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85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属于滚动轴承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用常规角接触球轴承代替主减轴承存在承载能力无法满足承载要求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外圈、内圈、第一钢球列、第二钢球列、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构成;所述外圈设有呈串联阶梯型分布的第一外圈沟道和第二外圈沟道,内圈设有呈串联阶梯型分布的第一内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所述第一钢球列和第一保持架位于第一外圈沟道和第一内圈沟道构成的沟道中,第二钢球列和第二保持架位于第二外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的构成的沟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满足主减部位联合载荷承载要求和满足差速器轴对挠度等柔性性能要求的特点,主要用于汽车主减部位支撑。主要用于汽车主减部位支撑。主要用于汽车主减部位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滚动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用于汽车主锥和差速器部位。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主锥和差速器部位的轴承,不仅需要承受径向力,还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因此主要选用能承受较大联合载荷的圆锥轴承。如图1所示,主锥内轴承1

03、主锥外轴承1

02、差速器左轴承1

06和差速器右轴承1

04分别位于主锥1

01内、外和差速器1

05左右两边,又称作主减轴承。
[0003]市场上存在的常规主减用圆锥滚子轴承,如图2所示。圆锥滚子轴承主要由外圈2

01、内圈2

02、滚子2

04和保持架2

07等结构组成,其中,内圈2

02与滚子2

04之间的运动,除去在滚道接触位置的滚动,还存在内圈挡边与滚子球基面之间的滑动。
[0004]圆锥滚子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除去滚道间滚动摩擦,还会产生滑动摩擦,因此工作中,摩擦力矩相对比较大,另外圆锥滚子轴承振动值相对也比较大,这些无法满足目前新能源市场上高效率、低噪音等性能需求。
[0005]差速器部位轴承,因轴承间距比较大,工作过程中,差速轴挠度比较大,圆锥轴承本身刚度大,抗挠度柔性性能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早期剥落等质量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增加套圈和滚子凸度解决该问题,增加了加工成本。
[0006]主锥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润滑方式为主锥齿轮飞溅润滑,因主锥外轴承距离主锥齿轮较远,使用中,轴承会发生润滑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温度较低,油粘度较差的情况,容易发生烧蚀等质量问题。
[0007]虽然常规的角接触球轴承,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如提高传动效率,减小振动值,提升抗挠度性能,但使用在该部位,承载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承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主减部位圆锥轴承的不足之处,专利技术一种新结构的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改变主减部位轴承类型,滚子2

04改成球,接触方式由线接触改成点接触,可消除原结构圆锥轴承较大的滑动摩擦。新结构轴承有效降低了摩擦损失,提高了产品传动效率,降低了噪音,提升柔性性能。通过套圈油槽设计,可实现润滑油局部循环,避免主锥外轴承润滑不足等质量问题。新结构为双列角接触结构,既能承受径向载荷,还能承受轴向载荷,能满足该部位大的联合载荷承载要求。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用于主减轴承,其特征在于:由外圈、内圈、第一钢球列、第二钢球列、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构成;所述外圈设有呈串联阶梯型分布的第一外圈沟道和第二外圈沟道,内圈设有呈串联阶梯型分布的第一内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所述第一钢球列和第一保持架位于第一外圈沟道和第一内圈沟道构成的沟道中,第二钢球列和第二保持架位于第二外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的构成的沟道
中。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外圈沟道、第二外圈沟道、第一内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均为角接触球沟道。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外圈沟道和第一内圈沟道的沟道接触角与第二外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的沟道接触角大小相同或者不同。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外圈沟道和第二外圈沟道之间的外圈上设有外圈油槽;所述第一内圈沟道和第二内圈沟道之间的内圈上设有内圈油槽。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外圈油槽与内圈油槽径向平面空间位置有一定斜度,斜度为10

20
°
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外圈油槽与内圈油槽底部形状为方形或半圆型。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外圈具有外圈大端面和外圈小端面;所述内圈具有内圈大挡边和内圈小挡边。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轴承或外圈外径为30~200mm。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保持架的材料为尼龙46、尼龙66或酚醛压布管,尼龙46、尼龙66加25%或30%的玻璃纤维。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钢球列与第二钢球列的直径尺寸相同或不同。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内圈油槽设置在保持架锁圈的安装位置上。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新结构为双列角接触结构,能满足大的轴向和径向联合载荷,满足主减部位大载荷的要求。新结构滚动体为钢球,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消除了原圆锥轴承结构较大的滑动摩擦,有效降低了摩擦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噪音,满足新能源市场节能降噪性能要求。与高刚性的圆锥轴承相比,新结构提升抗挠度等柔性性能,减少了差速器部位轴承早期剥落等质量问题产生,新结构内、外圈带有油槽,工作过程中,能局部形成储油循环回路,保证主锥部位润滑油的供给,避免了润滑不足产生的早期烧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另外,与原圆锥结构相比,相同尺寸前提下,新结构明显减轻了产品重量,满足轻量化设计需要,有效节约材料,节约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汽车主减部位支撑。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该类轴承使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原结构圆锥轴承示意图。
[0024]图3是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专利技术的内、外圈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01. 主锥;1

02. 主锥外轴承;1

03. 主锥内轴承;1

04. 差速器右轴承;1

05. 差速器;1

06. 差速器左轴承;2

01. 外圈;2

02. 内圈; 2

04. 滚子;2

07. 保持架;3

01. 外圈;3

02. 内圈; 3

04

1. 第一钢球列;3

04

2. 第二钢球列;3

46

1. 第一保持架;3

46

2. 第二保持架;4

01

1. 第一外圈沟道;4

01

2. 第二外圈沟道;4

01

3. 外圈油槽;4

01

4. 外圈大端面;4

01

5. 外圈小端面;4

02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用于主减轴承,其特征在于:由外圈(3

01)、内圈(3

02)、第一钢球列(3

04

1)、第二钢球列(3

04

2)、第一保持架(3

46

1)和第二保持架(3

46

2)构成;所述外圈(3

01)设有呈串联阶梯型分布的第一外圈沟道(4

01

1)和第二外圈沟道(4

01

2),内圈(3

02)设有呈串联阶梯型分布的第一内圈沟道(4

02

1)和第二内圈沟道(4

02

2);所述第一钢球列(3

04

1)和第一保持架(3

46

1)位于第一外圈沟道(4

01

1)和第一内圈沟道(4

02

1)构成的沟道中,第二钢球列(3

04

2)和第二保持架(3

46

2)位于第二外圈沟道(4

01

2)和第二内圈沟道(4

02

2)的构成的沟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圈沟道(4

01

1)、第二外圈沟道(4

01

2)、第一内圈沟道(4

02

1)和第二内圈沟道(4

02

2)均为角接触球沟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圈沟道(4

01

1)和第一内圈沟道(4

02

1)的沟道接触角(a1)与第二外圈沟道(4

01

2)和第二内圈沟道(4

02

2)的沟道接触角(a2)大小相同或者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列串联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圈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利军郭平王冠兵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