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在感光器件阵列的感应面上方增加了同步扫描部件,该同步扫描部件可以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时分为动态变化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其中,第一透光区域至少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的上方,以保证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可以通过第一透光区域顺利接收到手指的反射光。而第一遮光区域可以遮蔽不需要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使得没有光照射至这些感光器件,可以避免这些感光器件产生漏电流噪声传输至连接的数据线。随着感光器件的扫描,同步扫描部件中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同步变化,可以提高数据线读取出信号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的诸如指纹识别的纹路识别装置中,一般是采用如图1所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感光器件001(photosensor)实现纹路识别功能的,其中,每个感光器件001均与一一对应的开关晶体管002的源极连接,每一行感光器件001均通过一一对应的开关晶体管002的栅极与一条栅线Gate连接,每一列感光器件001均通过一一对应的开关晶体管的漏极与一条数据线Data连接。当进行纹路识别时,每行栅线逐行加载扫描信号,其中一行栅线加载扫描信号时,与其连接的该行开关晶体管002处于导通状态,其他行的开关晶体管002处于关闭状态。每一条数据线Data读取该行开关晶体管002导通的感光器件001的电信号。由于所有感光器件001均处于被光照射的状态,这样,全部感光器件001均会产生漏电流,对于连接的开关晶体管002处于关闭状态时,该漏电流即为噪声,一般为避免该噪声,要求控制感光器件001与数据线Data连接的开关晶体管002的优良关闭性能,以阻挡感光器件001的漏电流通过该开关晶体管002传输至连接的数据线Data,使数据线读取他其他行感光器件001的作为噪声的漏电流。虽然采用氧化物开关晶体管002取代多晶硅开关晶体管理论上可以降低将近80%的漏电流噪声,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该漏电流噪声的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降低纹路识别模组中的漏电流噪声。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包括:由多个用于纹路识别的感光器件构成的感光器件阵列,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感应面上方的同步扫描部件;在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时,所述同步扫描部件分为动态变化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至少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遮光区域对应于除了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对应的所述感光器件以外的感光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中,所述同步扫描部件为液晶面板或透明电子纸。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中,所述同步扫描部件的像素阵列的分布密度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分布密度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仅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应器件的上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中,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分布密度相同的多个块状的像素电极,设置于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具有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以及将各所述像素电极沿行方向或沿列方向导通的多条金属线;其中,所述黑矩阵具有的网格状结构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正投影与各所述像素电极在液晶面板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各所述金属线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正投影被所述黑矩阵具有的网格状结构覆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中,还包括:与所述金属线构成一体结构的至少一个块状导电结构,所述块状导电结构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的网格状结构互不重叠,且所述块状导电结构具有镂空区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与所述同步扫描部件之间的光准直构件,所述光准直构件在各所述感光器件上方具有第二透光区域,且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之外为第二遮光区域。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纹路识别模组的驱动方法,包括: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对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扫描;在对各所述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同时,驱动所述同步扫描部件至少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上方的区域形成第一透光区域,且驱动所述同步扫描部件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之外的区域形成第一遮光区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对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扫描,具体包括:采用行扫描的方式或列扫描的方式,对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扫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驱动所述同步扫描部件至少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上方的区域形成第一透光区域,具体包括:在采用行扫描的方式对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同时,驱动所述同步扫描部件至少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所在行的上方的区域形成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透光区域;在采用列扫描的方式对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同时,驱动所述同步扫描部件至少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所在列的上方的区域形成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一透光区域。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纹路识别模组和显示模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模组为顶发射型OLED显示面板,所述纹路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顶发射型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下方,且所述纹路识别模组中的同步扫描部件位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与所述顶发射型OLED显示面板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纹路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模组为OLED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在感光器件阵列的感应面上方增加了同步扫描部件,该同步扫描部件可以在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时分为动态变化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其中,第一透光区域至少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的上方,以保证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可以通过第一透光区域顺利接收到手指的反射光。而同步扫描部件中除了第一透光区域的其他区域均为第一遮光区域,可以遮蔽不需要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使得没有光照射至这些不需要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感光器件中,可以避免这些感光器件产生漏电流噪声传输至连接的数据线。随着感光器件的扫描,同步扫描部件中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同步变化,可以提高数据线读取出信号的信噪比。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纹路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模组中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模组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纹路识别模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纹路识别模组的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如图2a和图2b所示,包括:由多个用于纹路识别的感光器件101构成的感光器件阵列100,以及设置于感光器件阵列100的感应面上方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用于纹路识别的感光器件构成的感光器件阵列,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感应面上方的同步扫描部件;在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时,所述同步扫描部件分为动态变化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至少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用于纹路识别的感光器件构成的感光器件阵列,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感应面上方的同步扫描部件;在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中的各感光器件进行纹路识别时,所述同步扫描部件分为动态变化的第一遮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至少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光器件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扫描部件为液晶面板或透明电子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扫描部件的像素阵列的分布密度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分布密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仅形成于正在进行纹路识别扫描的所述感应器件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的分布密度相同的多个块状的像素电极,设置于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具有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以及将各所述像素电极沿行方向或沿列方向导通的多条金属线;其中,所述黑矩阵具有的网格状结构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正投影与各所述像素电极在液晶面板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各所述金属线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正投影被所述黑矩阵具有的网格状结构覆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金属线构成一体结构的至少一个块状导电结构,所述块状导电结构在所述液晶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的网格状结构互不重叠,且所述块状导电结构具有镂空区域。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光器件阵列与所述同步扫描部件之间的光准直构件,所述光准直构件在各所述感光器件上方具有第二透光区域,且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之外为第二遮光区域。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纹路识别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纬,董学,王海生,刘英明,丁小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