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13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适用于线路阻波器等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其取消了已有避雷器中上下铝垫块,采用平板弹簧和电极片与上下接线端子电联接,用硅橡胶隔离介质层替代已有的用环氧玻璃丝带螺旋缠绕而成的芯体包封套结构,消除了铝垫块产生涡流而发热进而影响阀片使用寿命缩短避雷器使用时间的问题,避雷器也不易出现芯体龟裂,另外,上端盖采用大爬距单裙结构,它和单层热塑外套替代了已有多裙硅橡胶外套,整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适用于线路阻波器、补偿电容器、开关柜等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目前,有机外壳避雷器的结构是,它有上接线端子、下接线端子、一组阀片、上下铝垫块、芯体包封套、多裙硅橡胶外套,其中,一组阀片纵向罗列布置,阀片间夹垫着铅片,两端接铅垫块,外裹芯体包封套,芯体包封套是环氧玻璃丝带以螺旋方式缠绕而成的,芯体包封套外套多裙硅橡胶外套,上、下接线端子分别穿过上、下铝垫块上的孔,旋拧固定在阀片组的上下端面上,多裙硅橡胶外套的上下端面分别被上下盖碗紧扣固定。这种结构的避雷器存在着如下缺点当避雷器在有工频磁场的环境中工作时(如避雷器安装在线路阻波器内),避雷器中的铝垫块产生涡流而发热,这就会降低阀片的使用寿命,缩短避雷器的使用时间;同时,因阀片、铝垫块、芯体包封套三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且相差很大,热胀冷缩时铝垫块的膨胀系数大于阀片、两者与芯体包封套又不同,因此,三者不能协调一致地膨胀或收缩,造成避雷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芯体龟裂,导致阀片受潮而不能正常工作,缩短避雷器的使用时间;另外,避雷器上的多裙硅橡胶外套也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有机外壳避雷器,具有延长避雷器使用时间、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它有上接线端子,下接线端子、一组阀片、铝片,阀片纵向罗列布置,阀片间夹垫着铅片,它还有大爬距上端盖1、电极片、平板弹簧、隔离介质层、绝缘套筒、绝缘护套、下端盖,上接线端子固定在上端盖上与上电极片电联接,平板弹簧、一组阀片、下电极片按顺序纵向叠加罗列,外套绝缘套筒,绝缘套筒下接带有注入隔离介质层的通孔的下端盖,下端盖上固定有下接线端子,绝缘套筒外套绝缘护套。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所述有机外壳避雷器取消了上下铝垫块,因此,消除了铝垫块产生涡流而发热进而影响阀片使用寿命缩短避雷器使用时间的问题;由于采用了平板弹簧和电极片与上下接线端子电联接,用硅橡胶隔离介质层替代已有的用环氧玻璃丝带螺旋缠绕而成的芯体包封套结构,使避雷器阀片组与绝缘套筒之间有一个弹性层(隔离介质层),不会因热胀冷缩而出现芯体龟裂,延长了其使用时间;另外,由于本技术上端盖采用大爬距单裙结构,它和单层热塑外套替代了已有多裙硅橡胶外套,整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有机外壳避雷器结构示意图;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它有上端盖1、上接线端子2、电极片3,平板弹簧4、一组阀片8、铅片9、下端盖10、下接线端子11、隔离介质层5、绝缘套筒6、绝缘护套7;上接线端子2固定在上端盖1上与上电极片3电联接,上电极片3紧贴在大爬距上端盖1的内平面上,平板弹簧4、一组阀片8、下电极片3按顺序纵向叠加罗列,阀片8间夹垫着铅片9,平板弹簧4与阀片8间也夹有电极片3,外套绝缘套筒6,下端盖10塞入绝缘套筒6将纵向罗列的一组阀片8压紧固定,下接线端子11固定在下端盖10上,与下电极片3电联接,下端盖10上开有通孔12,硅橡胶经通孔12注入,将绝缘套筒6、阀片8等组件间的间隙填满,凝固成隔离介质层5,绝缘套筒6外套绝缘护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它有上接线端子(2)、下接线端子(11)、一组阀片(8)、铝片(9);阀片(8)纵向罗列布置,阀片(8)间夹垫着铅片(9),其特征是:它还有大爬距上端盖(1)、电极片(3)、平板弹簧(4)、隔离介质层(5)、绝缘套筒(6)、绝缘护套(7)、下端盖(10),上接线端子(2)固定在上端盖(1)上与上电极片(3)电联接,平板弹簧(4)、一组阀片(8)、下电极片(3)按顺序纵向叠加罗列,外套绝缘套筒(6),绝缘套筒(6)下接带有注入隔离介质层(5)的通孔(17)的下端盖(10),下端盖(10)上固定有下接线端子(11),绝缘套筒(6)外套绝缘护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外壳避雷器,它有上接线端子(2)、下接线端子(11)、一组阀片(8)、铝片(9),阀片(8)纵向罗列布置,阀片(8)间夹垫着铅片(9),其特征是它还有大爬距上端盖(1)、电极片(3)、平板弹簧(4)、隔离介质层(5)、绝缘套筒(6)、绝缘护套(7)、下端盖(10),上接线端子(2)固定在上端盖(1)上与上电极片(3)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明韩荫奇朱梦熊回文玉黄福中刘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电力工业部机电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