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92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衬底1,及被形成于此透光性衬底1上的记录层12,及被形成于此记录层12上、反射再生光的反射层13,通过从前述透光性衬底入射的记录光,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号。此光信息媒体,于透光性衬底1的被形成记录层12的面侧,具有螺旋状的追踪导轨3,在此追踪导轨3之间的凸纹8,被形成显示追踪导轨3的地址等之区段信息的凸纹预置坑6,此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设定为小坑(pit)长度的50-83%。(*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可记录能够光学再生的信息的光信息媒体,特别是通过630nm~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而被记录、再生的高密度记录媒体上具有最适切的区段信息检测装置的光信息媒体。伴随着最近短波长激光的开发与实用化,以及伴随着可以更高密度地记录读取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的规格标准化,其实用化也一直在进行。此DVD,至少于一方的主面上被设定资料记录区域,于此资料记录区域被形成信息记录装置之坑洞(pit),于其上形成由金属膜所构成的反射层。在前述DVD,与现在最普及的一般光信息媒体CD(Compact Disc)之规格进行比较,因为高密度化的缘故所以被定为不同的规格。例如,于光学读写头使用波长630~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光,使用开口率NA达0.6的高开口率物镜等。此外,为了对应碟盘的反张等,采用约0.6mm厚的约CD一半厚度的碟盘。此外,为了确保与碟盘厚度1.2mm的CD在尺寸上保有互换性,因此成为2块碟盘贴合的构造。DVD规格,1块碟盘根据标准被格式化为最大记录容量约为4.7GB,影像与声音平均可以收录133分钟。在前述DVD规格的标准化中,跟CD-ROM与CD-R或CD-RW的关系相同,最初设想有供再生专用的光信息媒体与可以记录的光信息媒体两种。但是在最初的规格化,只有影像用的DVD-Video与计算机记录用的DVD-ROM等再生专用的DVD而已,对于可以记录的DVD则延迟其规格化。直到目前为止,在CD-R等可以记录的CD,将螺旋的沟状的追踪轨的摆动(Wobble)予以FM调变而获得被称为ATIP(Absolute TimeIn Pregroove)的地址信息。相对于此,DVD-R等可记录的DVD,不用ATIP方式,而与摆动共同藉由预先设于追踪导轨之间的凸纹部分的凸纹预置坑(land-prepit)来获得以位置信息等地址信息为首的区段信息。如前述般的高密度记录媒体之DVD所采用的凸纹预置坑,虽然以光学读取头与记录信号的小坑共同被读入,但是此时光学读取头,沿着追踪导轨被追踪伺服驱动,所以在通常的状态判别凸纹预置坑与记录了形成于凹沟的上的资料信号小坑而读取。但是,随着凸纹预置坑的形状不同,凸纹预置坑也有被误当作资料信号记录用的小坑而读入的情形。如此一来,成为在资料信号的读取上产生错误的原因。此外,相反地随着凸纹预置坑的形状不同,而导致凸纹预置坑不能正常读取的缘故,所以地址等区信息产生错误,而成为再生不安定的原因。在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伴随着读取对应于如前述般的高密度记录的光信息媒体的区段信息用的凸纹预置坑的读取之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光学读取高密度的信号时,不会发生显示区段信息的凸纹预置坑与显示资料信号的追踪导轨上的小坑之读取失误,可以正确分别读取资料信号与区段信息的光信息媒体。为了达成前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明确地在光学上使显示区段信息的凸纹8上所设的凸纹预置坑6,与显示资料信号的追踪导轨3上的小坑有所区分,以防止相互间错误读入。更具体而言,是指坑长的不同,与从光学读取头入射的再生光的光径长的不同等。亦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衬底1,及被形成于此透光性衬底1上的记录层12,及被形成于此记录层12上以反射再生光的反射层13,藉由从前述透光性衬底1入射的记录光,而记录可以光学读取的信号。此光信息媒体,于透光性衬底1的被形成记录层12之面侧,具有螺旋状的追踪导轨3,于此追踪导轨3之间的凸纹8,被形成有显示追踪导轨3上的地址等的区段信息的凸纹预置坑6,并且使此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与资料坑的长度不同。在如此的光信息媒体,由于将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设定为与资料坑的长度不同的缘故,所以可以容易分辨从被形成于追踪导轨3上的资料坑所得到的信号与从凸纹预置坑6所得到的信号。藉此,不会误判记录资料信号的小坑与记录区段信息的小坑,可以消除资料信号的读取错误与区段信息的读取错误。例如在DVD,资料坑的长度约0.4~约1.9μm。亦即,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为小于0.4μm或者是超过1.9μm的长度。但是,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超过1.9μm并非实际可行的做法,所以使凸纹预置坑的长度成为小于0.4μm较佳。在此场合,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虽然是以较最小资料坑的长度尽可能地更小较佳,但是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太小的话,应该从凸纹预置坑6读取的区段信息变得不易读取。另一方面,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接近于最小资料坑长度的话,凸纹预置坑6与资料坑变成不易藉由坑长度来分辨。在此,使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为最小资料坑长度的50~83%。例如在DVD的场合,最小资料坑长度相当于3信道时脉,而使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为1.5~2.5信道时脉的长度。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媒体,于前述般的光信息媒体,其凸纹预置坑6之透光性衬底1的再生光之从入射面至反射层为止的光径长,与追踪导轨3之透光性衬底1的再生光之从入射面至反射层为止的光径长是不同的。更具体而言,凸纹预置坑6之记录层12的膜厚,与追踪导轨3之记录层12的膜厚不同。更具体而言,凸纹预置坑6部分之记录层12的膜厚,与追踪导轨3部分之记录层12的膜厚之差的绝对值为λ/200~λ/12。亦即,作为光径长度的调整范围,例如在使用激光的波长为635nm的场合,有效的光径长的调整幅度系从10nm程度起有效。此处,于DVD-R,作为记录层,因为使用着色素,所以记录层的光学常数n的效果对光径长有所影响。例如,色素膜的光学常数n为3.0的场合,要显示10nm的光径长,记录层的膜厚差以10.0/3.0=3.33nm较佳,这换算为635nm激光的话成为635/3.333≈200,可知膜厚之差如果在λ/200以上的话,具有有效的光径长调整功能。此外,藉由推拉(push-pull)法将凸纹预置坑信号以1道光束检测出的场合,调整范围系±λ/8的范围。然而,到底由于色素膜所构成的记录层12的光学常数n的效果,使得实际的记录层的膜厚成为较此为小的数值。亦即,色素膜的光学常数n为1.6的场合,λ/8为λ/8/1.6=λ/12.8,可知只要实质上有λ/12的膜厚,就可以调整所有的范围的光径长。在如此的光信息媒体,由于凸纹预置坑6与追踪导轨3之从透光性衬底1的入射面起算的光径长相异的缘故,以及由于制作于透光性衬底1上的凸纹预置坑6的物理上的大小不同而使得取得较信号振幅更大的信号振幅,因此可以容易检测出凸纹预置坑6。凸纹预置坑6的部分,因为仅在该部分不存在凸纹8的缘故,所以实质上成为光信息媒体的直径方向的追踪导轨3的宽度变宽的状态。因此,在旋转涂布供在透光性衬底1上形成记录层12之用的色素材料时,凸纹预置坑6之记录层12的膜厚的测平(leveling)起变化,与其它的追踪导轨3的部分相比记录层12的膜厚Tg起变化。此外,凸纹预置坑6,在成形光信息媒体的透光性衬底1时预先被形成,此时凸纹预置坑6与邻接于其两侧的追踪导轨3之间具有较追踪导轨3的深度更低的隆起状边缘(rim)7。此边缘7,于旋转涂布供在透光性衬底1上形成记录层12之用的色素材料时,对凸纹预置坑6之记录层12的测平产生影响,影响到其膜厚的不同。亦即,有前述隆起状边缘7的话,记录材料的流动阻力起变化,其间的记录层12的膜厚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衬底(1),及被形成于此透光性衬底(1)上的记录层(12),及被形成于此记录层(12)上、反射再生光的反射层(13),藉由从前述透光性衬底(1)入射的记录光,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在透光性衬底(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侧,具有螺旋状的追踪导轨(3),在此追踪导轨(3)之间的凸纹(8),形成有显示追踪导轨(3)的区段信息的凸纹预置坑(6),此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设定为最小坑长度的50~83%。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7-23 207960/981.一种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衬底(1),及被形成于此透光性衬底(1)上的记录层(12),及被形成于此记录层(12)上、反射再生光的反射层(13),藉由从前述透光性衬底(1)入射的记录光,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在透光性衬底(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侧,具有螺旋状的追踪导轨(3),在此追踪导轨(3)之间的凸纹(8),形成有显示追踪导轨(3)的区段信息的凸纹预置坑(6),此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设定为最小坑长度的50~83%。2.一种光信息媒体,系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衬底(1),及被形成于此透光性衬底(1)上的记录层(12),及被形成于此记录层(12)上、反射再生光的反射层(13),藉由从前述透光性衬底(1)入射的记录光,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在透光性衬底(1)的形成有记录层(12)的面侧,具有螺旋状的追踪导轨(3),在此追踪导轨(3)之间的凸纹(8),形成有显示追踪导轨(3)的区段信息的凸纹预置坑(6),此凸纹预置坑(6)的长度系1.5~2.5信道时脉的长度。3.一种光信息媒体,系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衬底(1),及被形成于此透光性衬底(1)上的记录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根岸良田岛俊明藤井彻浜田惠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