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倒装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99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倒装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附于蓝宝石衬底一个侧面上的外延层,其特征是:在所述蓝宝石衬底远离外延层的另一个侧面上,开设有多条用于出光的凹槽,且该凹槽的深度小于蓝宝石衬底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产生更高的亮度,而且有更好的出光率和散热效果,从而使其使用寿命加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倒装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晶片
技术介绍
随着发光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氮化镓及其化合物为原材料制成 的发光二极管在显示及照明等光电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从客观上来讲,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晶片的尺寸一般为0.3mmX0.3mm或更 小,发光亮度不是很理想,而且将整块大的晶片划分为若干小晶片的 划片成本也比较高,从而导致现有一般的小型LED成本高却亮度低。 因此,现有很多大功率LED都采用一整块大的晶片直接封装成灯具, 这样可以得到更高的亮度也避免了划片而产生的成本问题。但与此同 时,功率的提升直接导致晶片更大的发热量,而其较低的出光率和较 差的散热效果更加剧了晶片温度的升高,使晶片衰减加速,从而晶片 的使用寿命也急速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倒装的大功率发光 二极管晶片,它不仅可以产生更高的亮度,而且有更好的出光率和散 热效果,从而使其使用寿命加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倒 装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附于蓝宝石衬 底一个侧面上的外延层,其特征是在所述蓝宝石衬底远离外延层的另 一个侧面上,开设有多条用于出光的凹槽,且该凹槽的深度小于蓝宝石衬底的厚度,在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有扩散作用的微透镜阵列,所 述凹槽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弧形形状,且凹槽顶面宽度大于底 面宽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在使用大块的晶片做大功率LED时,在晶片的蓝宝石衬底上开设有出光和散热的凹槽,因此它 有更高的出光率和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亮度更高,也省去了划片的 成本,适用于制作各种大功率LED。另外,本技术的凹槽是在 蓝宝石衬底上开设的,此操作过程完全不会对外延层产生损伤,因此 产品的成品率也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2是透镜阵列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本技术是针对大晶片进行优化后的单颗晶片产 品。外延层2依附于蓝宝石衬底1并由此而生长成一个大块的LED 晶片,然后通过常规的LED切割技术在蓝宝石衬底1远离外延层2 的侧面上开设多条用于出光和散热的凹槽3,并且凹槽3的深度不超 过蓝宝石衬底1的厚度,此外在凹槽3的表面还设置有起扩散作用的、 单个大小呈微透镜阵列31,它们形成一个粗糙面,以得到更好的出 光效果,如图2中所示。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凹槽3的截面形状可以 是三角形、梯形、弧形形状等形状,如图1A、 1B和1C所示,但其 顶面宽度a大于底面宽度b,以保证晶片的出光率及散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倒装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附于蓝宝石衬底一个侧面上的外延层,其特征是:在所述蓝宝石衬底远离外延层的另一个侧面上,开设有多条用于出光的凹槽,且该凹槽的深度小于蓝宝石衬底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倒装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附于蓝宝石衬底一个侧面上的外延层,其特征是在所述蓝宝石衬底远离外延层的另一个侧面上,开设有多条用于出光的凹槽,且该凹槽的深度小于蓝宝石衬底的厚度。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邦弘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