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及其贮液筒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87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及其贮液筒成型工艺。其中,一种减振器,包括贮液筒和底盖,对所述贮液筒和底盖一体成型,所述贮液筒内设置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复原阀系,所述底盖处设置有压缩阀系;一种减振器的贮液筒成型工艺,对贮液筒的端部高频淬火,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贮液筒的端部进行塑形,形成材料堆积区域,使用模具对贮液筒材料堆积区域进行挤压,形成底盖。针对底盖与贮液筒之间的焊接工艺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贮液筒与底盖一体成型,解决了贮液筒与底盖焊接后强度一致性不好的问题,以及虚焊和假焊的问题,也避免了焊渣对减振器的影响。也避免了焊渣对减振器的影响。也避免了焊渣对减振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器及其贮液筒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及其贮液筒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减振器中,底盖与贮液筒往往采用分体式设计,二者需要通过焊接组合到一起,但底盖与贮液筒的焊接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焊接工艺控制难度大,焊接后的成品之间很难达到强度的一致性;其次,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虚焊和假焊,导致减振器漏油或者开裂失效;此外,焊接后产生的焊渣不易清理,未清理干净的焊渣容易进入到减振器油液内,从而影响减振器的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底盖与贮液筒之间的焊接工艺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器及其贮液筒成型工艺,它将贮液筒与底盖一体成型,保证了材料的连续和均匀,解决了贮液筒与底盖焊接后强度一致性不好的问题,贮液筒与底盖间无焊缝,解决焊接中存在虚焊和假焊的问题,也不存在焊渣,避免了焊渣对减振器的影响。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减振器,包括贮液筒和底盖,对所述贮液筒和底盖一体成型,所述贮液筒内设置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复原阀系,所述底盖处设置有压缩阀系。
[0008]可选地,所述工作缸内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定位部活动配合。
[0009]可选地,所述底盖一侧设置有安装部。
[0010]可选地,所述贮液筒和底盖均采用具有导电性及铁磁性的金属材质。
[0011]一种减振器的贮液筒成型工艺,用于加工上述的一种减振器的贮液筒,对贮液筒的端部高频淬火,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贮液筒的端部进行塑形,形成材料堆积区域,使用模具对贮液筒材料堆积区域进行挤压,形成底盖。
[0012]可选地,所述对贮液筒的端部高频淬火,进行加热的工艺方法为,将贮液筒的端部置入高频电磁线圈中,高频电磁线圈产生涡电流,对贮液筒的端部进行加热。
[0013]可选地,所述对加热后的贮液筒的端部进行塑形,形成材料堆积区域的工艺方法为,当贮液筒加热到可塑状态后,贮液筒沿轴向旋转,且沿径向施加外力挤压贮液筒的端部,贮液筒的端部直径缩小直至封口,形成材料堆积区域。
[0014]可选地,所述使用模具对贮液筒材料堆积区域进行挤压,形成底盖的工艺方法为,在贮液筒内设置阳模,在贮液筒的端部外设置阴模,贮液筒加热到可塑状态时,利用阳模和阴模对材料堆积区域进行定型,形成底盖形状。
[0015]可选地,所述高频线圈的电流幅值和频率与所述贮液筒的材质相匹配。
[0016]可选地,所述阳模和阴模与贮液筒的材料堆积区域及底盖形状相匹配。
[0017]3、有益效果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振器及其贮液筒成型工艺,它将贮液筒与底盖一体成型,保证了材料的连续和均匀,解决了贮液筒与底盖焊接后强度一致性不好的问题,贮液筒与底盖间无焊缝,解决焊接中存在虚焊和假焊的问题,也不存在焊渣,避免了焊渣对减振器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减振器导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3]实施例1
[0024]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包括贮液筒100和底盖101,对所述贮液筒100和底盖101一体成型,所述贮液筒100内设置有工作缸102,所述工作缸102内设置有活塞杆103,所述活塞杆103端部设置有复原阀系104,所述底盖101处设置有压缩阀系105。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减振器,采用高频淬火的方式加热贮液筒100的端部,并对贮液筒100的端部塑性,从而形成底盖101,贮液筒100与底盖101一体成型,保证了材料的连续和均匀,解决了贮液筒100与底盖101焊接后强度一致性不好的问题,贮液筒100与底盖101间无焊缝,解决焊接中存在虚焊和假焊的问题,也不存在焊渣,避免了焊渣对减振器的影响。
[0026]本实施例利用贮液筒100存储油液,贮液筒100与底盖101的一体成型还可保证油液的密封作用。工作缸102内利用压缩阀系105和复原阀系104,在活塞杆103活动时起到控
制油液流动的作用,为活塞杆103的活动提供阻尼力,从而实现减振器的减振吸振效果。
[0027]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工作缸102内设置有定位部104,所述活塞杆103与所述定位部104活动配合。本实施例为保证减振器活塞杆103运动的稳定性,在工作缸102内设置有定位部104,活塞杆103穿过定位部104,利用定位部104起到活塞杆103的活动限位。
[0028]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盖101一侧设置有安装部。为便于减振器与车身的安装装配,可在底盖101一侧设置安装部,安装部与车身结构或悬挂结构相适配,以实现减振器与车身的牢固结合。
[0029]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贮液筒100和底盖101均采用具有导电性及铁磁性的金属材质。为保证贮液筒100及底盖101能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被加热,本实施例的贮液筒100和底盖101均可采用具有导电性及铁磁性的金属材质,如钢、铸铁或生铁等材质。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液筒和底盖,对所述贮液筒和底盖一体成型,所述贮液筒内设置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复原阀系,所述底盖处设置有压缩阀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内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定位部活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一侧设置有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筒和底盖均采用具有导电性及铁磁性的金属材质。5.一种减振器的贮液筒成型工艺,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对贮液筒的端部高频淬火,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贮液筒的端部进行塑形,形成材料堆积区域,使用模具对贮液筒材料堆积区域进行挤压,形成底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贮液筒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贮液筒的端部高频淬火,进行加热的工艺方法为,将贮液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向周亚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鸿裕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