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196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形成的浮置栅极图案;从浮置栅极图案延伸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的虚拟浮置栅极图案;和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处与浮置栅极图案交叉的控制栅极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通常,已经开发了快闪存储器以实现相关技术的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和相关技术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二者 的优点。快闪存储器能够电编程和擦除数据,并且由于其简单的制造工艺 和小型化的芯片尺寸,所以其制造单位成^目对低。另外,快闪存储器具有随M取存储器(RAM)的特性,即快闪存储 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当没有电源时也保留其存储的数据,并且也能 够电编程和擦除系统中的信息。因此,快闪存储器经常用作代替存储卡或 便携式电子器件的硬盘的存储器件。在该快闪存储器中,可通过注入热电子进行数据的编程。即,如果由 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位差而在沟道中出现热电子,那么由于控制相f极的 高电场,能量大于3.1eV(即,构成控制^t极的多晶珪和氧化物层之间的 电势垒)的热电子转移i^/v浮置栅极并且存储在浮置栅极中。在某些设计为产生这些热电子的快闪存储器件中,热电子的产生是无 法避免的。然而,由于热电子可使得相关技术的金属氧化物硅(MOS)器 件劣化,所以如可能的话需要i殳计器件以抑制器件劣化。在该快闪存储器中,栅极的关^A寸(CD)是在栅极图案形成期间确 定器件特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通常,为了形成栅极图案,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多晶硅层,在所述多 晶硅层上形成抗Jl射层和光刻胶图案。然后,通过4吏用光刻胶图案作为掩 模图案化抗反射层和多晶硅层。图1是说明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半导体衬底10包括单元区CA、单元区CA周围的周边区PA、以及 单元区CA和周边区PA之间的界面区IA。在半导体衬底io中形成器件隔离层图案11,以限定待形成器件的有源区。在单元区CA中形成快闪存储器件。在半导体衬底10上形成浮置栅极 13,在浮置栅极13上形成用于控制栅极的多晶硅层15。在多晶>^ 15上依次堆叠硬掩模层17、抗反射层19和光刻胶图案20, 以通过使用光刻胶图案20作为掩模图案化多晶硅层15来形成控制栅极。然而,由于浮置栅极13仅形成在单元区CA中,所以在单元区和界面 区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发生变薄现象,其中抗反射层19在单元区CA 中随着从中心接近边缘而变薄。抗反射层19的光反射率受变薄现象的影响,并且在图案化多晶硅层 15以形成控制栅极的光刻工艺期间在单元区的边缘处变化(由于抗反射层 19的厚度变化)。因此,光刻胶图案20的CD减小。如果光刻胶图案20的CD减小,那么光刻胶图案20可能坍塌,并且 可能形成缺陷的存储器件,或者其可阻碍控制^f极CD的均匀调节。这些 限制直接并显著地影响晶片良品率,并且还可劣化器件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些实施方案提供,该半导体器件通过在用 于形成控制栅极的光刻工艺期间防止抗反射层的变薄现象能够获得期望 或者预定的工艺容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半导体器件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的浮 置栅极图案;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延伸至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的虚拟 浮置栅极图案;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 的控制栅极图案。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形成浮置栅极图 案和虛拟浮置栅极图案,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在半导体村底的单元区中,所 述虚拟浮置栅极图案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延伸至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 区;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形成控制栅极图案,所述控制栅极图 案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半导体器件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在5笫一方向伸长的浮置相f极图案;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处于与所述 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的控制栅极图案;和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上的并与所述浮置栅极图 案的一个末端间隔开的虚拟浮置栅极图案。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形成浮置栅极图 案和虛拟浮置栅极图案,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所 述虚拟浮置栅极图案在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域中在垂直于所述浮置 栅极图案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间隔开;和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形成控 制栅极图案,所述控制栅极图案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在本公开的器件中,通过使浮置栅 /伸至界面 区或在光刻(例如,用于控制朝f极的形成)期间形成分离的虚拟初f极图案 来防止变薄现象。因此,在光刻工艺中获得的工艺容限使得器件良品率增 加并且在晶片或芯片上形成的缺陷器件的比例减小.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由于在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期间控制栅极的CD 是均一的,所以可改善器件性能。在附图和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W3兑明书 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明显可知其它特征。附图说明图l是说明相关技术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图2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控制栅极图案制造工艺的横截 面图.图5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7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控制栅极图案形成工艺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 法。以下,构件是选择性的或者彼此可互换使用。在附图中,对每个元件 的尺度进行放大以清楚地说明,每个元件的尺度可不同于每个元件的实际 尺度。并非必须包括在附图中说明的所有元件并且限于本公开,而是可加入或者删除除了本^s开的必要特征以外的元件。在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应理解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称为在另一个衬底、层(或膜)、 区域、垫或图案'上/之上/上方,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衬底、层(或膜)、 区域、垫或图案上,或也可存在插入的层(或膜)、区域、垫、图案或结 构。此外,应理解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称为在另一个衬底、 层(或膜)、区域、垫或图案'下/之下/下方,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衬底、 层(或膜)、区域、垫或图案下,或也可存在插入的层(或膜)、区域、垫、 图案或结构。类似的含义可适用于术语上部和下部(例如,可在上部 和下部的层之间、之上、上方或者之下存在其它的层、膜、垫、图案或其 它结构)。因此,术语的含义才艮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确定。以下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案的描述可不提供相关的和/或已知的结构或 功能的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这些细节即可实施本公开的器件和方 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快闪存储器件。所述快闪存储器件可包括 浮置栅极和控制栅极。图2是说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的顶视图。图3 是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如图2和3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上限定其上形成器件的单元区 CA、单元区CA周围的周边区PA、以及在单元区CA和周边区PA之间 的界面区IA。在半导体衬底100中形成器件隔离层图案101以使得单元区CA的器 件绝缘并限定在器件之下的单元区CA中的有源区。器件隔离层图案101 也可形成在半导M底100的界面区IA上。在单元区CA中,浮置栅极图案110和控制栅极图案120彼此交叉以形成单位单元,在浮置栅极图案110和控制栅极图案120之间存在介电层 (未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的浮置栅极图案; 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延伸到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中的虚拟浮置栅极图案;和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单元区中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的控制栅极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12-3 10-2007-01243041.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的浮置栅极图案;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延伸到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中的虚拟浮置栅极图案;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单元区中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的控制栅极图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在所述单元区和所述界面 区中的器件隔离层图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虚拟浮置栅极图案在所 述器件隔离层图案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在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和所 述虚拟浮置栅极图案上的介电层。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和所述虚 拟浮置栅极图案是同一层的部分。6. —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的单元区中形成浮置栅极图案;形成虚拟浮置桶f极图案,所述虚拟浮置栅极图案从所述浮置桶f极图案 延伸到所述单元区周围的界面区;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单元区中形成控制栅极图案,所述控制朝f极 图案与所述浮置栅极图案交叉。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栅极图案的形成包括在具有所述浮置栅极图案和所述虚拟浮置栅极图案的所述半导体衬底 上依次形成多晶硅层、抗反射层和光刻胶层;和对所述光刻胶层进行选择性曝光并然后显影以形成光刻胶图案,并且 使用所述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图案化所述抗^Jt层和所述多晶硅层。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反射层的形成包括旋涂法。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镐
申请(专利权)人: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