 大,因此对极片的制作要求更高。例如,普通锂离子电池的每个极片单元 上只需要贴上一个极耳,而动力电池每个极片单元上要贴4个极耳,并且 每个极耳的长短都不一致,并且由于通过的电流量大,在将极耳贴到极片 单元上的平整度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原有的锂离子电池制片机已不能 适应动力电池制片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送极耳装置。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送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座、安装在固定座上的极耳传送槽、位于极耳传送槽一侧控制所传送的极耳长度的第一伺服电机、位于极耳传送槽前的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的传送滚轮、位于传送滚轮前的切割部、位于切割部前的切刀、位于切刀前的手指汽缸、与手指汽缸同侧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手指汽缸由第二伺服电机控制在传送方向上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严张卫东陈现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