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系半导体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01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ZnO系半导体元件,可以使平坦的ZnO系半导体层在层叠侧的主面朝向c轴方向的MgZnO基板上生长。使ZnO系半导体层(2~6)在以+C(0001)面至少向m轴方向倾斜的面为主面的Mg↓[x]Zn↓[1-x]O(0≤x<1)基板(1)上外延生长。并且,在ZnO系半导体层(5)上形成有p电极(8),在Mg↓[x]Zn↓[1-x]O基板(1)的下侧形成有n电极(9)。这样,通过在Mg↓[x]Zn↓[1-x]O基板(1)的表面形成沿m轴方向排列的规则的台阶,可以防止被称为台阶会聚的现象,提高层叠于基板(1)上的半导体层的膜的平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有ZnO、 MgZnO等ZnO系半导体的ZnO系半导体元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与GaN、 AlGaN、 InGaN、 InGaAlN、 GaPN等含有氮元素 的氮化物半导体相比、多功能性更为优良的材料,ZnO系半导体备受瞩目。ZnO系半导体是宽隙半导体之一,由于激子结合能量非常大,在室温下 也可稳定存在,可以放射单色性优良的光子等,因而在作为照明、背光灯等 光源使用的紫外LED、高速电子器件、表面弹性波器件等方面可进行实用化。但是,公知的是ZnO系半导体存在因氧空穴及填隙锌原子引起的缺陷等, 自该结晶缺陷产生无助于结晶过程的电子,因此,ZnO系半导体通常呈现n 型,要形成p型则必须降低残留的电子的浓度,故而在由ZnO系半导体层构 成半导体元件时,受主掺杂困难,且难以再现性优良地形成p型ZnO。但是,近年来公开有可以再现性优良地得到p型ZnO且还可确认发光的 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所示,虽然可得到p型ZnO,但为了得到使用有ZnO 系半导体的半导体元件,作为生长用的基板使用ScAlMg04 (SCAM)基板, 在SCMA基板的C面上使-C面ZnO生长。所谓-C面也被称为O (氧)极 性面,在ZnO晶体所具有的、称之为纤锌矿的晶体结构中,在c轴方向上无 对称性,在c轴上具有+ c和-c两个独立的方向,由于在+ c内Zn位于晶体 的最上面,因而也被称为Zn极性,由于在-c内O位于晶体的最上面,因而 也^皮称为O才及性。该-C面ZnO生长在广泛用作为ZnO结晶生长用基板的蓝宝石基板中也 同样地进行。在-C面ZnO系半导体的结晶生长中,如专利技术者们的非专利文 献2所述,虽然作为P型掺杂剂的氮的掺杂效率密切依靠生长温度,为了进 行氮掺杂而必须使基板温度下降,但是由于基板温度一下降,结晶性也降低, 形成对受主进行补偿的载流子补偿中心,使氮非活性化,因而使p型ZnO系 半导体层的形成本身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具有如下的方法,即,如非专利文献l所示地,利用氮掺杂效率的温度依存性,通过在400。C 1000。C的生长温度来回进行温度调节,形成高 载流子浓度的p型ZnO系半导体层,但是存在有如下的问题,即,由于不间 断地加热、冷却而反复膨胀、收缩,故而增加了对制造装置的负担,使得制 造装置变得庞大,维修周期变短。另外,由于作为热源使用激光,所以不适 宜大面积地加热,为了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而使用的多片生长也难以进行。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案专利技术人已经提出有使+ C面ZnO系半导体 层生长而形成高载流子浓度的p型ZnO系半导体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 该专利公报基于专利技术人如下的发现而作出的,即,若为+C面ZnO,则不存 在氮掺杂的基板温度依存性。这是通过使作为基底层的+ C面GaN膜在蓝宝 石基板的C面生长后进行+c轴取向,在该+c轴取向GaN膜上承袭极性后形 成+c轴取向的ZnO系半导体层,发现了氮掺杂的非生长温度依存性。因此, 不用降低基板温度就可进行氮掺杂,其结果是,可防止载流子补偿中心的形 成,可制造高载流子浓度的p型ZnO系半导体。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2004-30416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 Nature Material vol.4 ( 2005 ) p.42 非专利文献2: Journal ofCrystal Growth 237-239 (2002) 503 但是,虽然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通过使用生长用基板的+C面GaN形 成+c轴取向的ZnO系半导体层,可以形成高载流子浓度的p型ZnO系半导 体,但由于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抑制+C面GaN表面的氧化,因而在作为氧化 物的ZnO中难以确保再现。另一方面,作为生长用基板可以使用+ C面ZnO 基板,但+ C面ZnO基板比-C面ZnO基板更加热不稳定且更易失去平坦面, 若在其上进行结晶生长,则发生被称为台阶会聚的现象,使平坦部分的宽度 不一样,易于成为各式各样的面。图18 (a)是在大气环境中以IO(TC对生长用基板的-C面进行了退火处 理后,使用AFM(原子力显微镜)以分辨率5pm对其表面进行扫描得到的图 像。图18 (b)是在大气环境中以IO(TC对生长用基板的+C面进行了退火处 理后,使用AFM (原子力显微镜)以分辨率5pm对其表面进行扫描的图像。 图18 (a)的晶体形成整齐的表面,而图18 (b)产生了台阶会聚,且该台阶 宽度及台阶边缘杂乱,表面形态差。例如,若在图18 (b)的表面上进行ZnO 系化合物的外延生长,则形成如图19所示的凹凸分散的膜,使平坦性变得极差。这样,在生长用基板的+C面上难以使平坦的膜生长,最终存在元件的 量子效应降低及对切换速度也带来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ZnO系半 导体元件,可以使平坦的ZnO系半导体层在层叠侧的主面朝向+c轴方向的 MgZnO基板上生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ZnO系半导体元件,其特 征在于,在主面具有C面的MgxZn!-xO (0<x< 1 )基板上,c轴至少向m轴方向倾斜Om度,上述0)m满足0〈Om《3的条件,且在上述主面形成有ZnO系半导体层。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ZnO系半导体元件,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上 述C面由+C面构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ZnO系半导体元件,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 上,上述主面的c轴向a轴方向倾斜。a度,上述<^满足70《{90- (180/兀) arctan (tanO>a / tanOm) }《110的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MgZnO基板主面上的c轴至少向m轴方向倾斜,通过使其 m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2。以下,可在MgxZn卜xO基板的层叠侧表面形成在 m轴方向排列的规则的台阶,故可防止被称为台阶会聚的现象,可提高层叠 于MgxZn卜xO基板上的各ZnO系半导体层的膜的平坦性。另夕卜,在MgZnO基板主面上的c轴也向a轴方向倾斜时,通过使其倾斜 角度在规定的范围中,MgZnO基板的生长面的台阶可在m轴方向上排列,因 而可使在主面上生长的ZnO系半导体的膜的平坦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ZnO系半导体元件的剖面结构的一例的图2是ZnO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的示意图3是表示MgxZn^O基板表面的c轴的倾斜状态的图4(a)、 (b)是表示台阶边缘与m轴的关系的图5(a) ~ (c)是表示c轴仅向m轴方向具有偏角时的MgxZiVxO基板表面的图6 (a)、 (b)是表示c轴向m轴方向及a轴方向具有偏角时的MgxZn, iO基板表面的图7(a) ~ (d)是表示MgxZn,-,O基板表面状态根据c轴向m轴方向 及a轴方向的偏角而变化的情况的图8 (a)、 (b)是表示在c轴向m轴方向具有偏角的MgxZn^O基板上 形成膜的表面的图9是表示在c轴向m轴方向具有偏角的MgxZn, -xO基板上形成膜的表 面的图10是表示在c轴向m轴方向具有偏角的MgxZni—xO基板上形成膜的 表面的图11 (a)、 (b)是通过与A面和M面的比较来表示M面的热稳定性的图12 (a)、 (b)是表示M面的化学稳定性的图13 (a)、 (b)是表示M面的化学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ZnO系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主面具有C面的Mg↓[x]Zn↓[1-x]O(0≤x<1)基板上,c轴至少向m轴方向倾斜Φ↓[m]度, 所述Φ↓[m]满足0<Φ↓[m]≤3的条件,且在所述主面形成有ZnO系半导体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6-8 160273/20061、一种ZnO系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主面具有C面的MgxZn1-xO(0≤x<1)基板上,c轴至少向m轴方向倾斜Φm度,所述Φm满足0<Φm≤3的条件,且在所述主面形成有ZnO系半导体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坂俊辅川崎雅司大友明汤地洋行田村谦太郎中原健塚崎敦
申请(专利权)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