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散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99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其包括一基座;一转子,由基座所承接,并具有一轮毂;一第一磁性体,设置于轮毂的顶部;以及一泵,其包括一第二磁性体和一固定座,固定座耦合于基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以承接第二磁性体,当第一磁性体随着转子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以驱使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风扇与泵二合一的液冷式散热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的执行效率及功能需求日新月异,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用于计算机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其它电子组件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高频振荡或电磁效应会产生升温现象,如不及时予以散热,将容易导致电子组件的损毁或影响其效率。一般常用的散热方式是利用散热器(Heat sink)跨置在所需散热的热源上,将热源所产生的热传导至散热器的散热鳍片上,再通过一风扇产生冷空气吹向该散热器的鳍片上,从而将热散逸至外界。然而,在高阶系统中,单独使用空气直吹散热方式将中央处理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散逸,是无法达到有效的散热,必须使用水冷散热方式将热带走并利用大面积的空气散热,方能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此散热方式必须额外增加一泵来循环冷水与热水的交换。参照图1A,其为传统用于高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的水冷散热系统,将一导热铜座11底面贴附于一中央处理器12的表面,使该中央处理器12所产生的热迅速传导至该导热铜座11,通过一泵13将导水管14中的冷水引导至该导热铜座11中的S型散热流道,迅速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带离。而此时导水管14中的水因吸收中央处理器12所产生的热变成热水,该泵再将热水引导流向大散热片15,将热传导至散热鳍片上,通过风扇16所吹出的冷空气将累积于散热鳍片上的热散逸至外界,此时导水管中的热水即变成冷水,如此持续不断地继续循环散热。此外,在上述水冷散热系统中所使用的风扇16和泵13,各需要一组马达来驱动,其中泵所使用的马达的定子硅钢片131与转子磁环132之间必须进行防水隔离,如图1B所示。因此在两者中间形成一塑料层133和一安全转动间隙。这种设计不仅使得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扭力也变弱,而且整个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和体积也相当庞大,不符合日渐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再有,所需要的组件也太多,造成制作成本及组装时间的大幅度增加。因此,由于公知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经试验与研究提出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其将风扇与泵进行二合一,省略一组马达,使风扇与泵共用一组马达,共用运转动力,以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和体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构思,该液冷式散热模块包括一基座;一转子,其由该基座所承接,并具有一轮毂;一第一磁性体,设置于该轮毂的顶部;以及一泵,其包括一第二磁性体和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耦合于该基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以承接该第二磁性体,当第一磁性体随着转子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以驱使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优选地,该转子还包括一金属壳,第一磁性体设置于轮毂的内顶表面与铁壳的顶表面之间的空间内。优选地,该转子还包括一金属壳,轮毂的顶部具有一开孔,以容许第一磁性体设置于其中且由金属壳所承接。另外,该液冷式散热模块还包括一外框,以便在其中容置基座及转子,固定座组接在外框上,固定座可通过锁合、卡合、铆合、黏合或超声波熔接方式与外框结合。此外,该泵还包括一外盖,与固定座密合,使第二磁性体容置于外盖与固定座之间的一容置空间内,其中外盖与固定座的接合处装设有一O型防漏环。再有,该泵内具有一中心孔,用以在其中容置一轴承和一耐磨片,而固定座可使泵的一轴心固定于其上,该轴心由轴承所支持,轴承和轴心分别为陶瓷材料。优选地,第二磁性体由一导流叶和一磁环构成,相对于轴心旋转,使自泵的一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流向泵的一出口,其中导流叶的形状可呈辐射状排列的直条型结构或为曲弧型结构。更优选地,该第二磁性体是磁体外包覆塑料而制成的一塑料磁环,或者是一体注射成型的塑料磁性混合体。该第一磁性体与该第二磁性体之间具有一间隙,利用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的磁力相吸引而驱动该泵。优选地,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具有一轴向磁吸力作用,其中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分别具有两极以上的充扇区,第一磁性体的一充极区对应于第二磁性体的一充极区,并形成一错位角。此外,该液冷式散热模块还包括一散热器,环设在泵的周围,该散热器具有一中心开孔以允许泵容置于其中。固定座固定于散热器。另外,该液冷式散热模块还包括一导热座,贴附于一热源,以迅速将热源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迅速传导至泵。导热座具有一底座和一上盖,其内形成一散热流道,其呈同心圆的涡流状或呈由内向外的螺旋纹状结构,其中散热流道的形成方式是在底座中铣出流道或者是由覆于该底座的上盖一体注射成型。底座与上盖组合时可装设一O型防漏环。优选地,该转子为马达、直流风扇或交流风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思,该液冷式散热模块包括一基座;一转子,由该基座所承接,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的一端延伸突出在该基座外;一第一磁性体,套接于该转轴的突出端;以及一泵,包括一第二磁性体和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耦合于该基座,并形成一第一空间以容置该第一磁性体,当第一磁性体随着转子的转轴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驱使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其中,该第一磁性体由一导磁铁片和一磁环构成,该磁环贴附固定于导磁铁片上,导磁铁片和磁环通过一铜套套接在转轴上,使得导磁铁片、磁环与铜套随着转轴一起旋转。另外,该泵还包括一外盖,套合于固定座上并形成一第二空间,用以容置第二磁性体。优选地,该第一磁性体与该第二磁性体之间具有一间隙,并在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形成一磁吸力以驱动该泵,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具有一轴向磁吸力作用或径向磁吸力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思,该液冷式散热模块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凹槽;一转子,由该基座所承接,并具有一第一磁性体;以及一泵,包括一第二磁性体,设置于该凹槽内,当该转子的第一磁性体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驱使该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该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其中该泵还包括一导流叶,其随着第二磁性体旋转,使自泵的一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流向泵的一出口。优选地,该第一磁性体与该第二磁性体之间具有一径向磁吸力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附图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为传统用于高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的水冷散热系统;图1B显示用于图1A的水冷散热统中的泵内部的剖面图;图2A显示本专利技术液冷式散热模块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图2B显示用于图2A中的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的充磁分布及配置示意图;图3A显示本专利技术液冷式散热模块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图3B显示用于图3A中的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的充磁分布及配置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液冷式散热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液冷式散热模块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液冷式散热模块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泵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高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的液冷式散热模块的示意图;图9A和9B分别为图8中所使用的导热座剖面示意图和其散热流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2A,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液冷式散热模块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风扇部分2,具有一转子21和一用以承接转子21的基座22,其中转子的转轴211一端延伸突出于基座22底部之外;第二部分为泵部分3,其包括一固定座31,贴附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其包括:    一基座;    一转子,由该基座所承接,并具有一轮毂;    一第一磁性体,设置于该轮毂的顶部;以及    一泵,其包括一第二磁性体和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耦合于该基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以承接该第二磁性体,当该第一磁性体随着该转子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以驱使该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该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其包括一基座;一转子,由该基座所承接,并具有一轮毂;一第一磁性体,设置于该轮毂的顶部;以及一泵,其包括一第二磁性体和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耦合于该基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以承接该第二磁性体,当该第一磁性体随着该转子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以驱使该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该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转子还包括一金属壳,第一磁性体设置于轮毂的内顶表面与铁壳的顶表面之间的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转子还包括一金属壳,而轮毂的顶部具有一开孔,以容许第一磁性体设置于其中并且由金属壳承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还包括一外框,以在其内容置基座及转子,固定座组接在外框上,固定座通过锁合、卡合、铆合、黏合或超声波熔接方式与外框结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泵还包括一外盖,与固定座密合,使第二磁性体容置在外盖与固定座之间的一容置空间内,外盖与固定座的接合处装设有一O型防漏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泵内具有一中心孔,用于在其中容置一轴承和一耐磨片,而固定座可使泵的一轴心固定在其上,轴心由轴承支持,轴承和轴心分别为陶瓷材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体由一导流叶和一磁环构成,相对于轴心旋转,使自泵的一入口流入的工作流体流向泵的一出口,其中导流叶的形状可呈辐射状排列的直线型结构或为曲弧型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体为在磁体外包覆塑料而成的一塑料磁环或者为一体注射成型的塑料磁性混合体。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具有一间隙,利用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的轴向磁力相吸引而驱动该泵。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分别具有两极以上的充扇区,第一磁性体的一充极区对应于第二磁性体的一充极区,并形成一错位角。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还包括一散热器,环设于泵的周围,该散热器具有一中心开孔以允许泵容置于其中。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还包括一导热座,贴附于一热源,以迅速将热源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迅速传导至该泵,导热座具有一底座和一上盖,其内形成一散热流道,其呈同心圆的涡流状或呈由内向外的螺旋纹状结构,底座与上盖组合时装设一O型防漏环。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散热流道的形成方式是在底座中铣出流道或是由覆于底座的上盖一体注射成型。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转子为马达、直流风扇或交流风扇。15.一种液冷式散热模块,其包括一基座;一转子,由该基座承接,并具有一转轴,该转轴的其中一端延伸突出于该基座外;一第一磁性体,套接于该转轴的突出端;以及一泵,包括一第二磁性体和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耦合于该基座,并形成一第一空间以容置该第一磁性体,当第一磁性体随着转子的转轴转动时,通过一磁力作用驱使第二磁性体转动,使得泵内的工作流体循环流动。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座通过锁合、卡合、铆合、黏合或超音波熔接方式与基座结合,基座与固定座的接合处装设有一O型防漏环。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块,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龙黄建雄黄世民黄文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