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60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速杆装置,它包括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静止构件上的变速杆;一个用于接合变速杆与静止构件的接合件;及一个装在变速杆上的手把。接合件移向其远端以便从静止构件脱开。手把包括设有装配孔的手把本体,变速杆与接合件的第一接合部分一起插入装配孔;一个在手把本体上枢转的按钮;以及一连接于按钮的连杆,连杆具有一个与第一接合部分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分。当变速杆插入装配孔且其远端到达装配孔内预定位置时,按钮被操作,以便使第二接合部分与第一接合部分接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手把安装在变速杆顶部的变速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变速杆装置中有一种所谓拉起式变速杆装置,其中通过按压变速手把上按钮而将一内部压缩杆拉起,从而使该杆与一止板脱开。一些这种变速杆装置包括一个变速手把,该变速手把用作一个可从变速杆卸下的零件。例如,这些变速杆装置是在变速手把已安装在车辆的指示器板中后的一个工序中通过将变速手把安装在变速杆上而组装的。图17至20表示这种变速杆装置,它包括一根变速杆1和装在其上的一个变速手把2。一根可轴向移动的压缩杆被向下偏压并装纳在变速杆1内。一个连接于压缩杆7的滑块9位于变速杆1的上方。在滑块9的上端10上形成一个下部斜面12和一个上部斜面13。在变速手把2内设有一个T形套筒3,该套筒具有一个水平部分4和一个垂直部分5。一弹簧16和被弹簧16偏压的变速按钮15被插入水平部分4。变速按钮15具有一个下部斜面17和一个上部斜面18。滑块9的上端被插在变速按钮15的下部斜面17和上部斜面18之间。因此,斜面17接触斜面12,斜面18接触斜面13。
技术实现思路
当组装上述变速杆装置时,如图18所述,必须首先将变速按钮15和变速手把2的弹簧16插入套筒3的水平部分。然后,必须在将变速按钮15推入一个适当位置上时,将变速手把2装在变速杆上。如果推动变速按钮15的量不足,如图19所示,滑块9的上端10会损坏弹簧16。相反,如果变速按钮15被过度推动,变速按钮15会阻碍滑块9的上端10插在其下部斜面17和上部斜面18之间。如上所述,反抗弹簧16的力将变速按钮15保持在适当位置上时将变速手把2装在变速杆1上是困难且费时的,从而会降低组装变速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生产线中,将变速手把安装在变速杆上的操作往往是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因而一直希望使这种操作简便化。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杆装置,它可方便变速手把在变速杆上的装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速杆装置,它包括一个固定在车身上的静止构件;一个底端可转动地装在静止构件上的变速杆;一个穿过变速杆设置的接合件,该接合件可相对于变速杆向着变速杆的底端移动以接合静止构件,以及向着变速杆的远端移动以便从静止构件脱开,该接合件具有在变速杆的远端侧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一个安装在变速杆远端的手把,该手把包括一个设有一装配孔的手把本体,变速杆的远端与接合件的第一接合部分一起插入所述装配孔中,一个在手把本体上枢转的按钮,它被操作以便移动接合件,以及一个连接于所述按钮的连杆,它具有与接合件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分,在操作按钮时,连杆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第二接合部分在装配孔外,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第二接合部分横过装配孔,其中当连杆在第一位置上时,变速杆的远端插入装配孔,在变速杆的远端在装配孔中处于预定位置时,按钮被操作,以便将连杆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并使第二接合部分与第一接合部分接合。附图说明现在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的立体图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变速杆装置的车辆司机座位。图2A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变速杆、AT饰板(AT finisher)和变速手把。图2B是在图2A中箭头IIB的方向上的视图。图3是变速杆装置的总体的立体图。图4是在图3中箭头IV的方向上的放大视图,表示变速手把的固定销安装部分。图5是沿图4中V-V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的立体图表示变速杆和固定销。图7是在变速手把安装在变速杆上时固定销安装部分的横剖图。图8是变速杆和变速手把装配前的纵剖图。图9是表示图8中装置的操作的视图。图10是表示图8中装置的另一操作的视图。图11是表示图8中装置的另一操作的视图。图1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变速杆装置的变速杆和变速手把在装配前的纵剖图。图13是表示图12中装置的操作的视图。图14是表示图12中装置的另一操作的视图。图15是变速手把的纵剖图,变速手把处于具有直接合部分的按钮连杆与具有平的上端的接合孔接合的状态。图16是表示图15中装置的操作的视图。图17是现有相关技术的变速杆和变速手把的纵剖图。图18是图17中装置在装配前的纵剖图。图19是表示图17中装置的装配操作的纵剖图。图20是表示图17中装置的另一装配操作的纵剖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对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零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车辆20的司机座位21附近设有方向盘22、设在仪表底板23上的表板24、AT饰板25等。AT饰板25设有一变速杆28,它可沿盖板26的导孔27在车辆20的前后方向上转动。变速手把29安装在变速杆28的上部。为了将变速杆28安装在车辆中,如图2A所示,首先将变速杆28装在车辆20上,然后顺序安装AT饰板25和变速手把29。在变速手把29的前表面上,如图2B所示,设有一变速按钮30,为改变变速杆28的位置需操作变速按钮。另外,变速手把29设有超速行驶开关(O/Dsw)31。如图3所示,变速杆28的底部32装在作为车身一部分的一个支承件上,以便在车辆20的前后方向上转动。在变速杆28的底部32下面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变速杆28的掣子34。通过与止板35的接合和脱开,掣子34完成变速杆28位置的固定和松释,止板35用作设置在支承件33上的定位装置。变速器36被操作以便响应于变速杆28的档位变换齿轮。在变速杆28装在支承件33上以后,将变速手把29装在变速杆28的上部。变速杆28的上部和变速手把29将对照图8详述。在图8中,装有一压缩杆37,它可在管状变速杆28内沿轴向移动。压缩杆37的上端41通过穿入变速杆28的上端板42的连接杆38而连接于设置在变速杆28上部的拉块39。压缩杆37、连接杆38和拉块39结合成接合件40。上述掣子34设置在压缩杆37的下端上。围绕连接杆38的压簧43夹置在变速杆28内的压缩杆37的上端41和变速杆28的上端板42之间。接合件40被压簧43的弹性向下偏压。变速手把29的手把本体29a有一个安装孔29b,使变速杆28的上端可插入并装配在安装孔上。变速按钮30的壳体44被埋置在变速手把29内。在壳体44的下端,变速按钮30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为下端)由轴45可枢转地支承。变速按钮30可绕轴45在前后方向上转动。在壳体44的上部,一个L形连杆46的上端由轴47可枢转地支承。连杆46也可绕轴47在前后方向上转动。连杆46是平板部分48和弓形接合部分49的结合,具有朝向轴45突出的凸形弯曲形状(向着图中左侧倾斜向下突出)。在上述连杆46的弓形接合部分49的末端上形成一倒棱49a。可以用一个圆形部分或半球形末端来替代倒棱49a。在连杆46的弯曲部分上,一个平行于轴45和47延伸的销50固定在平板部分48上。销50与一个在变速按钮30上形成、几乎在垂向上延伸的长孔51接合。变速按钮30和连杆46构成连杆机构52。当将变速按钮30推向位于变速手把29中心的拉块39的运行路径,从在图中顺时针转动时,连杆46借助销50与长孔51的接合与变速按钮30在相同的方向(在图中逆时针方向)上转动。另外,变速按钮30被设在轴45或轴47上的未画出的扭簧的弹性偏压,以便从变速手把29向外转动。在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杆装置,它包括:    一个固定在车身上的静止构件;    一个底端可转动地装在静止构件上的变速杆;    一个穿过变速杆设置的接合件,该接合件可相对于变速杆向着变速杆的底端移动以接合静止构件,以及向着变速杆的远端移动以便从静止构件脱开,该接合件具有在变速杆的远端侧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    一个安装在变速杆远端的手把,该手把包括:    一个设有一装配孔的手把本体,变速杆的远端与接合件的第一接合部分一起插入所述装配孔中,    一个在手把本体上枢转的按钮,它被操作以便移动接合件,以及    一个连接于所述按钮的连杆,它具有与接合件的第一接合部分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分,在操作按钮时,连杆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第二接合部分在装配孔外,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第二接合部分横过装配孔,    其中当连杆在第一位置上时,变速杆的远端插入装配孔,在变速杆的远端在装配孔中处于预定位置时,按钮被操作,以便将连杆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并使第二接合部分与第一接合部分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义信井上恭一稻叶英乘松尚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