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00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将高密度信号作为能以光学方式来读取的信号来记录,同时可以稳定地记录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于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于该记录层12上并反射重放光的反射层13。使记录光照射于上述记录层12上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NA约为0.65,使记录光照射于上述反射层13上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NA约为0.6。(*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记录可光学重放的信息的光信息媒体以及记录可光学读取的信号的记录方法,特别是涉及可以实现对于利用630~670nm的短波长的红色激光来记录重放的高密度记录媒体来说是最适当的记录、重放系统的。随着最近短波长激光器的开发与实用化,以及随着能以更高密度地记录重放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的规格标准化,其实用化也一直在进行。在该DVD中,至少在一个主面上被设定数据记录区域,在该数据记录区域上形成作为信息记录装置的凹坑(pit),在其上形成由金属膜所构成的反射层。在上述DVD中,与现在最普及的一般光信息媒体CD(CompactDisc)的规格进行比较,因为高密度化的缘故而被定为不同的规格。例如,在光学读写头中使用波长630~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使用开口率NA达0.6的高开口率物镜等。此外,与此相随,为了对付盘片的翘曲等,采用约0.6mm厚的约CD一半厚度的盘片。此外,为了确保与盘片厚度1.2mm的CD在尺寸的互换性,因此作成2片盘片贴合的结构。在DVD规格中,1片盘片根据标准被格式化为最大记录容量约为4.7GB,图象与声音平均可以收录133分钟。在上述DVD规格的标准化中,与CD-ROM与CD-R或CD-RW的关系相同,最初设想有供重放专用的光信息媒体与可以记录的光信息媒体两种。但是在最初的规格化中,只有图象用的DVD-Video与电脑数据记录用的DVD-ROM等重放专用的DVD,对于可以记录的DVD,则推迟其规格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1片盘片中最大记录容量为4.7GB的可记录高密度的光信息媒体以及其记录技术是迫切需要的。如上所述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DVD中,其跟踪间距为0.74μm,最小凹坑尺寸为0.4μm(双层记录的场合为0.44μm),与CD的跟踪间距1.6μm、最小凹坑尺寸0.83μm相比,可以进行高密度记录。之所以能以如此高的密度的间距来重放,靠的是使用上述的波长630~670nm的短波长红色激光器和使用开口率NA为0.6的高开口率物镜。在可记录的DVD中,在对应于如上述的跟踪间距0.74μm而具有跟踪用的沟(groove)的基板上设有由有机色素等构成的记录层,使用在其上设有金或铝等反射层的光信息媒体,对上述记录层照射记录光,形成最小凹坑尺寸为0.4μm的凹坑而进行记录。为此,有必要使用如上述的波长630nm至670nm程度的短波长红色激光器,将其光点聚焦至极为狭窄的范围内进行精密的记录。在本专利技术中,鉴于对应如此高记录密度的光信息媒体上进行记录的技术课题,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能作为可以光学读取的高密度信号的信号而记录的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在上述高密度信号的记录方法中进行稳定的信号记录,由此如上述的DVD规格那样,能更容易地获得满足针对高密度光信息媒体的已被确定的规格的重放信号的光记录媒体。如前所述,在重放目前被规格化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DVD的DVD播放机中,照射重放光用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开口率NA为0.6。光学读写头的物镜口径越大,即物镜的开口率NA越大,越可以将重放光在光信息媒体上聚焦为一个很小的光点,可以进行高密度重放。与此相同,在对光信息媒体进行记录时,也是照射记录光之用的物镜o的开口率NA越大,越可以使记录光在光信息媒体上以很小的光点进行照射,从而可以进行高密度记录。但是物镜的NA越大,越容易由于盘片的翘曲等导致物镜的光轴与盘片的倾斜而引起焦点的偏离等,随着因记录而被形成的长短凹坑的平衡恶化等,使得容易产生凹坑及纹间表面长度偏差(deviationof pit and land length)的恶化等问题。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使记录时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开口率NA比重放时大。第二,为了即使在使用大开口率的物镜o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稳定的信号记录,在跟踪用的沟3的两侧倾斜角为θ、透光性基板1上的沟3的深度为Ds、该沟3的位置之记录层12的沟深为Dr时,适当地设定以1-Dr/Ds所表示的记录膜纹间表面/沟膜厚指标α以及上述沟3的宽度。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其特征为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于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及被形成于该记录层12上并反射重放光的反射层13,利用从上述透光性基板1入射的记录光,在记录可以光学读取的信号时,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记录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NA约为0.65,对上述反射层13的照射记录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的开口率NA约为0.6。更具体而言,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记录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在也考虑到误差的情况下,为0.65±0.02,照射重放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的开口率为0.6±0.02。在此场合的记录用光的波长是与重放光相同的频带的630~670nm。在这样的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中,因为记录时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NA约为0.65,比重放光开口率NA=0.6大,所以可以将记录时的光点径聚焦得更微小。因此,可以用比从前更小的光束直径来集中记录功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使物镜的开口率NA越大,越容易因盘片的翘曲导致物镜的光轴与盘片的倾斜而引起焦点的偏离等,随着因记录而被形成的长短凹坑的平衡恶化等,使得容易产生凹坑及纹间表面长度偏差的恶化等问题。因此,将透光性基板1的在形成记录层12的面一侧设置成螺旋状的跟踪用的对于沟3的两侧面的透光性基板1的主面的倾斜角θ设为55~75°。由此,即使物镜o的开口率NA很大的光点,也可以增大因准确的跟踪与记录时的凹坑边缘部的光干涉而产生的对比度,使得所有的长短凹坑的调制度都被最佳化。在记录时物镜o的开口率NA为0.65±0.0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准确的跟踪,为了使其成为可以进行对应于DVD规格的记录,在透光性基板1的厚度0.6±0.02mm、在该透光性基板1的形成记录层12的面一侧具有间距0.74±0.01μm的跟踪用螺旋状的沟3的条件下,上述倾斜角必须在55°以上,其倾斜角越大越好。但是如果沟3的倾斜角超过75°,则在对透光性基板1进行射出成形时,脱模很困难,从而使透光性基板1的制品的质量降低,成品率恶化也变得显著。因此,将倾斜角θ设定为不超过75°的范围。进而,在透光性基板1上的沟3的深度为Ds、位于该沟3的记录层12的沟深为Dr时,以1-Dr/Ds所表示的记录膜纹间表面/沟膜厚指标α为0.2~0.4。该记录膜纹间表面/沟膜厚指标α=1-Dr/Ds,是在具有跟踪用的沟3的透光性基板上利用旋转涂敷法涂敷有机色素等以形成记录层12时显示该记录层12的平整(leveling)程度的指标。其数值越大,平整的程度越好,显示记录层12的表面的沟深与透光性基板1的表面的沟3深度的比增大。该膜厚指标α从记录后的重放时所得到的调制度方面来看,越小则越佳。假设在记录时的物镜o开口率NA为0.65±0.02,且重放时的物镜o的开口率NA为0.60±0.02的条件下,以DVD规格为目标,为了获得更高的调制度,必须使α≤0.4。另一方面,该膜厚指标α=1-Dr/Ds太小的话,平整的程度也会很小,结果反射层13的凹凸变大,使得反射率降低。以DVD所规定的反射率45%以上为目标,为了获得高反射率,必须使α≥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该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于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于该记录层(12)上的反射记录、重放光的反射层(13),该记录方法中,利用从上述透光性基板(1)入射的记录光,记录可以光学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记录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约为0.65,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重放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开口率约为0.6。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7-8 192771/981.一种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该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于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于该记录层(12)上的反射记录、重放光的反射层(13),该记录方法中,利用从上述透光性基板(1)入射的记录光,记录可以光学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记录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约为0.65,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重放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开口率约为0.6。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记录层(12)照射记录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o)的开口率为0.65±0.02,照射重放光的光学读写头的物镜的开口率为0.6±0.02。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光信息媒体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用光的波长为630~670nm。4.一种光信息媒体,该光信息媒体具有透过记录光的透光性基板(1)、被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上的记录层(12)以及被形成在该记录层(12)上的反射重放光的反射层(13),该光信息媒体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2或3中所述的记录方法,可记录能光学读取的信号,其特征在于透光性基板(1)的厚度为0.6±0.02mm,在该透光性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彻田岛俊明富泽祐寿根岸良浜田惠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