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32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该背光模块框架是包括一架体及一个以上结合于该架体的定位柱,各定位柱是呈中空圆锥状,且在轴向设有至少一剖沟,以使定位柱具有弹性;当该背光模块框架与印刷电路板组装时,该定位柱可由小径端导引印刷电路板的结合孔对应套入,使定位柱具有导引及中心定位作用,有效简化组装对位步骤,并可消除定位柱与印刷电路板间的间隙,提高背光模块框架与印刷电路板间的紧密结合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增进背光模块组装便利性及结合定位稳固性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6以及图7所示,目前现有的背光模块框架60是在底部两相对端角分别设一实心的圆柱状定位柱61,作为背光模块框架60与印刷电路板20间结合定位之用。一般来说,该圆柱状定位柱61的圆径与印刷电路板20结合孔21的孔径仅仅相差几毫米,以期使背光模块框架60与印刷电路板20两者呈紧配合固接;亦因为圆柱状定位柱61的圆径与印刷电路板20结合孔21的孔径大小相当,需要在组装过程中边确认圆柱状定位柱61与印刷电路板20结合孔21两组件的对位接触情形,以正确安装圆柱状定位柱61在印刷电路板20的结合孔21内,费时费力;又,因模具在射出成型时受模具重量、射出压力等因素影响,成形品难免会产生位置偏移的现象,若圆柱状定位柱61的圆径大小与印刷电路板20结合孔21的孔径大小,或相对位置稍有差异,则易造成背光模块框架60与印刷电路板20间无法确实结合固定而有晃动现象产生。再者,前述背光模块框架60所使用的圆柱状定位柱61是为实心圆柱体,而为增加背光模块框架60与印刷电路板20间的结合强度,若将圆柱状定位柱61的长度设计较长,则容易因力矩变大,而造成径向抗力强度较差,而在印刷电路板20结合孔21组配时,其受力处易在对位组装过程中发生断裂,由此引起背光模块框架60与印刷电路板20分离,反之,定位柱61的长度设置过小,则造成背光模块框架60与印刷电路板20间的结合强度不佳。由于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使得在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相关液晶模块的尺寸及间距也相对地缩小,故,液晶显示器各模块组装的过程中如何达成精确对位尤为重要。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对位安装简便容易,且结合稳固,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框架,其包括一架体,是具有一底部及一围设于周缘的侧边;以及一个以上的定位柱,是呈中空圆锥状,以使该定位柱分别形成有一大径端及一小径端,且该定位柱的大径端连结于该架体底部的侧边,该定位柱在轴向设有一个以上的剖沟。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定位柱在小径端环设有一朝外的勾部。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架体底部异于设有该定位柱的侧边,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勾,该卡勾末端设有一呈突状的卡掣部。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架体底部异于设有该定位柱的侧边,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勾,该卡勾末端设有一呈突状的卡掣部。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架体为矩形体,且该侧边形成有二短边及二长边,该架体的两相对短边上分别设有该定位柱;该架体底部设有三个该卡勾,其中一卡勾设于该架体其中一长边,二卡勾设于该架体另一长边的两端角位置。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定位柱呈轴向等间隔设有三个该剖沟。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框架结合构造,其包括一背光模块框架,其设有一架体及一个以上结合于该架体的定位柱,各定位柱是呈中空圆锥状,以供该定位柱分别形成有一大径端及一小径端,且该定位柱的大径端连结于该架体底部的侧边,该定位柱在轴向设有一个以上的剖沟;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其设有一个以上的结合孔,该结合孔对应于该架体的定位柱,且该结合孔内径小于定位柱大径端的内径,并大于定位柱的小径端,以供该定位柱与该结合孔呈紧配合固定。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定位柱在小径端环设有一朝外的勾部。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架体底部异于设有定位柱的侧边,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勾,该卡勾末端设有一呈突状的卡掣部,该印刷电路板分别对应该卡勾设有一结合孔,以供该卡勾勾合于该结合孔,且该卡掣部卡合于该结合孔。前述的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架体底部异于设有定位柱的侧边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勾,该卡勾末端设有一呈突状的卡掣部,该印刷电路板分别对应该卡勾设有一结合孔,以供该卡勾勾合于该结合孔,且该卡掣部卡合于该结合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框架,其包括一架体,其具有一底部以及一围设于周缘的侧边,且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柱,该定位柱设呈中空圆锥状,并在轴向设有一个以上的剖沟,且各定位柱是以大径端连结于架体底部的侧边。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另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框架结合构造,进一步包括有一印刷电路板,其设有一个以上对应于架体所设各定位柱的结合孔,借由各结合孔与各定位柱相互嵌合,而将印刷电路板与背光模块框架相互结合。本技术借由上述设计,利用定位柱是形成圆径渐缩的锥体型态,具有导引及中心定位作用,在组配安装时可有效引导外部组件的结合孔对应套入,并可与不同尺寸的结合孔组配,借以降低制造定位柱的开模成本,并且能够简化对位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再者,本技术的定位柱是呈中空圆锥状,因此能够提供抵压内缩的弹性,可消除与外部组件的结合孔间的间隙而确保两者确实密合,防止晃动产生。经由上述可知,本技术一种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该背光模块框架是包括一架体及一个以上结合于该架体的定位柱,各定位柱是呈中空圆锥状,且在轴向设有至少一剖沟,以使定位柱具有弹性;当该背光模块框架与印刷电路板组装时,该定位柱可由小径端导引印刷电路板的结合孔对应套入,使定位柱具有导引及中心定位作用,有效简化组装对位步骤,并可消除定位柱与印刷电路板间的间隙,提高背光模块框架与印刷电路板间的紧密结合性。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结合构造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的定位柱外径设呈渐缩状,而具有导引及中心定位作用,并可配合外部组件不同结合孔的尺寸,借此,不需要针对各种规格的结合孔特别开模重塑,故可确保产品规格的一致,降低制作的成本,且组装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框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架体,是具有一底部及一围设于周缘的侧边;以及一个以上的定位柱,是呈中空圆锥状,以使该定位柱分别形成有一大径端及一小径端,且该定位柱的大径端连结于该架体底部的侧边,该定位柱在轴向设有一个以 上的剖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晃赖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