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73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现有技术存在安装不便、散热性能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座体及连于座体下侧的连接体,所述的座体上侧设有双层凸台结构,最上层凸台的顶部具有LED安装面。通过改进结构改善了导热、散热性能,便于安装操作,结构牢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具体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通用的l-5W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大致由三 部分组成(如图l、 2所示)支座l、连接架2和透镜3,支座用于 安装LED芯片,连接架用以连接外电路和安装透镜。支座为带有单 层凸台的圆盘体,连接架中开有通孔,该通孔由上下两个半径不等的 圆柱孔连通而成,两者之间形成定位肩。安装时,支座的圆台体嵌入 连接架下层通孔中并固定于定位肩上,支座的凸台穿入上层通孔中, 支座的底面一般与连接架底面持平或比连接架底面略低。这样的支座,由于其下端没有设专用的连接部,很难与散热器相 连,即便用粘接或焊接等方式强行连上,导热效果也不佳,支座面积 很小,影响了整个LED灯具的散热性能。且由于整个支座体积较小, 在安装时比较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 发光二极管支架,通过改进结构、设置专用的连接部来达到改善灯具 散热性能、便于安装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座体及连于座体下侧的连接体,所述的座体上侧设有双层凸台结构,最上层凸台的顶部具有LED安装面。下层凸台的 形状与连接架下层通孔的形状相对应,上层凸台的形状与连接架上层 通孔的形状相对应。封装后,连接架被固定于座体上,双层凸台嵌于 连接架通孔内,适当设置凸台高度便可与凸镜配合达到很好的配光性能。专设的连接体能很方便地与散热器相连,改善散热效果。与现有 技术中的制作相比,本方案中的座体在封装后仍有很大一部分露在连 接架外,便于安装操作,也有利于传热和散热。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安装面为一平面;所述的双层凸台中,上层凸台开有凹槽,凹槽底面为安装面。所述的座体呈盘形,座体下侧面上开有螺孔,连接体上端螺接于 螺孔内而与座体相固定。连接体与座体可拆卸连接,便于加工、安装、 运输。所述的连接体为螺杆。螺接定位牢固,不需借助其他介质来固定,直接将LED芯片发出的热量传给散热器。所述的下层凸台上设有定位边,防止座体与连接架之间出现相互 滑动。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改进结构改善了导热、散热性能,便 于安装操作,结构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 4所示的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包括相连的座体42和螺杆41,座体42上设有双层凸台,包括下层凸台43和上层凸台44,上层凸台44的顶面用于安装LED芯片。下层凸台具有定位边45,与连接架相配合。封装时,连接架2固定于座体上,双层凸台插入连接架2中的通孔中,透镜3安装于连接架2上,螺杆41螺接于散热器5中使整个 支架4固定(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体及连于座体下侧的连接体,所述的座体上侧设有双层凸台结构,最上层凸台的顶部具有LED安装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体及连于座体下侧的连接体,所述的座体上侧设有双层凸台结构,最上层凸台的顶部具有LED安装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安装面为一平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双层凸台中,上层凸台开有凹槽,凹槽底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满娥郭邦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