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77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尤指变压器外部设置传输构件,以避免相邻的变压器间产生相互干扰,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等构件,而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并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且容置孔内可容置铁芯,并使铁芯两侧露出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该基座外部设置有传输构件,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以可利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并达到导电而稳定磁场的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尤指变压器外部设置传输构件,相邻基座间的传输构件分开各别使用,以避免相邻的变压器间产生相互干扰,具稳定磁场的变压器模组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变压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零组件之一,而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转换电子电路中的驱动电压,且依使用状况的不同其种类与型式也不一样,例如将电视萤幕中的工作电压升高的高压变压器、将电厂输出的电压降低的电源变压器等,必须依变压器使用的情形而将变压器做不同规格的设计与变化;而传统的变压器是在中心镂空的基座上绕缠铜线形成线圈,再于线圈上包覆绝缘层,且绝缘层上再绕缠铜线线圈如此重复数次形成变压器的主线圈,并以两铁心相对组合于基座中心镂空处,而基座的两侧则分别具有传输接脚,且一侧为输入端另一侧为输出端,其视基座上绕缠的线圈数来决定变换的电压量,因此一颗变压器的电压转换比即已固定,无法做变动,且利用铁心在基座的内部及外部进行电压传输,容易产生干扰及电压不定的情形。请参阅图11、图12、图13所示,为习用的变压器的立体分解图、组装方式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其包括一第一基座A,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A1、A2,且于该底板A1、A2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A3、A4;一第二基座B,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B1、B2,且于该底板B1、B2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B3、B4,该第二基座B并列紧靠于该第一基座A;至少一铜线C,分别缠绕于该第一基座A与该第二基座B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C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A与该第二基座B的该复数接脚A3、A4、B3、B4,以形成变压器D的一次侧端D2与二次侧端D1的电信号连接脚;二铁心E,为二相对式组立的ㄈ形体,其中一铁芯E具平行并列的二柱体E1、E2,其一端边E5固定相连接,另一铁心E也具二平行并列的二柱体E3、E4,而一端边E6固定相连接;该二铁心E利用中央二柱体E1、E2与二柱体E3、E4分别贯穿于该第一基座A与该第二基座B的中心镂空处,且该四柱体E1、E2、E3、E4及二端边E5、E6则形成连续的回路,而会造成回路之间的干扰与流窜。而上述习用的变压器模组,其结构设计上存在有诸多缺失,于使用时则产生不便与麻烦,例如1、该二铁心E的二柱体E1、E2的一端边E5固定相连接,及另二柱体E3、E4的一端边E6也固定连接,以致造成磁场透过端边E5、E6流通,使磁场在第一基座A、第二基座B间流窜,则彼此也会相互干扰。2、第一基座A与第二基座B并列在一起组成变压器D,其一次端侧D2输入的电压由二次端侧D1输出时,第一基座A的接脚A3与第二基座B的接脚B3所输出的电流值会产生高低不同的不平均现象。3、第一基座A与第二基座B为利用二铁心E相对式插接后做电压传输,因铁心E的柱体E1、E2及E3、E4固定连接,会产生磁场干扰的现象。上述习用变压器D因结构设计不当,急需予以改进,也为从事此行业者所欲改善的方向所在。所以,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且历经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避免相邻变压器相互干扰、稳定电压的变压器模组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等构件,而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且容置孔内可容置铁芯,并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该基座外部设置有传输构件,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以可利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基座内部的铁芯形成电性连接,并达到导电时稳定电压的功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传输构件为导电材质所制成,且两侧为凸设有柱杆状的嵌扣部,即可利用该嵌扣部嵌卡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基座两侧的卡制部分别设有卡制件、卡制槽,即可利用邻基座的卡制件卡入卡制槽形成固定连结,以使基座并联结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尤指变压器外部设置传输构件,以避免相邻的变压器产生相互干扰,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该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而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卡制部往外延设有复数接脚,且容置孔内可容置铁芯,该铁芯露出于两侧的嵌合部;该基座外部设置有传输构件,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并达到导电而稳定磁场的功效。该传输构件为导电材质所制成。该传输构件两侧凸设有柱杆状的嵌扣部。该基座的两侧卡制部上分别设有卡制件、卡制槽。该基座需连接组合时,即利用相邻基座卡制部上的卡制件嵌卡入卡制槽中,形成固定连结。该基座为复数个相互连接,各基座的传输构件分开不相连接。该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两侧分别设有嵌合槽。该基座上可复盖有盖板,于该盖板的相对侧边上设有复数连接部。该盖板相对侧边上的连接部,也可一体成型为长条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座底部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基座并联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铁芯贯入基座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传输构件嵌入基座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习用变压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习用变压器的组装方式立体分解图。图13为习用变压器的立体外观图。1、基座11、容置孔 141、卡制件12、线圈 142、卡制槽121、隔板143、接脚13、嵌合部 144、接脚131、嵌合槽 15、导引槽14、卡制部2、铁芯3、传输构件31、嵌扣部4、绝缘膜5、盖板51、连接部A、第一基座A1、底板 A3、接脚A2、底板 A4、接脚B、第二基座B1、底板 B3、接脚B2、底板 B4、接脚C、铜线D、变压器D1、二次端侧 D2、一次端侧E、铁心E1、柱体 E4、柱体 E2、柱体 E5、端边E3、柱体 E6、端边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图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基座底部平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的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1、铁芯2、传输构件3等,其中该基座1呈中心镂空状的管柱体,内部具有容置孔11,而其管柱体外部则以铜线绕缠形成线圈12,并在线圈12上利用复数隔板121做区隔,且在基座1两侧设有嵌合部13及卡制部14,该嵌合部13于两侧分别设有嵌合槽131,而卡制部14上为分别设有卡制件141、卡制槽142,且卡制部14一侧延伸出复数接脚143、144,各接脚143、144则分别利用基座1底部的导引槽15连接至线圈12,以形成电性连接。该铁芯2为呈长柱体状,由导电材质所制成。该传输构件3由导电材质所制成,且于两侧分别凸设有柱杆状的嵌扣部31。上述的铁芯2贯穿入基座1的容置孔11内,且使铁芯2的两侧为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该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而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卡制部往外延设有复数接脚,且容置孔内容置有铁芯,该铁芯露出于两侧的嵌合部,其特征在于:    该传输构件设于基座外部,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模组的结构,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基座、铁芯、传输构件,该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内部则具有容置孔而于两侧设有嵌合部及卡制部,卡制部往外延设有复数接脚,且容置孔内容置有铁芯,该铁芯露出于两侧的嵌合部,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构件设于基座外部,且传输构件于两侧分别设有嵌扣部,该嵌扣部嵌扣于基座两侧的嵌合部且与铁芯形成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构件为导电材质所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构件两侧的嵌扣部为凸设的柱杆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盛吴素华林健民王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台北沛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