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42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包括缸体、收容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轴向发生位移的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杆、活塞以及双向自锁阀,所述双向自锁阀包括阀体以及锁止组件,所述阀体开设有过流室以及连通于过流室的第一过流流道与第二过流流道,所述第一过流流道与复原压力室连通,所述第二过流流道与压缩压力室连通;其中,所述锁止组件于工作介质的驱动下可被引导的于过流室内发生位移,用于开启/切断第一过流流道或第二过流流道与过流室的连通,当切断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与过流室之间的连通时,来达到切断复原压力室与压缩压力室之间的连通效果,进而抑制活塞杆的位移来产生巨大的阻尼力,对外部负载产生较佳的限位作用。的限位作用。的限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


[0001]本申请涉及阻尼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自动化领域等相关机械领域中。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领域中,阻尼器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其核心部件之一为光伏板模块,光伏板模块是由多个光伏板单元拼接而成,主要用于吸收太阳光辐射能。整个发电装置布置于空旷的户外区域,光伏板模块会在风的吹动下发生晃动,此时所安装的阻尼器主要用于降低光伏板模板的晃动幅度以保持太阳光辐射能的接收效果。
[0003]目前应用于光伏板模块上的阻尼器在当光伏板单元处于0.1m/s的移动速度状态下时,其所能产生的阻尼力大约为5000N~10000N左右。专利技术人认为光伏板模块角度调节完成后为更好的接收太阳光辐射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但现有的阻尼器结构在受到较大的外部负载情况下所产生的阻尼力并不大,光伏板模块在大风情况下晃动依旧严重,无法达到理想的太阳光辐射能接收效果,同时不同程度的晃动对整个光伏系统的安全性和寿命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阻尼器在受到外部较大的负载力情况下能产生较大的阻尼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包括封入有工作介质的缸体以及收容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轴向发生位移的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包括:
[0007]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包括延伸至缸体内的工作部以及由缸体内延伸而出的第一安装部;
[0008]活塞,与工作部连接并将缸体划分为复原压力室与压缩压力室;以及
[0009]双向自锁阀,与工作部连接,所述双向自锁阀包括:
[0010]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过流室以及连通于过流室的第一过流流道与第二过流流道,所述第一过流流道与复原压力室连通,所述第二过流流道与压缩压力室连通;
[0011]锁止组件,置于过流室内;
[0012]其中,所述锁止组件于工作介质的驱动下可被引导的于过流室内发生位移,用于开启/切断第一过流流道或第二过流流道与过流室的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器在受到外部负载力时,活塞总成于缸体内发生轴向位移,迫使缸体内的工作介质于复原压力室与压缩压力室内发生流动,工作介质在流动过程中经过第一过流流道与第二过流流道实现了第一道的缓速,使得活塞杆位移得到缓
速;同时,工作介质在进入至过流室后,通过驱动置于过流室内的锁止组件来切断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与过流室之间的连通来达到切断复原压力室与压缩压力室之间的连通效果,进而抑制活塞杆的位移来产生巨大的阻尼力,对外部负载产生较佳的限位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的其中一流道始终保持与过流室相连通,所述锁止组件用于开启/切断另一流道与过流室的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其中一流道始终与过流室连通,增大了工作介质的压缩空间,在锁止组件在切断其中一流道与过流室的连通后,活塞杆还具有一定的位移幅度,达到缓速锁止的效果,减少由于快速锁止时外部负载产生速度突变时的晃动,同时对于整个阻尼器起到了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0016]优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
[0017]阀芯单元,所述阀芯单元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两侧且用于开启/切断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与过流室连通的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以及
[0018]弹性补偿单元,分布于主体部的两侧用于迫使阀芯单元始终具有复位移动的运动趋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用于阀芯单元两侧的弹性补偿单元,可以实现当外部负载力在一定范围内时,保持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均与过流室连通状态,使得外部负载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实现位移;当外部负载力超过所预期的力值时,克服其中一弹性补偿单元并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阀芯单元切断其中一流道与过流室之间的连通而达到对活塞杆的锁止效果,并且当外部负载力降低到预期的力值范围内时,弹性补偿单元释放弹性势能推动阀芯单元做复位运动,可继续实现活塞杆在一定速度发生位移。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第一尖端,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均具有一锥形密封面,其中一锥形密封面上开设有一导流段,当具有导流段的锥形密封面与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的开口相抵触时,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与导流段之间形成连通过流室的溢流口。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锥形密封面与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的开口相抵触时,导流段的设置而形成溢流口使得复原压力室与压缩压力室还处于连通状态,此时活塞杆依旧能够发生位移,但由于溢流口的形成对工作介质的流动起到较好的阻尼效果,对于外部负载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并且,工作介质能够在缸体内进行循环,可有效的避免活塞杆反向运动时,由于工作介质未回流在缸体上方留存有空气而出现空程显现,提高了阻尼器运行的稳定性。
[0022]优选的,所述主体部将过流室划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且主体部的外周面与过流室的内壁相抵触,所述主体部开至少一个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阻尼流道。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部由于外周面与过流室的内壁相抵触进而形成了类似活塞的作用,在当外部负载力在一定范围内时,工作介质对于阀芯单元的驱动力不足以迫使阀芯单元切断第一过流流道/第二过流流道与过流室之间的连通,此时工作介质在于过流室内流动时同时会流经主体部上的阻尼流道,起到对工作介质二次的缓流作用,更进一步的提升活塞杆的缓速效果,对于外部负载的阻尼力产生更大。
[0024]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
[0025]阀座,所述过流室与第一过流流道开设于阀座上,所述阀座的一端开设有与过流
室连通的锁止槽;以及
[0026]阀盖,所述第二过流流道开设于阀盖上,所述阀盖包括基体以及连接于基体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基体的外周面与锁止槽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基体的端面与锁止槽的槽底相抵触并形成第一密封部,所述延伸部由基体一端引入至过流室内。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盖与阀座之间的配合连接使得整个阀体分体式设置,便于整体拆装;同时,利用基体与锁止槽内壁之间的密封连接,结合基体端面与锁止槽槽底之间抵触后所形成的第一密封部大幅提升了过流室的密封性。
[0028]优选的,述工作部具有一连通复原压力室与压缩压力室的阻尼室,所述双向自锁阀安装于阻尼室内。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室的设置首先提供了整个双向自锁阀的安装空间,同时阻尼室还作为工作介质的储存区域,可降低工作介质对于双向自锁阀的冲击受损。
[0030]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开设有进入流道与转入流道,所述进入流道连通复原压力室与转入流道,所述转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包括封入有工作介质的缸体以及收容于缸体内且可沿缸体轴向发生位移的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杆(100),所述活塞杆(100)包括延伸至缸体内的工作部以及由缸体内延伸而出的第一安装部(110);活塞(200),与工作部连接并将缸体划分为复原压力室(14)与压缩压力室(15);以及双向自锁阀(300),与工作部连接,所述双向自锁阀(300)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过流室以及连通于过流室的第一过流流道(311)与第二过流流道(321),所述第一过流流道(311)与复原压力室(14)连通,所述第二过流流道(321)与压缩压力室(15)连通;锁止组件,置于过流室内;其中,所述锁止组件于工作介质的驱动下可被引导的于过流室内发生位移,用于开启/切断第一过流流道(311)或第二过流流道(321)与过流室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流道(311)/第二过流流道(321)的其中一流道始终保持与过流室相连通,所述锁止组件用于开启/切断另一流道与过流室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阀芯单元(360),所述阀芯单元(360)包括主体部(361)以及连接于主体部(361)两侧且用于开启/切断第一过流流道(311)/第二过流流道(321)与过流室连通的第一锁止部(362)与第二锁止部(363);以及弹性补偿单元(350),分布于主体部(361)的两侧用于迫使阀芯单元(360)始终具有复位移动的运动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自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362)包括第一尖端(3621),所述第二锁止部(363)包括第二尖端(3631),所述第一尖端(3621)与第二尖端(3631)均具有一锥形密封面,其中一锥形密封面上开设有一导流段(3622),当具有导流段(3622)的锥形密封面与第一过流流道(311)/第二过流流道(321)的开口相抵触时,第一过流流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黎娜冯维新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奉化日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