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12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汽车,该系统包括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所述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包括离合器执行电机、离合器执行泵、第一吸滤器、离合器支承座、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四油管;通过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带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工作,压力油经过所述第一吸滤器的粗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再进入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然后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的作用下,压力油经过所述第四油管流出,并被输送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执行压力腔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压力油路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两大问题,混合动力系统(简称混动系统)成为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趋势。混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把发动机低负荷工况下的剩余能量储存在电池里,车辆运行时通过电机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发动机尽可能在高效工况下运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油耗的目的。变速器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往往决定整车的品质。对于混动系统的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布置离合器、多档齿轮、拨叉、轴、轴承、离合器、电机等零部件,离合器执行机构工作需要使用压力油,然而传统的变速器中压力油路和变速器内的润滑油需要各自独立的油路结构,导致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混动系统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压力油路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包括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所述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包括离合器执行电机、离合器执行泵、第一吸滤器、离合器支承座、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四油管;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吸滤器中,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所述第四油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所述第四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通过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带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工作,压力油经过所述第一吸滤器的粗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再进入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然后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的作用下,压力油经过所述第四油管流出,并被输送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执行压力腔体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离合器的执行压力油路是通过离合器执行电机带动离合器执行泵工作,压力油经第一吸滤器粗过滤后,从第四油管流出,并被输送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执行压力腔体中,压力油能够与变速器内的润滑油在离合器腔内共同循环使用,简化了油路结构,节省了空间,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在混动系统中,且降低了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还包括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包括电子冷却集成泵、第二吸滤器、连接管、第五油管、第六油管、所述离合器支承座;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电子冷却集成泵中,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在所述电子冷却集成泵的作用下,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二吸滤器的粗过滤后被吸入至所述电子冷却集成泵中,然后依次流过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五油管,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五油管后,一部分的冷却油通过所述第六油管流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冷却腔体中。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还包括限流阀,所述限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六油管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还包括电机冷却油路总成,所述电机冷却油路总成包括第七油管、第八油管、第九油管、第十油管、第十一油管、第十二油管、精滤器、第一冷却油管、第二冷却油管、热交换器、第一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第二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所述第五油管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七油管连接,所述第七油管、所述第八油管、所述精滤器、所述第九油管、所述第一冷却油管、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冷却油管、所述第十油管依次连接,所述第十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和所述第十一油管连接,所述第十一油管、所述第十二油管、所述第二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依次连接,所述第十一油管位于变速器壳体的外侧;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五油管后,另一部分的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七油管、第八油管后,进入所述精滤器进行精过滤,然后经所述第九油管、所述第一冷却油管,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冷却,然后冷却油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油管,进入所述第十油管中,冷却油经过所述第十油管后,一部分的冷却油进入所述第一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中,另一部分的冷却油经过所述第十一油管、所述第十二油管后,进入所述第二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上设有若干不同直径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多个角度不同、且直径不同的第一喷油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上设有若干不同直径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多个角度不同、且直径不同的第二喷油孔。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还包括润滑油路总成,所述润滑油路总成包括导油管、第十三油管,所述导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和所述第十三油管连接,所述第十三油管上设有第一电机惰轮轴轴承孔、第一电机输入轴轴承孔、第一电机输出轴轴承孔,所述第一电机惰轮轴轴承孔上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电机输入轴轴承孔上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轴承孔上设有第三油孔,所述第一油孔、所述第二油孔、所述第三油孔分别与所述第十三油管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路总成还包括第十四油管,所述第十四油管与所述第二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连接,所述第十四油管上设有第二电机轴承孔,所述第二电机轴承孔上设有第四油孔、第一油槽、第二油槽,所述第四油孔与所述第十四油管相通,所述第四油孔位于所述第一油槽和所述第二油槽之间,所述第一油槽中的油用于润滑第二电机轴承,所述第二油槽中的油用于润滑所述第二电机轴承的滚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机冷却油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润滑油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电机惰轮轴轴承孔、第一电机输入轴轴承孔、第一电机输出轴轴承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电机轴承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所述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包括离合器执行电机、离合器执行泵、第一吸滤器、离合器支承座、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四油管;/n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吸滤器中,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所述第四油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所述第四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n通过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带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工作,压力油经过所述第一吸滤器的粗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再进入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然后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的作用下,压力油经过所述第四油管流出,并被输送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执行压力腔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所述离合器执行油路总成包括离合器执行电机、离合器执行泵、第一吸滤器、离合器支承座、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四油管;
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吸滤器中,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所述第四油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所述第四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
通过所述离合器执行电机带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工作,压力油经过所述第一吸滤器的粗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再进入所述离合器执行泵中,然后在所述离合器执行泵的作用下,压力油经过所述第四油管流出,并被输送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执行压力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还包括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包括电子冷却集成泵、第二吸滤器、连接管、第五油管、第六油管、所述离合器支承座;
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电子冷却集成泵中,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油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
在所述电子冷却集成泵的作用下,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二吸滤器的粗过滤后被吸入至所述电子冷却集成泵中,然后依次流过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五油管,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五油管后,一部分的冷却油通过所述第六油管流入到所述离合器支承座中,最后进入离合器冷却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总成还包括限流阀,所述限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六油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油路系统还包括电机冷却油路总成,所述电机冷却油路总成包括第七油管、第八油管、第九油管、第十油管、第十一油管、第十二油管、精滤器、第一冷却油管、第二冷却油管、热交换器、第一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第二电机冷却喷淋管总成;
所述第五油管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七油管连接,所述第七油管、所述第八油管、所述精滤器、所述第九油管、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梅曾维平郭厚保冯英连毛祖棋刘石生田均谭海洋金辉辉钱学成傅斯龙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动力总成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