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062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水冷式散热装置包括一导流壳体、一主流管及复数支流管,导流壳体具有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一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共同围设出一散热空间,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设置在散热空间的相对两侧,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连通;主流管设置于散热空间,主流管自第一流道向第二流道延伸,主流管和第一流道连通;各支流管设置于散热空间,各支流管自主流管向第三流道延伸,各支流管分别连通于主流管及连通于第三流道。如此,水冷式散热装置具有降低流阻及增加散热效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指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电脑装置处理资料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电脑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的体积趋于微型化,积体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的密集度也相对增加,连带使得单位面积所产生的热量也相对地增加。若不及时将电子元件产生的大量热能散除,将会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使电脑装置无法运作。为了降低发热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市面上出现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在一般的散热装置上加装加一水泵(Pump),水泵与散热装置之间必须凭借至少二接头而相互衔接,以使水冷液可不断地进行循环冷却,以快速散除散热装置的热量。然而,传统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直接将水冷液打向散热片,因水冷液的流动路径未被有效规划,所以水冷液无法均匀流向每一个散热片,导致水冷液产生有流动路径混乱、阻流大等问题,进而影响传统的水冷式散热装的水冷液流量及解热效能。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技术设计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利用水冷液先流经主流管,的后水冷液再分流至支流管,进而整齐规划水冷液的流动路径,让水冷液均匀地与各散热鳍片热贴接,以达到水冷式散热装置具有降低流阻及增加散热效能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流壳体,设有一第一液口及一第二液口,该导流壳体具有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一第三流道,该第一流道、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三流道共同围设出一散热空间,该第一流道与该第二流道设置在该散热空间的相对两侧,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三流道连通,该第一流道和该第一液口连通,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二液口连通;一主流管,设置于该散热空间,该主流管自该第一流道向该第二流道延伸,该主流管和该第一流道连通;复数支流管,设置于该散热空间,该复数支流管分别自该主流管向该第三流道延伸,各该支流管分别连通于该主流管及连通于该第三流道;以及复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设置于相邻二支流管之间。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第三流道的数量为二,两个该第三流道设置在该散热空间的另一相对两侧。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导流壳体还具有一前壁、一后壁、一左壁及一右壁,该第一流道设置在该前壁的内侧,该第二流道设置在该后壁的内侧,其一该第三流道设置在该左壁的内侧,另一该第三流道设置在该右壁的内侧。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导流壳体还具有一分隔围板,该分隔围板以封闭方式围设在该散热空间的外周围,该分隔围板设有连通于该第一流道的一第一贯通孔,该主流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设于该第一贯通孔,该分隔围板设有连通于该第三流道的复数第二贯通孔,各该支流管的末端穿设于各该第二贯通孔。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各该支流管垂直于该主流管。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主流管垂直于该第一流道或该第二流道。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导接头及一第二导接头,该第一导接头固接且连通于该第一液口,该第二导接头固接且连通于该第二液口。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导接头、一第二导接头及一吸出泵,该吸出泵固接并连通于该第一液口,该第一导接头固接并连通于该吸出泵,该第二导接头固接且连通于该第二液口。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导接头、一第二导接头及一吸入泵,该吸入泵固接并连通于该第一液口,该第一导接头固接并连通于该吸入泵,该第二导接头固接且连通于该第二液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具有降低流阻及增加散热效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冷式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水冷式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冷式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技术水冷式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水冷式散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水冷式散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水冷式散热装置;1-导流壳体;11-第一液口;12-第二液口;13-第一流道;14-第二流道;15-第三流道;16-散热空间;171-前壁;172-后壁;173-左壁;174-右壁;18-分隔围板;181-第一贯通孔;182-第二贯通孔;2-主流管;3-支流管;4-散热鳍片;5-第一导接头;6-第二导接头;7-吸入泵;8-吸出泵。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此水冷式散热装置10主要包括一导流壳体1、一主流管2、复数支流管3及复数散热鳍片4。导流壳体1可为水冷排或水冷头,导流壳体1设有一第一液口11及一第二液口12,导流壳体1具有一第一流道13、一第二流道14及一第三流道15,第一流道13、第二流道14和第三流道15共同围设出一散热空间16,第一流道13与第二流道14设置在散热空间16的相对两侧,第二流道14和第三流道15连通,第一流道13和第一液口11连通,第二流道14和第二液口12连通。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三流道15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三流道15设置在散热空间16的另一相对两侧。此外,本实施例的导流壳体1为一矩形壳体,但不以此为限制,导流壳体1也为圆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几何形状壳体。另外,导流壳体1更具有一前壁171、一后壁172、一左壁173及一右壁174,第一流道13设置在前壁171的内侧,第二流道14设置在后壁172的内侧,其一第三流道15设置在左壁173的内侧,另一第三流道1设置在右壁174的内侧。再者,导流壳体1更具有一分隔围板18,分隔围板18以封闭方式围设在散热空间16的外周围,分隔围板18设有一第一贯通孔181及复数第二贯通孔182,第一贯通孔181连通于第一流道13,各第二贯通孔182连通于第三流道15。主流管2设置于散热空间16,主流管2自第一流道13向第二流道14延伸,主流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贯通孔181,而令主流管2和第一流道13连通。各支流管3设置于散热空间16,各支流管3分别自主流管2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流壳体,设有一第一液口及一第二液口,该导流壳体具有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一第三流道,该第一流道、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三流道共同围设出一散热空间,该第一流道与该第二流道设置在该散热空间的相对两侧,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三流道连通,该第一流道和该第一液口连通,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二液口连通;一主流管,设置于该散热空间,该主流管自该第一流道向该第二流道延伸,该主流管和该第一流道连通;复数支流管,设置于该散热空间,该复数支流管分别自该主流管向该第三流道延伸,各该支流管分别连通于该主流管及连通于该第三流道;以及复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设置于相邻二支流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流壳体,设有一第一液口及一第二液口,该导流壳体具有一第一流道、
一第二流道及一第三流道,该第一流道、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三流道共同围设出
一散热空间,该第一流道与该第二流道设置在该散热空间的相对两侧,该第二
流道和该第三流道连通,该第一流道和该第一液口连通,该第二流道和该第二
液口连通;
一主流管,设置于该散热空间,该主流管自该第一流道向该第二流道延伸,
该主流管和该第一流道连通;
复数支流管,设置于该散热空间,该复数支流管分别自该主流管向该第三
流道延伸,各该支流管分别连通于该主流管及连通于该第三流道;以及
复数第一散热鳍片,分别设置于相邻二支流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流道的数量为二,
两个该第三流道设置在该散热空间的另一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壳体还具有一
前壁、一后壁、一左壁及一右壁,该第一流道设置在该前壁的内侧,该第二流
道设置在该后壁的内侧,其一该第三流道设置在该左壁的内侧,另一该第三流
道设置在该右壁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发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