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97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它能够进行DVD-R等高密度的光信息记录,并对弯曲型的岸台预制凹坑(21)的形状进行最优化,且将激光(9)在岸台预制凹坑上的衍射更加明确化,得到良好的岸台预制凹坑信号,并使记录凹坑的RF读取错误和岸台预制凹坑的读取错误同时降低,其特征在于对于岸台预制凹坑的形状或大小而言,使其内侧突出部(23)和外侧突出部(25)与激光光点(9S)的相对大小最优化,使内侧突出部中的内侧端部(22)和外侧突出部中的外侧端部(24)位于光点直径(E2)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信息记录媒体,具体涉及在透光性衬底上至少设有包含光吸收物质等的光记录层和用金属膜等构成的光反射层,例如通过波长为630~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或波长为400~410nm的蓝色激光可高密度且高速写入和再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技术介绍
可比传统的一般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即可记录的CD-R(CompactDisc Writable)更高密度记录光信息的DVD-R(Digital Versatile(或Video)Disc Writable)中规定了不同于CD-R的标准。例如,在光学读写头中采用波长为630~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或利用数值孔径NA为0.6~0.65的高数值孔径的物镜等。一直以来,可记录的CD-R中,将螺旋状预制凹槽(pre-groove)作为跟踪导向(tracking guide)并使之摆动(弯曲),对该弯曲进行FM调制,得到称为ATIP(Absolute Time In Pregroove)的位置信息等的地址信息。另一方面,DVD-R中,形成摆动(wobble)的同时在预制凹槽之间的凸台(land)上形成岸台预制凹坑(Land pre-pit),以取代上述ATIP,从而得到光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地址信息等扇区信息。在这种形成了岸台预制凹坑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凹坑(记录凹坑),并将它再现时,上述光学读写头将该信息凹坑和岸台预制凹坑一起读取,根据信息凹坑与岸台预制凹坑的相对位置关系,存在读取信号上发生错误且再现不稳定的问题。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图15至图24,概述传统的附有岸台预制凹坑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图15是传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要部放大平面图和其RF信号和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曲线图;图16是图15的XVI-XVI线的剖视图;图17是图15的XVII-XVII线的剖视图;图18是图15的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光信息记录媒体1中包括透光性衬底2,在该衬底2上形成的光吸收层3(光记录层),在该光吸收层3上形成的光反射层4,以及在该光反射层4上形成的保护层5。在上述衬底2上螺旋状地形成预制凹槽6。在该预制凹槽6的左右,设有除该预制凹槽6以外的部分即凸台7。凸台7上按预定周期形成岸台预制凹坑8,记录了地址信息和其它的扇区信息。如图18所示,对光信息记录媒体1照射激光9(记录光,图15的圆形光点9S)时,光吸收层3吸收该激光9的能量而发热,在衬底2侧产生热变质而形成记录凹坑10。还有,图15中去除了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光反射层4和保护层5,主要示出预制凹槽6、凸台7、岸台预制凹坑8及记录凹坑10。另外,在预制凹槽6上,沿着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圆周方向形成波纹(摆动6W),从而使得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旋转与信息记录和读取同步,同时确保了记录时的跟踪作用。还有,衬底2和光吸收层3在第一界面11相接。光吸收层3和光反射层4在第二界面12相接。光反射层4和保护层5在第三界面13相接。透光性衬底2采用对激光的折射率例如为1.4~1.6左右范围内的高透明度的材料、主要以抗冲击性好的树脂形成,例如采用聚碳酸酯、玻璃板、丙烯板、环氧板等。光吸收层3是在衬底2上形成的由光吸收性的物质(光吸收物质)构成的层,是通过照射激光9而伴随发生发热、熔融、升华、变形或变性的层。该光吸收层3例如通过旋涂法等手段,在衬底2的表面上以同样的方式涂敷用溶剂溶解的花青(cyanine)系色素等形成。用于光吸收层3的材料可采用任意的光记录材料,但最好采用光吸收性的有机色素。光反射层4为金属膜,例如金、银、铜、铝或包含它们的合金,通过蒸镀法、溅镀法等方法形成。保护层5用具有与衬底2一样的抗冲击性好的树脂形成。例如,用旋涂法涂布紫外线固化树脂,然后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来形成。如图15的曲线图所示,将激光9作为再现光照射时,不与岸台预制凹坑8相邻的记录凹坑10的RF信号(图中左侧),可由适当的电平得到。并且,不与记录凹坑10相邻的岸台预制凹坑8的岸台预制凹坑信号(图中中央)也能由适当的电平得到。但是,特别是,岸台预制凹坑8和记录凹坑10在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半径方向彼此相邻时,存在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电平和RF信号的电平都下降或上升的问题(图15中右侧)。具体地说,岸台预制凹坑信号中,信号振幅下降且其AR(ApertureRatio振幅下降率指标)下降。还有,AR是具有最长记录凹坑10的部分的岸台预制凹坑信号对于无记录凹坑10的部分中的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比例(%),在DVD-R的标准中,AR要求为15%以上。另外,RF信号的信号变动与其RF读取错误相关联,在DVD-R标准中,作为与RF信号的信号变动相关的判断的标准,要求该RF读取错误小于250。上述诸多问题在图19所示的岸台预制凹坑8为圆形时以及图20所示的岸台预制凹坑8为弯曲型时均发生。图21是表示RF读取错误对于圆形的岸台预制凹坑8时的RF信号变动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2是表示RF读取错误对于弯曲型的岸台预制凹坑8时的RF信号变动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所示,与圆形的岸台预制凹坑8相比,弯曲型的岸台预制凹坑8的对RF信号变动量的误差发生的容限小,需要对光学读写头的各种形状或其光点的规格、以及角度变动、焦点变动、轨道跟踪变动等高速时特别容易发生的干扰,极严格地设定其最佳设计范围。另外,在弯曲型的岸台预制凹坑8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弯曲的弧状部分中的内侧与外侧的弧状的程度或突出长度或弧状端部之间的距离等,在内侧与外侧上难以设定其适当的组合。RF信号的变动量是该变动量相对于无变动时(没有与记录凹坑10相邻的岸台预制凹坑8时)的电平值的(有与记录凹坑10相邻的岸台预制凹坑8时)的比例(%),为使RF读取错误小于250,图22中需要使根据弯曲型的岸台预制凹坑8的RF信号变动量至少在约1%(作为绝对值的1%)以下。如上所述,减少RF读取错误的同时减少岸台预制凹坑8的读取错误的最佳设计条件,对于弯曲型的岸台预制凹坑8来说显得尤为必要,需要使RF信号变动量稳定到不足1%,同时将岸台预制凹坑8的AR(振幅下降率指标)维持在15%以上。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形成了圆形的岸台预制凹坑8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场合,存在因光吸收层3的光学深度而其RF信号变动,且该变动量较大的问题。图23是与图15同样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RF信号与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曲线图,是未记录光学深度为λ/5.8左右时的RF信号(特别是记录凹坑10中最短的3T凹坑的信号,T是用以表示记录凹坑长度的基本长度,T=0.134μm)与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曲线图。图24是未记录光学深度为λ/6.2左右时的RF信号(同样为3T凹坑的信号)与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曲线图。其中,λ是激光9的波长。如图23所示,未记录光学深度为λ/5.8左右时,与记录凹坑10单独存在的图中左侧的曲线图相比,如记录凹坑10和岸台预制凹坑8相邻的图中右侧的曲线图那样,RF信号几乎不受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影响,且RF信号的变动量微小。但如图24所示,未记录光学深度为λ/6.2左右时,记录凹坑10与岸台预制凹坑8相邻的场合,存在RF信号受岸台预制凹坑信号的影响,且作为RF信号的信号振幅的变动量增加的问题。未记录光学深度可以从预制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设有,在预制凹槽和位于该预制凹槽左右的凸台部分上形成岸台预制凹坑的具有透光性的衬底,设于该衬底上的可用记录光记录的光记录层,以及设于该光记录层的反射所述记录光的光反射层,通过使所述记录 光透过所述衬底照射到所述光记录层来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台预制凹坑与所述预制凹槽连续且向所述衬底的半径方向突出,同时在以e为自然对数的底时,使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内侧突出部中的内侧端部和外侧突出部中的 外侧端部,位于所述记录光的光点能量正态分布的1/e↑[2]的部分中的光点直径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2-8-26 245481/2002;JP 2002-8-26 245497/2002;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设有,在预制凹槽和位于该预制凹槽左右的凸台部分上形成岸台预制凹坑的具有透光性的衬底,设于该衬底上的可用记录光记录的光记录层,以及设于该光记录层的反射所述记录光的光反射层,通过使所述记录光透过所述衬底照射到所述光记录层来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台预制凹坑与所述预制凹槽连续且向所述衬底的半径方向突出,同时在以e为自然对数的底时,使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内侧突出部中的内侧端部和外侧突出部中的外侧端部,位于所述记录光的光点能量正态分布的1/e2的部分中的光点直径的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所述内侧端部和所述外侧端部的位置设成向所述记录光产生的所述光点的中心位置收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所述内侧突出部中的两个所述内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为Lin,所述外侧突出部中的两个所述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为Lout,则有距离Lin和Lout小于所述记录光产生的所述光点的所述能量正态分布的1/e2的部分中的所述光点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所述内侧端部和所述外侧端部以及所述内侧突出部中的内侧最突出端部和所述外侧突出部中的外侧最突出端部位于所述记录光产生的所述光点的所述能量正态分布的1/e2的部分中的所述光点直径的范围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所述内侧端部和所述外侧端部位于所述记录光产生的所述光点的所述能量正态分布的1/e的部分中的光点直径的范围内。6.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设有,在预制凹槽和位于该预制凹槽左右的凸台部分上形成岸台预制凹坑的具有透光性的衬底,设于该衬底上的可用记录光进行记录凹坑的记录的光记录层,以及设于该光记录层的反射所述记录光的光反射层,通过使所述记录光透过所述衬底照射到所述光记录层来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台预制凹坑与所述预制凹槽连续且向所述衬底的半径方向突出,同时若设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内侧突出部中的两个内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为Lin,所述岸台预制凹坑的外侧突出部中的两个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为Lout,表示所述记录凹坑的长度的基本长度为T,则距离Lin、Lout在3T~6T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Lin、Lout在3.36T~5.22T的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Lin在3T~4T的范围内。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勋原风美堀越壮一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