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框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039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12)的框架构造(10)具有:具有构成框架的多个壁部的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14);及设在框架部件(14)的闭截面构造内部的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增强部件(30),增强部件(30)具有扇型形状的纵壁部和竖直设置有纵壁部的底壁部,底壁部以纵壁部的弧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在框架部件(14)的长边方向并列的姿势,接合在框架部件(14)由载荷的输入弯曲变形的框架部件(14)的压缩变形侧的壁部(26)的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框架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框架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的车辆框架部件构造:在闭截面构造的车辆框架部件的弯曲部配设闭截面构造的内部框架部件,抑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在弯曲部产生的弯曲变形(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268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抑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在车辆的框架部件上产生的弯曲变形的构造方面,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能够抑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在框架部件上产生的弯曲变形。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具有: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框架的多个壁部;及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增强部件,其设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闭截面构造内部,所述增强部件具有扇型形状的纵壁部和竖直设置有该纵壁部的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以所述纵壁部的弧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边方向并列的姿势,接合在所述框架部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弯曲变形的所述框架部件的压缩变形侧的壁部的内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形态,具有扇型形状的纵壁部和竖直设置有该纵壁部的底壁部的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增强部件,以纵壁部的弧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在框架部件的长边方向并列的姿势,接合在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弯曲变形的框架部件的压缩变形侧的壁部的内表面。因此,在由于载荷的输入而施加有使框架部件弯曲变形的力时,在增强部件的纵壁部施加周向的拉伸力,并且产生与其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即,利用该反作用力来抑制在框架部件产生的弯曲变形。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扇型形状”也包含非精确扇型的近似扇型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是,在第1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中,所述纵壁部的纤维的取向沿着该纵壁部的周向。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形态,纵壁部的纤维的取向沿着纵壁部的周向。所以,与纵壁部的纤维的取向不沿着纵壁部的周向的情况相比,提高了与在周向施加于纵壁部的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3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是,在第1或者第2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中,所述纵壁部在所述底壁部上互相对置地竖直设置有一对。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3形态,纵壁部在底壁部上互相对置地竖直设置有一对。所以,与不在底壁部互相对置地竖直设置一对纵壁部的情况相比,提高了与在周向施加于纵壁部的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4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是,在第3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中,所述增强部件在所述纵壁部间的所述底壁部上具有与该纵壁部平行并列地突出设置的1片或者多片肋。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4形态,增强部件在纵壁部间的底壁部上具有与纵壁部平行并列地突出设置的1片或者多片肋。所以,与增强部件不具有该肋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增强部件的强度(刚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5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是,在第4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中,所述肋被形成为扇型形状,该肋的纤维的取向沿着该肋的周向。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5形态,肋被形成为扇型形状,肋的纤维的取向沿着肋的周向。所以,与肋的纤维的取向不沿着肋的周向的情况相比,提高了与在周向施加于肋的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6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是,在第4或者第5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中,所述肋与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弯曲变形的所述框架部件的拉伸变形侧的壁部的内表面接近或者抵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6形态,肋与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弯曲变形的框架部件的拉伸变形侧的壁部的内表面相邻或者抵接。因此,在框架部件弯曲变形时,由于至少肋与框架部件的拉伸变形侧抵接或者压接,所以进一步抑制框架部件产生的弯曲变形。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7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是,在第3~第6的任一形态的车辆的框架构造中,所述增强部件具有将所述一对纵壁部的互相对置的面连结的1片或者多片隔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7形态,增强部件具有将一对纵壁部的互相对置的面连结的1片或者多片隔壁部。因此,与增强部件不具有该隔壁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增强部件的强度(刚性)。专利技术的效果以上,如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形态,能够抑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在框架部件上产生的弯曲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2形态,能够提高与在周向施加于纵壁部的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3形态,能够提高与在周向施加于纵壁部的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4形态,能够提高增强部件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5形态,能够提高与在周向施加于肋的拉伸力相对的反作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6形态,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在框架部件产生的弯曲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7形态,能够提高增强部件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框架构造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增强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增强部件的纤维的取向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X-X线向视剖视图。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增强部件的隔壁部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6是与图3同样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增强部件的肋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7是包括第2实施方式的增强部件的中柱的纵向剖视图。图8是图7的Y-Y线向视剖视图。图9是与图8同样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增强部件的肋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为便于说明,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UP为车身上方、箭头FR为车身前方、箭头OUT为车宽方向外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在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示出的是车身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身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身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左右。进一步,在图1中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框架构造10的车辆12的左侧,但车辆12的右侧也左右对称是同样的。如图1所示,在车辆12的前部的两侧部配设有左右一对前侧梁14,该左右一对前侧梁14作为以车身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在各前侧梁14的中途部分别形成有倾斜部(kickpart)14A,各前侧梁14的与各倾斜部14A相比的车身前方侧的部分在比车身后方侧的部分高预定高度的位置(高位)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在车辆12的后部的两侧部配设有左右一对后地板侧梁16,该一对后地板侧梁16作为将车身前后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在各后地板侧梁16的中途部分别形成有倾斜部(kickpart)16A,各后地板侧梁16的与各倾斜部16A相比的车身后方侧部分在比车身前方侧的部分高预定高度的位置(高位)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前侧梁14和后地板侧梁16经由底梁15连续一体形成,该底梁15作为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另外,由于后地板侧梁16侧的车辆12的框架构造10与前侧梁14侧的车辆12的框架构造10同样,因此在下文中,将前侧梁14侧的车辆12的框架构造10作为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车辆12上设有近似平板状的前围板18,前围板18沿着前侧梁14的倾斜部14A的上表面延伸,并且从该倾斜部14A的前端部向车身上方向延伸,划分发动机舱室17与车厢20。如图4所示,前侧梁14的倾斜部14A被形成为截面帽型形状,其凸缘部14B通过焊接等接合在前围板18的下表面,从而构成闭截面构造。另外,如图1所示,倾斜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的框架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具有: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框架的多个壁部;及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增强部件,其设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闭截面构造内部,所述增强部件具有扇型形状的纵壁部和竖直设置有该纵壁部的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以所述纵壁部的弧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边方向并列的姿势,接合在所述框架部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弯曲变形的所述框架部件的压缩变形侧的壁部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6.17 JP 2013-1267201.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具有:闭截面构造的框架部件,其具有构成所述框架的多个壁部;及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增强部件,其设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闭截面构造内部,所述增强部件具有扇型形状的纵壁部和竖直设置有该纵壁部的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以所述纵壁部的弧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边方向并列的姿势,接合在所述框架部件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弯曲变形的所述框架部件的压缩变形侧的壁部的内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所述纵壁部的纤维的取向沿着该纵壁部的周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所述纵壁部在所述底壁部上互相对置地竖直设置有一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所述纵壁部在所述底壁部上互相对置地竖直设置有一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所述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川博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