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液力变矩器
,具体为一种带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非公路用自动变速系统采用MT、AMT、AT等自动变速系统,MT采用手动换挡,配合离合器实现档位变化,依靠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换挡过程易出现换挡不到位导致的打齿现象,AT采用液力变矩器与微电脑控制的变速箱实现换挡,换挡平顺性很好,在外部载荷较小时,液力变矩器仍参与传动,损失一部分功率,AMT传动系统是对传统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进行电子控制实现自动换档,其控制过程基本是模拟驾驶员的操作,由于没有液力变矩器,起步、换挡平顺性较差,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油温、油压变化以及不良振动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存有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带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得以进行应用,虽然能够确保液力变矩器能够在正常环境下工作,同时其设有减震装置,能够有效消除振动力对扭矩输出端头和扭矩输入端头的不良影响,大大增加了液力变矩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液力变矩器下方的减震装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包括车身连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座(1)的下方设有液力变矩器(2),所述车身连接座(1)的上方设有油箱(3),所述油箱(3)的左右两侧均设连接有油管(4),所述油管(4)的另一端与液力变矩器(2)相连接,所述车身连接座(1)的下表面四角设有减震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5)与液力变矩器(2)相连接;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弯杆(501)、第一橡胶套(502)、圆板(503)、套筒(504)、梯形筒(505)、第二橡胶套(506)和第一压簧(507);多个所述弯杆(501)分别插入在车身连接座(1)的下表面四角,所述弯杆(501)的一部分贯穿车身连接座(1),所述弯杆(501)的外壁上方套接有第一橡胶套(502),所述第一橡胶套(502)的内壁与弯杆(501)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橡胶套(502)的外壁与车身连接座(1)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弯杆(5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圆板(503),所述圆板(503)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筒(504),所述套筒(504)的内壁顶端转动连接有梯形筒(505),所述梯形筒(505)的内壁固接有第二橡胶套(506),所述第二橡胶套(506)的内壁与弯杆(501)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弯杆(50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簧(507),所述第一压簧(507)的两端分别与车身连接座(1)和梯形筒(505)的接触面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04)的外壁加工有磨纹(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簧(507)的内圈与弯杆(501)的外壁之间距离为5
‑
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离合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治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沃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