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76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导线螺旋嵌入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绝缘齿条组中,上、下吊架通过紧固装置啮合固定在电感线圈的两端,在绝缘齿条的配合处粘有定位接条,形成绝缘齿条组的辐向定位结构,加强环缠绕在电感线圈的外压条上。该电抗器散热性能好,绝缘设计合理,机械强度高,互换性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安装等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抗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目前,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所用的电感线圈为1~2层,层与层之间和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绝缘连接是通过一种嵌套功能差的绝缘压条实现的,该绝缘压条为齿形,但齿端和齿背均为平头,因此形成的压条组必须用绝缘螺栓联成一体,这样就必须在压条上钻一定数量的孔,要求压条有一定的宽度,即破坏了压条的机械强度,又影响线圈的散热,在制作两层以上的线圈时,散热性能就更差。固定电感线圈的吊架为铸铝件或铝型材焊接件,前者质量保证程度不高;后者与电感线圈间机械连接不可靠,承受短时电流冲击性能差。固定电感线圈的吊架为十字交叉结构,在交叉点焊上一个固定片,焊接面积小,机械性能差,与电感线圈联接的端部只通过螺栓固定,其承受电磁力的性能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感线圈不用螺栓固定、嵌套性能好的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该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由电感线圈1和上、下吊架2、5组成,其特征在于双面内齿条12、若干个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依次配合形成绝缘齿条组7,在双面内齿条12、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的结合处粘有定位粘接条15,导线6螺旋嵌入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绝缘齿条组7中,外加强环8缠绕在外压条14的外面,各层线圈并联连接,随着层数的增多齿条的齿数减少,导线的截面增加,绝缘齿条组7的两端通过紧固装置与上、下吊架2、5的结构压板10和汇流压板22啮合固定。双面内齿条12在外齿端有纵向凸台16,单面中齿条13在外齿端有纵向凸台16,在齿背有纵向凹槽19,外压条14与单面中齿条配合处有与中齿条相同的纵向凹槽19,外面有间隔的缠绕外加强环8的横向凹槽9。吊架2、5的基座20为圆柱形或片型,在基座20上开有通槽,立梁21一端与通槽配合焊接,或立梁的一端交叉焊接在一起,片型基座分别焊在立梁的上下交叉处,立梁21的另一端分别叉入结构压板10和汇流压板22焊接,在结构压板10和汇流压板22上开有与电感线圈1中的绝缘齿条组7啮合固定的长形凹槽11,在汇流压板22上开有导线焊接槽23和进出线连接孔24。紧固装置由连接螺杆3和绝缘紧固带4组成,在绝缘杆30的端头固定金属套28,并通过销钉29定位形成连接螺杆,绝缘紧固带4缠绕在上、下吊架的立梁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绝缘齿条组和电感线圈最外层的加强带及吊架的结构压板和汇流压板与电感线圈间通过绝缘紧固装置啮合固定的连接结构形成整体框架式电抗器,使电抗器结构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能够承受短时电流产生的强大的轴向电动力、辐向电动力和扭力矩的冲击;2.压板上带有长形凹槽,焊好的吊架与线圈连接时,压板底部的长形凹槽嵌装在线圈的齿条组上啮合固定,使吊架与线圈定位可靠。3.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及齿条结合处的定位粘接条形成齿条之间的定位结构,加大了齿条的配合面和摩擦力,使各绝缘齿条组保持在所分布的辐向平面上;4.由于导线表面无缠绕物,绝缘齿条组遮热面积小,并且导线截面大,电流密度小,因此产品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散热性能;5.电感线圈绝缘结构设计合理,长期在户外运行,不会发生匝间短路和沿面闪络现象;6.产品重量较轻,外形美观,便于安装,互换性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强流绕组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2的B-B向视图图6为图4的C-C向视图图7为图4的D-D向视图图8为图7的E向视图图9为双面内齿条示意图图10为图9的F-F向视图图11为单面中齿条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G-G向视图图13为吊架的主视图图14为图13的仰视图图15为连接螺杆的装配图图中1——线圈 2、5——上、下吊架3——紧固螺栓 4——绝缘紧固带6——裸导线 7——齿条组8—外加强环 9——横向凹槽10——结构压板11——长形凹槽12——双面内齿条 13——单面中齿条14——外压条 15——粘接条16——凸台17——内齿18——外齿19——纵向凹槽20——基座21——立梁22——汇流压板23——导线焊接槽24——进出线连接孔28——金属套29——销钉30——绝缘杆本实施例公开了具有四层电感线圈的电抗器,如图1所示,每层绕组是由不等的裸铝扁线并绕而成,每层绕组的导线均嵌绕在沿绕组圆周均匀分布的四十八个绝缘齿条组的齿槽内,各齿条组均由比绕组轴向尺寸略长的双面内齿条12、两个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组成,在双面内齿条的外齿上有凸台16,在单面中齿条的齿背和外压条的内侧有凹槽19,单面中齿条的齿端有凸台16,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及齿条结合处的粘接条15形成齿条之间的定位结构,使各齿条组保持在所分布的辐向平面上。首先将裸导线6缠绕在绕线模上,然后将双面齿条12沿圆周均匀分布,其内齿17打入螺旋导线6的间隙内,在双面齿条的外齿18内缠绕第二层裸导线,在双面齿条的外齿凸台16上放上定位粘接条15,将一个单面齿条13上的凹槽19打入凸台内,然后缠绕第三层裸导线,放上定位粘接条15,再将一个单面齿条上的凹槽打入凸台内,然后缠绕第四层裸导线,放上定位粘接条15,将外压条14打入凸台16内,在外压条的凹槽内缠绕加强环8形成电感线圈。吊架的基座20为圆柱形,在基座20上开有等分的四个通槽,立梁21一端与通槽配合焊接,另一端分别叉入三个压板10和一个汇流压板22焊接,在压板10和汇流压板22上开有与电感线圈1中的绝缘齿条组7配合固定的长形凹槽11,在汇流压板22上开有导线焊接槽23和进出线连接孔24。另一种吊架的基座为片型,首先将立梁交叉焊在一起,然后将两块基片分别焊在立梁的交叉处,其它与圆柱型基座吊架相同。将焊好的带有四立梁吊臂的上、下吊架放在电感线圈上,将结构压板和汇流压板的长形凹槽对准90°位置上的齿条组,用带有双头金属螺纹的环氧玻璃纤维引拨棒制作的紧固螺栓3穿过第二、三层绕组的风道将上、下吊架的结构压板14、汇流压板26上、下固定形成稳定的机械结构,两个汇流压板按180°布置,绝缘紧固带4将上、下吊架的立梁缠绕后,浸漆烘干固化形成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由电感线圈(1)和上、下吊架(2、5)组成,其特征在于双面内齿条(12)、若干个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依次配合形成绝缘齿条组(7),在双面内齿条(12)、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的结合处粘有定位粘接条(15),裸导线(6)螺旋嵌入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绝缘齿条组(7)中,外加强环(8)缠绕在外压条(14)的外面,各层线圈并联连接形成电感线圈(1),随着层数的增多齿条的齿数减少,导线的截面增加,绝缘齿条组(7)的两端通过紧固装置与上、下吊架(2、5)的结构压板(10)和汇流压板(22)啮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框架干式空心电抗器,由电感线圈(1)和上、下吊架(2、5)组成,其特征在于双面内齿条(12)、若干个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依次配合形成绝缘齿条组(7),在双面内齿条(12)、单面中齿条(13)、外压条(14)的结合处粘有定位粘接条(15),裸导线(6)螺旋嵌入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绝缘齿条组(7)中,外加强环(8)缠绕在外压条(14)的外面,各层线圈并联连接形成电感线圈(1),随着层数的增多齿条的齿数减少,导线的截面增加,绝缘齿条组(7)的两端通过紧固装置与上、下吊架(2、5)的结构压板(10)和汇流压板(22)啮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双面内齿条(12)在外齿端有纵向凸台(16),单面中齿条(13)在齿端有纵向凸台(16),在齿背有纵向凹槽(19),外压条(14)与单面中齿条配合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梦熊张彦停候春明韩荫奇杨泽明叶占钢陈桂珠王洪奇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电力工业部机电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