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放电(ESD)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等效硅控整流器(SCR)结构并可避免锁死现象的静电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放电装置广泛地应用于集成电路中,用以防止其因遭受静电破坏。通常,具有等效硅控整流器(SCR)结构的静电放电装置,因其先天条件的限制,将存在一锁死效应(latch-up effect)。当此硅控整流器结构被触发时,此硅控整流器可忍受大量电流,但横跨其两端的电压将折返至低保持电压。当此硅控整流器因触发而被锁死时,它将无法返回正常操作状态,因而失去静电放电(ESD)装置应有的功能。因此,如何提升静电放电装置的防锁死能力,已成为当前设计静电放电装置的主要课题。于是,具有防锁死能力的静电放电装置将为业界所渴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避免锁死的静电放电装置,以在其因触发而被锁死时,改变其等效硅控整流器结构,而使静电放电装置脱离锁死状态。基于上述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避免锁死的静电放电装置,包括一P型基板、一N型井、一第一N+型掺杂区、一第一P+型掺杂区、一第二N+型掺杂区、一第二P+型掺杂区、一第三N+型掺杂区、一第三P+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避免锁死的静电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P型基板;一N型井,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一第一N+型掺杂区,形成于该N型井中;一第一P+型掺杂区,形成于该N型井中;一第二N+型掺杂区,形成于该第一P +型掺杂区与一第一场氧化层之间;一第三N+型掺杂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以及该N型井外,其中该第三N+型掺杂区与该N型井不相接触;一第二P+型掺杂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以及该N型井外,其中该第二P+型掺杂区与该N型井不相接触; 一第一电极,其经由一第一电性导体连接该第二P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锁死的静电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P型基板;一N型井,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一第一N+型掺杂区,形成于该N型井中;一第一P+型掺杂区,形成于该N型井中;一第二N+型掺杂区,形成于该第一P+型掺杂区与一第一场氧化层之间;一第三N+型掺杂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以及该N型井外,其中该第三N+型掺杂区与该N型井不相接触;一第二P+型掺杂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以及该N型井外,其中该第二P+型掺杂区与该N型井不相接触;一第一电极,其经由一第一电性导体连接该第二P+型掺杂区与该第三N+型掺杂区;一第二电极,其经由一第二电性导体连接该第一N+型掺杂区与该第一P+型掺杂区;以及一第三P+型掺杂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中以及该N型井外,其中该第三P+型掺杂区是以该第一场氧化层与该第二N+型掺杂区隔开,其中当该静电放电装置于未供应电源状态下,该第三P+型掺杂区是为浮接状态,当该静电放电装置于电源供应状态下,该第三P+型掺杂区是连接至一最低电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P+型掺杂区与该第三N+型掺杂区之间以一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丰,杨大勇,林振宇,简铎欣,
申请(专利权)人:崇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