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道林专利>正文

避雷器防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06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防爆装置。它由导通装置、脱扣装置、外套和底座构成。导通装置包括上螺栓电极、短接铜带、铜电极、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和下螺栓电极;脱扣装置包括电阻、脱扣电极、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铜电极、压紧拉绳和脱扣弹簧。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串接在电网电缆和避雷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避雷器避免过热爆炸,同时不影响避雷器的过压保护性能,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系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的防爆装置。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电网覆盖面越来越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对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电网主要保护装置的避雷器,已由传统的普阀避雷器发展到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这种避雷器的使用,使电网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它直接接在电网与大地之间,长期承受工频电压的影响,荷电率太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功率损耗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击穿。击穿后,避雷器呈短路状态,吸收大量能量,过热而爆炸,严重影响周围其它电器设备的安全,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避雷器避免过热爆炸的避雷器防爆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本技术由导通装置、脱扣装置、瓷外套和瓷底座构成。导通装置包括上螺栓电极、短接铜带、铜电极、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和下螺栓电极。上螺栓电极固定在瓷外套上,下螺栓电极固定在瓷底座上。短接铜带的一端接上螺栓电极,另一端接铜电极。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置于铜电极与下螺栓电极之间。脱扣装置包括电阻、脱扣电极、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铜电极、压紧拉绳和脱扣弹簧。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置于铜电极和脱扣电极之间,固定桶将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脱扣电极和铜电极固定在位于下螺栓电极和瓷外套之间的瓷底座上。铜电极的一端伸出固定桶,与导通装置的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接上螺栓电极,另一端焊接在脱扣电极上;电阻R2的一端接铜电极,另一端也焊接在脱扣电极上。脱扣弹簧置于上螺栓电极和导通装置的铜电极之间。压紧拉绳的一端焊接在脱扣电极上,另一端绕过上螺栓电极固定在瓷底座上。将本技术串接在电网电缆与避雷器之间,当泄漏电流增大时,产生的热量使脱扣电极上的锡点熔化,压紧拉绳松开,在本技术的脱扣弹簧作用下,电网电缆与避雷器的连接断开,从而使避雷器避免过热爆炸。本技术可以使避雷器避免过热爆炸,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系数,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保证。本技术采用了与避雷器具有相同秒安特性的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因此不影响避雷器的过压保护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瓷外套,2-上螺栓电极,3-螺母,4-弹垫,5-平垫,6-橡胶垫片,7-橡胶密封垫,8-胶木健板,9-压紧拉绳,10-短接铜带,11-电阻R1,12-电阻R2,13-铜电极,14-固定桶,15-脱扣电极,16-压紧弹簧,17-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8-铜电极,19-橡胶垫片,20-平垫,21-弹垫,22-螺母,23-下螺栓电极,24-瓷底座,25-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6-脱扣弹簧。附图2,电路原理图。附图3,工作接线原理图。其中,L-电网电缆,TQ-本技术,MOA-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参见附图,上螺栓电极2由螺母3固定在瓷外套1上。在瓷外套内壁上端与上螺栓电极之间安装有胶木健板8,胶木健板上开有凹槽。短接铜带10的一端接上螺栓电极2,另一端接铜电极13。脱扣弹簧26安装在上螺栓电极2与铜电极13之间。下螺栓电极23由螺母22固定在瓷底座24上。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安装在铜电极13与下螺栓电极23之间。脱扣电极15、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压紧弹簧16依次安放在固定桶14内,铜电极18插入固定桶位于氧化锌压敏电阻17和压紧弹簧16之间,固定桶14嵌入下螺栓电极23和瓷外套1之间的瓷底座24的两个小孔内,铜电极18位于固定桶14外的一端与下螺栓电极23相连接。电阻R1和R2相连接,R1的另一端焊接在上螺栓电极2上,R2的另一端焊接在铜电极18伸出固定桶14的一端,A点与脱扣电极15焊接。压紧拉绳9的一端焊接在脱扣电极15上,另一端穿过胶木健板8上的凹槽固定在瓷底座24的小环上。将本技术的上螺栓电极2与电网电缆L相连接,下螺栓电极23与避雷器MOA的上螺栓电极相连接。在正常运行工作状态下,电网中没有过电压,由于避雷器MOA的作用,本技术TQ中流过的电流只有微安级,这时在R2两端产生的电压远远小于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的压敏电压,氧化锌压敏电阻17和氧化锌压敏电阻25均工作在截止区,处于关断状态。若电网遇到雷击,产生大气过电压,这时流过避雷器MOA中的电流很大,由于本技术TQ中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选用了与避雷器MOA相同秒安特性的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因此通流量完全能够满足要求。这时TQ两端的最高残压完全取决于氧化锌电阻阀片25,其值只要不影响MOA的保护性能即可。由于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支路上串有线性电阻R2,且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的压敏电压的取值较氧化锌电阻阀片25稍低,故流过其中的电流不会太大。R1为较大阻值线性电阻,因其两端的电压受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的限制,其中流过的电流只是毫安级。所以只要元件参数选取适当,就能满足雷击状态的要求。由于大气过电压的时间极短,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产生的热量根本不能熔化脱扣电极15的锡点,所有也不会脱扣。若MOA由于老化或其它原因引起损坏时,其主要反映就是压敏电压的降低和泄漏电流的增大,MOA爆炸的主要原因就是MOA中较长时间流过较大的电流,产生热量,当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当泄漏电流增大,在R2上产生较高的电压,其值高于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的压敏电压时,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开通并产生热量,由于其时间较长,使脱扣电极15上的锡点熔化,压紧拉绳松开,在脱扣弹簧26的作用下,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下螺栓电极23和瓷底座24等脱离装置,使电网电缆与避雷器的连接断开,从而避免MOA过热爆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雷器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导通装置、脱扣装置、外套和底座构成,导通装置包括上螺栓电极[2]、短接铜带[10]、铜电极[13]、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和下螺栓电极[23],上螺栓电极[2]固定在外套[1]上,下螺栓电极[23]固定在底座[24]上,短接铜带[10]的一端接上螺栓电极[2],另一端接铜电极[13],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置于铜电极[13]和下螺栓电极[23]之间;脱扣装置包括电阻[11、12]、脱扣电极[15]、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铜电极[18]、压紧拉绳[9]和脱扣弹簧[26],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置于铜电极[18]和脱扣电极[15]之间,固定桶[14]将脱扣电极[15]、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和铜电极[18]固定在位于下螺栓电极[23]和外套[1]之间的底座[24]上,铜电极[18]的一端伸出固定桶[14],与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接上螺栓电极[2],另一端焊接在脱扣电极[15]上,电阻R↓[2]的一端接铜电极[18],另一端焊接在脱扣电极[15]上,脱扣弹簧[26]置于上螺栓电极[2]和铜电极[13]之间,压紧拉绳[9]一端焊接在脱扣电极[15]上,另一端绕过上螺栓电极[2]固定在底座[2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导通装置、脱扣装置、外套和底座构成,导通装置包括上螺栓电极[2]、短接铜带[10]、铜电极[13]、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和下螺栓电极[23],上螺栓电极[2]固定在外套[1]上,下螺栓电极[23]固定在底座[24]上,短接铜带[10]的一端接上螺栓电极[2],另一端接铜电极[13],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25]置于铜电极[13]和下螺栓电极[23]之间;脱扣装置包括电阻[11、12]、脱扣电极[15]、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17]、铜电极[18]、压紧拉绳[9]和脱扣弹簧[26],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道林
申请(专利权)人:郭道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