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21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组件。该高能容液力变矩器,通过齿块与凹槽的间隙配合,以及齿槽与齿块的单向卡接,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插杆在插入插槽的过程中可单向锁止,且通过螺栓的设置可对齿块的位置进行紧锁,使得左壳体和右壳体的扣合连接稳固性更佳,反向操作并向外拨动螺栓,使得齿块与齿槽分离即可对左壳体和右壳体进行拆卸,便于对内部元件进行更换或检修,保证其工作能容,锥块嵌入锥槽内并带动其外壁的滚珠与锥槽的内部抵紧,进而使得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同轴度更佳,提升应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时的平衡精度,进而扩大适用范围。进而扩大适用范围。进而扩大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


[0001]本技术涉及高能容液力变矩器
,具体为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

技术介绍

[0002]液力变扭器亦称“液力变矩器”、“涡轮变扭器”、“动液变扭器”,液力传动部件的一种,由泵轮、涡轮和导向轮组成,泵轮同主动轴相连,能把主动轴输入的机械能依靠离心力的作用转换成液体的动能和压头,供涡轮做功之用。涡轮和从动轴相连,能把液体的动能和压头所含的能量由从动轴输出。
[0003]现有技术中的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在使用时,壳体的扣合连接稳固性不佳,反向操作并向外拨动螺栓,且壳体的拆装便捷性较差,进而不便于对内部元件进行更换或检修,无法保证其工作能容,同时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同轴度不佳,无法应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平衡精度差,进而导致适用范围受限,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中的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在使用时,壳体的扣合连接稳固性不佳,反向操作并向外拨动螺栓,且壳体的拆装便捷性较差,进而不便于对内部元件进行更换或检修,无法保证其工作能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端扣合连接,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端夹合有密封圈,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外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外壁内侧分别固接有泵轮和涡轮,所述泵轮和涡轮的内侧设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后端安装于右壳体的内壁,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组件;
[000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杆、插槽、齿槽、齿块、凹槽、第一弹簧、螺栓和通口;
[0007]所述插杆的右端与右壳体的左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外壁通过插槽与左壳体的右端上下两侧相插接,所述插杆的外端通过齿槽卡接有齿块,所述齿块的外壁通过凹槽与插槽的内壁外侧间隙配合,所述齿块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左侧通过通口与凹槽的内壁左侧间隙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齿块与齿槽构成单向卡接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壁与插杆的外壁形状相契合,且尺寸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内侧设有定位组件;
[0011]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筒、滑杆、第二弹簧、锥块、锥槽、滚珠和滚珠槽;
[0012]所述套筒的右端通过轴承与输出轴的左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左端固接有锥块,所述锥块的外壁通过锥槽与输入轴的右端间隙配合,所述锥块的外壁通过多个滚珠
槽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壁与锥槽的内壁相抵紧。
[0013]优选的,所述滚珠与滚珠槽呈环形等距分布。
[0014]优选的,所述锥块与锥槽的内壁均锥面,且呈同轴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能容液力变矩器,通过左壳体、右壳体、输入轴、输出轴、泵轮、涡轮和连接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插杆与插槽的插接相连,使得左壳体和右壳体可紧密扣合,并通过齿块与凹槽的间隙配合,以及齿槽与齿块的单向卡接,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插杆在插入插槽的过程中可单向锁止,且通过螺栓的设置可对齿块的位置进行紧锁,使得左壳体和右壳体的扣合连接稳固性更佳,反向操作并向外拨动螺栓,使得齿块与齿槽分离即可对左壳体和右壳体进行拆卸,便于对内部元件进行更换或检修,保证其工作能容;
[0016]通过左壳体、右壳体、输入轴、输出轴、泵轮、涡轮和定位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套筒与滑杆的间隙配合,以及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使得锥块嵌入锥槽内并带动其外壁的滚珠与锥槽的内部抵紧,进而使得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同轴度更佳,提升应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时的平衡精度,进而扩大适用范围,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左壳体、右壳体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3中插杆、插槽和齿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锥块、锥槽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左壳体,2、右壳体,3、输入轴,4、输出轴,5、泵轮,6、涡轮,7、连接组件,701、插杆,702、插槽,703、齿槽,704、齿块,705、凹槽,706、第一弹簧,707、螺栓,708、通口,8、定位组件,801、套筒,802、滑杆,803、第二弹簧,804、锥块,805、锥槽,806、滚珠,807、滚珠槽,9、导轮,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内端扣合连接,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内端夹合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对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内端起到密封作用,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外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3和输出轴4,输入轴3和输出轴4同心设置,输入轴3和输出轴4的外壁内侧分别固接有泵轮5和涡轮6,泵轮5和涡轮6的内侧设有导轮9,导轮9的后端安装于右壳体2的内壁,导轮9用以控制从涡轮6中心回到泵轮5中间的液体回流,即改变离开涡轮6返回泵轮5的液流方向,因为涡轮6叶片是曲线型,当液流离开涡轮6时改变方向,当液流重新进入泵轮5中心时,其方向导致了放慢液体转动的趋势,而导轮9改变了从涡轮6返回泵轮的油流方向,使其冲击泵轮5的叶片背部,给泵轮5一个额外的“助推力”,左壳体1和右壳
体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组件7。
[0024]连接组件7包括插杆701、插槽702、齿槽703、齿块704、凹槽705、第一弹簧706、螺栓707和通口708,插杆701的右端与右壳体2的左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插杆701的外壁通过插槽702与左壳体1的右端上下两侧相插接,插槽702的内壁与插杆701的外壁形状相契合,且尺寸相匹配,这样设计使得左壳体1和右壳体2扣合时不易发生相对位移,插杆701的外端通过齿槽703卡接有齿块704,齿块704与齿槽703构成单向卡接结构,这样设计使得插杆701在插入插槽702时可单向锁止,齿块704的外壁通过凹槽705与插槽702的内壁外侧间隙配合,齿块704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706与凹槽705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06给予齿块704向下的力,齿块70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707,拧紧螺栓707使其与凹槽705抵紧可对齿块704起到紧固作用,螺栓707的外壁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容液力变矩器,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内端扣合连接,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内端夹合有密封圈(10),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外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3)和输出轴(4),所述输入轴(3)和输出轴(4)的外壁内侧分别固接有泵轮(5)和涡轮(6),所述泵轮(5)和涡轮(6)的内侧设有导轮(9),所述导轮(9)的后端安装于右壳体(2)的内壁,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组件(7);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插杆(701)、插槽(702)、齿槽(703)、齿块(704)、凹槽(705)、第一弹簧(706)、螺栓(707)和通口(708);所述插杆(701)的右端与右壳体(2)的左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插杆(701)的外壁通过插槽(702)与左壳体(1)的右端上下两侧相插接,所述插杆(701)的外端通过齿槽(703)卡接有齿块(704),所述齿块(704)的外壁通过凹槽(705)与插槽(702)的内壁外侧间隙配合,所述齿块(704)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706)与凹槽(70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块(70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707),所述螺栓(707)的外壁左侧通过通口(708)与凹槽(705)的内壁左侧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治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沃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