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过继性T细胞疗法中的突变MYD88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免疫疗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过继性T细胞疗法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编码TCR构建体的至少一个TCRα或β链构建体的核酸,所述TCR构建体能够在对所述肽/HLA复合物具有高亲和力的HLA‑B*07:02的存在下特异性结合SEQIDNO:2的MYD88L265P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核酸对应的蛋白质和宿主细胞,优选CD8+T细胞,以及所述核酸、蛋白质或宿主细胞的医学用途,特别是在诊断、预防和/或治疗MYD88L265P表达的癌症中的用途,例如选自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例如活化B细胞型DLBCL(ABC‑DLBCL)或原发性CNSDLBCL、皮肤DLBCL、腿型DLBCL或睾丸DLBCL)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例如,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WM))和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IgMMG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针对过继性T细胞疗法中的突变MYD88L265P蛋白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疗法
,尤其涉及过继性T细胞疗法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疗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编码TCR构建体的至少一个TCRα或β链构建体的核酸,所述TCR构建体能够在对所述肽/HLA复合物具有高亲和力的HLA-B*07:02的存在下特异性结合SEQIDNO:2的MYD88L265P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核酸对应的蛋白质和宿主细胞,优选CD8+T细胞,以及所述核酸、蛋白质或宿主细胞的医学用途,特别是在诊断、预防和/或治疗携带MYD88L265P突变的癌症中的用途。所述携带MYD88L265P突变的癌症例如选自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例如活化B细胞型DLBCL(ABC-DLBCL)或原发性CNSDLBCL、皮肤DLBCL、腿型DLBCL或睾丸DLBCL)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例如,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WM))和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IgMMGUS)。
技术介绍
B细胞源性肿瘤仍然是西方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预计德国每年约有1500~2000例高等级B细胞淋巴瘤新发病例。其中高达40%的患者在初始标准治疗后会复发,或者根本没有反应,这表明当前迫切需要替代治疗方案。淋巴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对于许多年龄在75岁或以上的患者而言,预后的效果更差。尽管化疗在毒性和耐药性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其仍是大多数癌症类型的主要治疗选择。多种化疗方案联合靶向CD20B细胞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被广泛用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法,治愈率约为60%。即使采用干细胞挽救的高剂量化疗,在一线治疗后也只能挽救不到三分之一的复发/难治性疾病患者。原发性CNS淋巴瘤预后更差:似乎只有高剂量化疗才有疗效,但由于年龄限制和合并症的原因,仅在少数患者中是可行的,因为其在大于70岁的患者中发生频率较高。嵌合抗原受体(CAR)是能够识别与TCR结构域结合的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的抗原结合结构域的嵌合体。经基因工程改造以表达CAR的T细胞因此靶向表达CAR结合的抗原的细胞,而不考虑任何HLA限制。靶向CD19的CART细胞已被成功的证明可应用于约50%的难治性和复发性DLBCL患者的治疗中,也证明了过继性T细胞疗法的效力。近年来,采用嵌合抗原受体基因转移对抗B细胞抗原CD19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ATT)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功,被称为“突破性癌症疗法”。大多数研究人员正在这一相同的策略上开发研究,主要是通过靶向B细胞谱系抗原,如CD19、CD20和CD22。然而,通过调节靶抗原的表面表达而发生肿瘤逃逸是该策略的一个主要限制,导致至少50%接受治疗的患者复发,并且其费用高昂。此外,基于CAR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只能靶向细胞表面蛋白,而不能靶向细胞内蛋白。尽管比化疗更具特异性,但基于CAR的ATT并非真正的具有肿瘤特异性,因为在B细胞定向CAR-ATT后,包括恶性和正常B淋巴细胞在内的整个B细胞区室均被清除,这经常导致严重B细胞耗竭从而可能需要长期的免疫球蛋白替代。TCR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异质二聚体细胞表面蛋白,与参与介导信号转导的CD3复合物的不变蛋白相关。TCR以αβ和γδ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形式在结构上相似,但具有非常不同的结构位置和可能的功能。天然异质二聚体αβTCR的α链和β链为跨膜蛋白,每个链均包含两个胞外结构域,即膜近端恒定结构域和膜远端可变结构域。每个恒定区和可变区都包含链内二硫键。可变区含有高度多态性的环,类似于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s)。每个TCR链的可变区包括可变段和连接段,在β链的情况下还包括多样性段。每个可变区由嵌入框架序列的三个CDRs(互补决定区)组成,其中一个是名为CDR3的高变区。多种类型的α链可变区(Vα)和多种类型的β链可变区(Vβ),通过它们的框架、CDR1和CDR2序列以及部分定义的CDR3序列来区分。特定的TRAV或TRBV编号由IMGT命名法赋予Vα或Vβs。T细胞受体对识别的表位的特异性主要由CDR3区决定(Danska等,1990.J.Exp.Med.172:27-33;Garcia等,2005.Cell122(3):333-336)。采用过继性TCR基因疗法可使患者自身的T细胞具备所需的特异性,并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数量的T细胞,从而避免其衰竭。TCR可转导至所有T细胞或T细胞亚群,如CD8、中枢记忆T细胞或具有干细胞特征的T细胞,这可确保更好的持久性和转移时的功能。可以将TCR工程改造的T细胞输注到癌症患者中,所述癌症患者具有例如通过化疗或放疗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诱导稳态扩增,从而大大增强移植的具有高治愈率的T细胞的植入和长期持久性。与基于CAR的策略相反,基于TCR的过继T细胞疗法依赖于传统的在MHC分子背景下存在的抗原的加工表位的TCR识别,而非像CARs那样依赖于抗体识别。其优点是表面表达对于TCR识别不是必需的,因此,在CARs结合时调节表面抗原表达不会造成限制。此外,癌症突变主要发生在调节细胞增殖、存活的胞质内蛋白或对药物和其他调节信号具有敏感性的胞质内蛋白中,而不是发生在表面分子中:T细胞受体可以靶向独立于细胞定位的任何蛋白,从而大大拓宽了可靶向抗原的范围,所述可靶向抗原包括谱系特异性表面抗原(如CARs)和真正的肿瘤特异性细胞内抗原。理想情况下,由肿瘤发展过程中获得的体细胞突变衍生得到的癌症特异性突变抗原,即所谓的“新抗原”,是免疫系统识别的最佳可能靶点,因为它们被癌细胞严格表达,这意味着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脱靶毒性。如果潜在的突变导致高亲和力的MHC分子上产生了异常肽,那么携带致癌驱动突变的癌症对于TCR基因疗法仍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Blankenstein等人,2015.CurrOpinImmunol.33:112-119).MYD88是一种细胞内衔接蛋白。将MYD88中265位亮氨酸变为脯氨酸(L265P)的错义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突变之一,可在约五分之一比例的所有淋巴恶性肿瘤中发现,在侵袭性和治疗耐药性病例中更为常见。所述突变在B细胞淋巴瘤中以高频率发生,例如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例如活化B细胞型DLBCL(ABC-DLBCL)或原发性CNSDLBCL、皮肤DLBCL、腿型DLBCL或睾丸DLBC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例如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和约90%的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Yu等,2018.CancerRes.78(10):2457-62;Knittel等,2016.Blood127(22):2732-2741;Rovira等,2016.ClinCancerRes1-10;Lee等,2017.ScientificReports7:1785)。已经建议将包含MYD88L265P突变的肽用于癌症的免疫治疗(专利DE102015106731A1,Nelde等,2017.Oncoimmunology6(3):e1219825)。基于电子预测,N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其中所述核酸编码在HLA-B*07:02的存在下能够特异性结合SEQ ID NO:2的MYD88 L265P肽的TCR构建体的至少一个TCRα链或β链构建体,/na)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6的CDR3序列;或者/nb)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2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 ID NO:2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 ID NO:2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 ID NO:26的CDR3序列;或者/nc)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3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36的CDR3序列;或者/nd)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4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46的CDR3序列,或者/ne)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9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96的CDR3序列,或者/nf)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0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06的CDR3序列;或者/ng)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1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16的CDR3序列;或者/nh)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2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26的CDR3序列;或者/ni)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33的CDR3序列,/n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 ID NO:136的CDR3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21 EP 19152801.71.一种核酸,其中所述核酸编码在HLA-B*07:02的存在下能够特异性结合SEQIDNO:2的MYD88L265P肽的TCR构建体的至少一个TCRα链或β链构建体,
a)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6的CDR3序列;或者
b)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2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2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2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26的CDR3序列;或者
c)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3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36的CDR3序列;或者
d)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4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46的CDR3序列,或者
e)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9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96的CDR3序列,或者
f)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0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06的CDR3序列;或者
g)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1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16的CDR3序列;或者
h)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2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26的CDR3序列;或者
i)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33的CDR3序列,
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SEQIDNO:136的CDR3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91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92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9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9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9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96的CDR3序列,
其中,优选的,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97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98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11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12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1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1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1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16的CDR3序列,
其中,优选的,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17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18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21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22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2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2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2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26的CDR3序列,
其中,优选的,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27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28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31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32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3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3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3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36的CDR3序列,
其中,优选的,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37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38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其中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41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42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43的CDR3序列,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44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1序列、与SEQIDNO:45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CDR2序列和SEQIDNO:46的CDR3序列,
其中,优选的,所述TCRα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NO:47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可变区,和/或其中所述TCRβ链构建体包含与SEQ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奥·佩佐托奥兹坎·西纳尔
申请(专利权)人:柏林夏瑞蒂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