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16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在集电体的两面形成由多层组成的活性物质层时,通过适当控制集电体成分向活性物质层扩散的状态,从而能得到高放电容量以及良好的充放电特性。这一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具备采用将原料在气相中释放供给的方法在集电体第1面上形成由多层组成的第1活性物质层的工序、以及采用将原料在气相中释放供给的方法,在集电体第2面上形成由多层组成的第2活性物质层的工序,在形成构成第1活性物质层的所有的层之前,至少形成构成第2活性物质层的1层。以此能防止在至少形成第2活性物质层的1层时的热量对第1活性物质层的所有的层产生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在集电体地两面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的。
技术介绍
这些年来,对锂二次电池的研发工作在积极地进行,根据所用的电极不同,对充放电电压、充放电循环寿命特性及保存特性等电池特性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改进电极所用的活性物质,以图能改进及提高电池特性。众所周知,在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制成电池时,能得到单位重量及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相当高的电池。此时,负极上因充电析出锂,同时通过放电,锂溶解。通过该电池的反复充放电,从而负极上的锂也反复地被析出和溶解。由此,在负极上锂会产生呈树枝状析出的不良情况。其结果,会产生内部短路的问题存在。所以,过去提出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方案,采用充电时通过电化学反应与锂形成合金的铝、硅、及锡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从而抑制上述的锂树枝状析出。这些方案例如在Solid State Ionics.113-115 P57(1998)等均有报导。这些铝、硅、锡等物质中,尤其是硅因为理论容量大,所以,作为高容量电池的负极物质是相当有希望的材料。本专利申请人,在国际公开WO 01/29912号公报上,提出用CVD法、溅射法等,在集电体上形成由微晶硅层或非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利用将原料在气相中释放供给的方法在集电体第1面上形成由多层组成的第1活性物质层的工序、以及 利用将原料在气相中释放供给的方法,在集电体第2面上形成由多层组成的第2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在形成构成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的所有各层之前,形成构成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山胜信樽井久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