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制造工艺中,为了达到高压低导通电阻(LDMOS)和电路(BICMOS)的逻辑功能,传统的且公知的方法是将(LDMOS)和(BICMOS)这两种器件分开制造。现有技术常规且最简单的制造BICMOS的工艺是,需在P+衬底材料上生长一10um到15um厚的P外延层制成NMOS器件,在4um至5um深的n阱中制成PMOS器件和NPN晶体管;而现有技术制造LDMOS功率管,其耐压最高只能做到一百多伏。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制造(LDMOS)和(BICMOS)器件,不仅制造工艺繁琐,并且浪费原材料,而且制造的器件体积大,因此不能满足信息和电子工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它不仅能将LDMOS和BICMOS这两种器件合在一起制造,并且制造的器件体积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N阱形成步骤,在高阻衬底材料上生长氧化层,经光刻构图,形成N阱区域;第二,P-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N阱形成步骤,在高阻衬底材料(1)上生长氧化层(2),经光刻构图,形成N阱区域;第二,P-层形成步骤,在氧化层(2)上涂布一光致抗蚀剂层(200),然后经光刻构图,形成P-区域;第三,场区和P场区域形成步骤,在硅片上生长氧化层淀积氮化硅(6),经光刻构图,形成场区和P场区域;第四,生长场氧化和腐蚀步骤,在硅片上生长场氧化(7),然后依次分别腐蚀有源区上的氮氧化硅,氮化硅和二氧化层;第五,形成电容区域和栅氧化层步骤,先在硅片上生长预栅氧化,经光刻构图,形成结(9),并再生长一栅氧化层;第六,多晶区域形成步骤,在硅片上淀积多晶硅(10),并经光刻构图,形成多晶区域;第七,N+,P+区域形成步骤,在硅片上经光刻构图,分别形成N+区域和P+区域;第八,接触孔形成步骤,在硅片上光刻构图,形成接触孔区域;第九,铝布线和钝化膜形成步骤,用常规的方法布铝条,生长钝化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包括1)在电阻率100~200欧姆厘米的高阻衬底材料1上,生长一层大于5000A的氧化层(2);2)在该氧化层上涂布一光致抗蚀剂层(100),然后进行光刻构图,以暴露待形成的N阱区域(3);3)将暴露区域的氧化层用腐蚀液腐蚀干净,并去除光致抗蚀剂层(100);4)对该暴露区域进行磷离子注入,然后在大于1000℃温度下,在氮气和氧气的气氛中推进大约7~8小时左右,从而形成结深约6.5~7.0um左右的N阱;同时生长5000A左右的氧化层(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包括1)在氧化层(2)上涂布一光致抗蚀剂层(200),然后进行光刻构图,暴露待形成的P-层区域,并将暴露区域的二氧化硅用腐蚀液腐蚀干净;2)去除光致抗蚀剂层200;3)生长一层约500A左右的预注入氧化层,对该暴露域进行硼离子注入;4)在硅片上涂布一光致抗蚀剂层(250),然后进行光刻构图,以暴露待形成的基区区域,对暴露区域进行硼离子注入;5)在大于1100℃温度下,在氮气和氧气的气氛中推进大约1.5~2.5小时左右,从而形成结深约0.5~1.5um左右的P-层(4),最后用氢氟酸腐蚀液漂光所有的氧化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包括,1)在硅片上生长一层400A左右的氧化层(5),然后再淀积600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敏,黄海涛,王伟国,王浩,陈康民,韩雁,张宇峰,王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