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印显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64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印显影方法,它包括在带有控制部件的显影辊的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调色剂,将所述的薄层与静电潜影图像接触使光导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和无机细颗粒,和/或包括如上异型度分布的调色剂。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形成的图像清晰、质量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非磁性单组份调色剂为显影剂的(method for impression development),该方法用于如静电复印机,激光印制机,平版纸传真机等成像装置上。是一种将显影辊接触光导体表面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的表面上形成一薄层非磁性单组份调色剂,然后将这层调色剂静电吸附到光导体表面的静电潜影上,从而使静电影像显影成为一种调色剂影像。在上述的中,通过使用由如橡胶等弹性组件制成的控制件来控制保持在显影辊表面上的调色剂的量,从而调节显影辊表面上形成的那一薄层的厚度。然而,由于经过其自身的弹性组件靠压力接触显影辊,大小组件的物理特性例如,弹性、硬度等等会直接影响弹性组件对显影辊的压力接触力,它是决定该薄层厚度,薄层厚度的均匀性等的重要因素。因此,产生如下问题。(a)当引起上述的物理特性变化时,在同一弹性组件内,由于弹性组件的材料的非均匀性以及印制时间的差错,会发生接触压力分散,在显影辊的宽向处薄层调色剂的厚度变得不均匀。(b)由于弹性组件的物理特性随诸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接触压力也在变化,环境条件会影响调色剂层的厚度。(c)由于长期使用,弹性组件的损耗也会影响弹性组件的物理特性,因此接触压力也会变化,从而导致调色剂层的厚度随时间而变化。结果是,可能对已形成的影像性质产生影响。另外,由于弹性组件会分散接触压力,弹性组件的产量可能会降低,如上(a)所述。最近有人建议使用一种表面平滑的(如,平板玻璃等)平板样韧性组件作为控制部件,该韧性组件的平滑表面与显影辊的表面压力性接触(参见日本特许公开7-36277)。用其他部件如弹簧等将韧性组件与显影辊压力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压并不直接与韧性组件的物理特性相关。此外,韧性组件的耐用性高于弹性组件的耐用性,韧性组件能够长期使用,因此,不会产生所述弹性组件的上述问题。然而,当在中使用上述的平板样韧性组件作为控制部件时,会出现如下现象。(d)对每一个调色剂的受力高于使用弹性组件的受力,调色剂可以熔于韧性组件内。(e)根据调色剂的形状,他会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地通过韧性组件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隙。通过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可见,上述(d),(e)所示的现象对形成的影像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即,当如上述(d)中所述,调色剂熔于韧性组件内时,显影辊上形成的薄层调色剂在发生熔解处会变得更薄。结果是,薄层调色剂的厚度会变得不均匀,出现显影密度不均现象。当熔解愈来愈严重时,将不可能在熔解处形成调色剂薄层,因此,可能在形成的图像上会出现白色的条痕(这种条痕出现在显影辊或者光导体转动的方向,以及走纸的方向)。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采用增加构成调色剂的定影树脂的分子量,来改进调色剂的热或机械耐用性,或者为了防止调色剂熔入韧性组件,经增加要加入到调色剂内的流化剂(如,其平均粒径按体积计为约0.01μm)的数量,来改善调色剂的流动性。然而,在前一种情况,调色剂对纸张的固有性质会变得不足。发现当使用有机光导体时,由于调色剂损耗光敏层的表面而出现所谓"鼓损耗"(wearof drum)。当损耗量加大时,会出现所谓的"影像灰雾"(image fog),即形成的图像的空白部粘有调色剂。在后一种情况时,问题是出现所谓的"膜样现象"(filming),即过量的流化剂粘附到用来对光导体表面进行充放电的电荷上,以及粘附在有机光导体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当使用如上述情况(e)所述的,采用悬浮聚合法或分散聚合法制成的调色剂,这种调色剂流动性很好,因为它接近圆形或相近的形状,因此,该调色剂很容易通过作为控制部件的韧性组件和显影辊的空隙。所以,显影辊上形成的薄层调色剂会比其需要的要厚,总的来说,或者它部分变得较厚,全部厚层不均匀。结果,影像密度太高,出现质量不均。另外,形成图像的空白部粘有调色剂的所谓的"影像灰雾"容易出现。调色剂不易充电,在与平板玻璃结合时发生分散,平板玻璃是优选的韧性组件,它可以成为引起形成显影灰雾的原因之一。相反,当使用如针状,盘状等等其形状与圆形相当不同的调色剂时,调色剂就会很难通过韧性组件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隙,所以,显影辊上形成的全部薄层会变薄,影像密度变低。同样,在显影辊上不可能形成一层均匀厚度的薄层,出现影像密度不均。当薄层厚度变薄时,施于每个调色剂的应力变大,可能会出现诸如调色剂熔融问题,与上述的情况(d)相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一平板样韧性组件作为控制部件,它能够形成质量优良的图像。本专利技术压印显影的第一方法的特征在于,一种,它包括在带有控制部件的显影辊的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调色剂,该控制部件用于调节保持在所述显影辊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数量,经过将所述的薄层与静电潜影图像接触使光导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所述的控制部件包括一个平板样韧性组件,其表面与显影辊表面压力接触;所述的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按体积计其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无机细颗粒,将其加入到所述的调色剂内的量为X(重量份),它需满足于如下公式(i)0.1≤X<1.5(i)按照调色剂颗粒的100重量份计算。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有可能会防止调色剂熔入作为控制部件的韧性组件,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和无图像不良之图像。为什么要将压印显影第一方法中的无机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以及加入量要限制在上述范围的原因如下。即,当无机细颗粒的按体积计平均粒径小于0.1μm,或者当加入的无机细颗粒的数量按100重量份调色剂计,其数量小于0.1重量份时,出现的问题是无机细颗粒的抛光作用不足,不能防止调色剂熔入韧性组件内。另一方面,当按体积计无机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1.0μm,或者当加入的无机细颗粒的数量按100重量份调色剂计,其数量不小于1.5重量份时,出现的问题是可见所谓的"鼓损耗",在鼓的损耗过量的情况下,其中会发生特别与有机光导体结合使用时,经无机细颗粒对光敏层表面的损耗,形成图像有灰雾。进而,当按体积计无机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1.0μm,显影辊表面上形成的薄层调色剂出现问题,因此图像也出现问题。本专利技术之压印显影第二方法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包括在带有控制部件的显影辊的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调色剂,该控制部件用于调节保持在所述显影辊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数量,经过将所述的薄层与静电潜影图像接触使光导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所述的控制部件包括一个平板样韧性组件,其表面与显影辊表面压力接触;所述的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其中其异型度的平均值用以下公式(ii)从每个调色剂的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中算出。异型度=(最小直径)/(最大直径)(ii)异型度平均值介于0.5-0.8,而且不大于0.2的异型度的调色剂颗粒数量的比例小于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方法,可以控制显影辊上的薄层的厚度,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和图像清楚的图像。为什么要将压印显影的第二方法中的调色剂的异型度的平均值以及异型度不大于0.2异型度的调色剂的比例要限制在上述范围的原因如下。当调色剂异型度的平均值小于0.5时,或者当不大于0.2异型度的调色剂比例超过20%时,调色剂具有与圆相当不同的形状,其调色剂的数量比例变大,使它不易通过韧性组件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隙。因此,会出现上述的影像密度降低等图像不清,不均匀,有条痕等等。另一方面,调色剂的异型度平均值超过0.8,调色剂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印显影方法,它包括在带有控制部件的显影辊的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调色剂,该控制部件用于调节保持在显影辊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数量,经过将所述的薄层与静电潜影图像接触使光导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所述的控制部件包括一个平板样韧性组件,其表面与显 影辊表面压力接触;所述的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和按体积计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无机细颗粒,将其加入到所述的调色剂内,加入量为X(重量份),按照调色剂颗粒的100重量份计算,需满足于如下公式(i):0.1≤X<1.5 (i)。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孝本田阳康饭田智英秋山俊明仓增浩二登田朝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