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CKD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配管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887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配管连接构造,该配管连接构造(1)具有电磁阀(4)和流路块体(15),该流路块体在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并具有形成在流路块体的相对侧面的输入口(15a)和输出口(15b),利用输入用管接头(18)将聚氯乙烯管(19)连接于输入口,利用输出用管接头(21)将聚氯乙烯管(20)连接于输出口,在配管连接构造中,输入用管接头和输出用管接头中的至少一者为活接头,活接头包括: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端头(22、24),该活接头端头与形成有输入口的第一表面(15c)或形成有输出口的第二表面(15d)抵接;和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螺母(23、25),该活接头螺母使输入口或输出口与活接头端头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管连接构造,该配管连接构造具备电磁阀和流路块体,该流路块体在上表面安装有该电磁阀,并具有在流路块体的相对的侧面上形成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利用输入用管接头将输入用管连接于该输入口,利用输出用管接头将输出用管连接于该输出口。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为了进行设施园艺用的浇灌、洒水以及公园、都市绿地的洒水等而采用洒水装置。尤其是农业中使用的洒水装置为了使含有铜离子等的肥料、农药等流体流动,而在供流体流动的管中使用树脂制的流路块体。在该洒水装置中,安装有用于控制流体的流体控制设备。作为流体控制设备,主要采用电磁阀。在已有的农业用洒水装置中,采用图6、图7所示的配管连接构造100。图6是已有的配管连接构造100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配管连接构造100的分解图。如图6所示,在配管连接构造100中具有执行部101和配管部102。执行部101具有电磁阀103和流量调整机构104,在执行部101的下表面配置有流路块体105。在流路块体105的相对侧面上形成有输入口106和输出口107。在输入口106连接有粘接了聚氯乙烯管108的阀承插座109,并附设有用于加强连接的铝制的环箍112。同样,在输出口107连接有粘接了聚氯乙烯管110的阀承插座111,并附设有铝制的环箍113。如图7所示,在配管部102中,当连接输入口106与阀承插座109时,输入口106与阀承插座109通过形成于阀承插座109的端部外周面上的渐缩外螺纹部109a与形成于输入口106的端部内周面上的渐缩内螺纹部106a的螺纹结合而连接。同样,输出口107与阀承插座111通过形成于阀承插座111的端部外周面上的渐缩外螺纹部111a与形成于输出口107的端部内周面上的渐缩内螺纹部107a的螺纹结合而连接。在螺纹结合时,利用密封带进行密封。然后,将聚氯乙烯管108、110分别连接于阀承插座109、111。另外,专利文献1的配管连接构造公开了具有活接头端头和活接头螺母的活接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8070号公报然而,在已有的配管连接构造100中存在下述的问题。在配管连接构造100中,由于流路块体105由树脂形成,所以当将渐缩外螺纹部109a强力地拧入渐缩内螺纹部106a时,存在流路块体105破损的担心。即使为了避免流路块体105破损而在输入口106和输出口107的附近分别附设用于加强的环箍112、113,依然存在输入口106或输出口107破损的担心。在配管连接构造100中,难以将聚氯乙烯管108、110事先粘接于阀承插座109、111并在该状态下连接于流路块体105。其理由是,因为阀承插座109、111必须分别相对于输入口106和输出口107螺纹结合,难以使阀承插座109、111随聚氯乙烯管108、110一起旋转。因此,需要将阀承插座109、111和聚氯乙烯管108、110分别从工厂拿到现场,并在现场将流路块体105与阀承插座109、111螺纹结合,而后将聚氯乙烯管108、110粘接于阀承插座109、111。但是,在将流路块体105与阀承插座109、111螺纹结合之后再粘接聚氯乙烯管108、110的情况下,聚氯乙烯管108、110长而难以处理,因此如图6所示,存在聚氯乙烯管108、110插入到阀承插座109、111的深处的问题。其结果是,管的长度有偏差,需要在现场进行管的长度配合,因此作业性差。在配管连接构造100中,在连接不同直径的聚氯乙烯管时,不仅阀承插座的直径不能变,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直径也不能变,因此需要不同直径的阀承插座和与之对应的流路块体。其结果是,为了连接不同直径的聚氯乙烯管,就需要新准备阀承插座和流路块体,因此,存在负担多余的库存而成本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脂制的流路块体不会破损、能够作业性良好地进行管连接、且能够降低成本的配管连接构造。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的配管连接构造具有如下构成。(1)一种配管连接构造,其具备电磁阀和流路块体,所述流路块体在上表面安装有该电磁阀并具有在流路块体的相对的侧面上形成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利用输入用管接头将输入用管连接于该输入口,利用输出用管接头将输出用管连接于该输出口,所述输入用管接头和所述输出用管接头中的至少一者为活接头,所述相对的侧面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输入口,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输出口,所述活接头包括: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端头,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者抵接;和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螺母,其使所述输入口或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活接头端头连接。在(1)所述的配管连接构造中,在所述活接头端头的内周配置有所述输入用管和所述输出用管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活接头端头的与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抵接侧的端部内周,形成有沿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以能够与所述输入用管和所述输出用管中的至少一者抵接,所述输入用管和所述输出用管的至少一者以与所述凸部抵接的状态粘接于所述活接头端头。(3)在(2)所述的配管连接构造中,所述活接头端头是根据要连接的所述输入用管和所述输出用管中的至少一者的直径从具有不同直径的多个活接头端头中选择出的。(4)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连接构造中,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活接头端头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5)在(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连接构造中,所述流路块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的配管连接构造发挥如下作用、效果。通过上述构成(1),由于能够在活接头端头与流路块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活接头螺母连接活接头端头与流路块体,所以不需要将输入用或输出用管接头拧入流路块体,没有流路块体破损的担心。此外,由于能够在从工厂出厂时使输入用或输出用管预先粘接于活接头端头,并连接于流路块体,所以管的长度没有偏差,不需要现场的长度配合作业,提高了作业性。通过上述构成(2),由于能够在活接头端头与流路块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活接头螺母将活接头端头相对于流路块体连接,因此,不需要将输入用或输出用管接头拧入流路块体,没有流路块体破损的担心。此外,由于输入用管和输出用管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保持与凸部抵接而粘接于活接头端头的状态下连接于流路块体,所以管的长度没有偏差,提高了作业性。通过上述构成(3),由于在保持活接头端头的外径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活接头端头的内径就能够连接不同直径的输入用管和输出用管中的至少一者,所以仅备有与不同直径的输入用管和输出用管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的活接头端头即可。因此,不必多余地负担流路块体、活接头端头等库存,能够降低成本。通过上述构成(4),不需要进行密封带的安装作业,提高了作业性。此外,提高了通过弹性部件实现的密封性。通过上述构成(5),由于突出部支撑配管连接构造,所以容易布管,提高了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是配管连接构造的闭阀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A部的闭阀状态的放大图。图3是配管连接构造的分解图。图4是配管连接构造的组装图。图5是配置与图1的聚氯乙烯管不同直径的聚氯乙烯管的配管连接构造的剖视图。图6是已有的配管连接构造的剖视图。图7是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配管连接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管连接构造,该配管连接构造具备电磁阀和流路块体,所述流路块体在上表面安装有所述电磁阀并具有形成在所述流路块体的相对的侧面上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利用输入用管接头将输入用管连接于所述输入口,利用输出用管接头将输出用管连接于所述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用管接头和所述输出用管接头中的至少一者为活接头,所述相对的侧面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输入口,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输出口,所述活接头包括: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端头,该活接头端头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者抵接;和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螺母,该活接头螺母使所述输入口或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活接头端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31 JP 2015-1699301.一种配管连接构造,该配管连接构造具备电磁阀和流路块体,所述流路块体在上表面安装有所述电磁阀并具有形成在所述流路块体的相对的侧面上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利用输入用管接头将输入用管连接于所述输入口,利用输出用管接头将输出用管连接于所述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用管接头和所述输出用管接头中的至少一者为活接头,所述相对的侧面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输入口,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输出口,所述活接头包括: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端头,该活接头端头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者抵接;和中空圆筒形状的活接头螺母,该活接头螺母使所述输入口或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活接头端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接头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聪志
申请(专利权)人:CK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