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构造以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连接构造以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为了抑制在设置处的占有面积,在确保在内部接受印刷用纸的体积的同时,进行小型化。印刷装置具有的功能,由被称为主板的电路基板控制,但随着如此的要求,对主板也要求小型化。对应于如此的要求,不在主板部安装全部的功能而仅仅安装主要功能,如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存储器等的读卡器那样的,印刷装置具备的功能被安装于子基板(子板)。如此的子板,在印刷装置的内部高效地配置。并且,在主板和子板之间,经由线束、带状电缆、柔性扁平电缆线(FFC)这样的布线部件电连接。一般的,电力或者电信号,通过一对导电线形成传送线路被传送,在电子设备中,此一对导电线的一方被设定为与壳体的地(GND)相同的电位。此时,因为在一对传送线路的导电线之间电流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由于由各自的导电线形成的磁场互相抵消,不形成向传送线路外界的磁场。因此,不对外界给予辐射噪声的影响。(此传送形式也被称为常模。)另一方面,对于一对导电线以同一方向(同相位)流动的电流存在,被解释为此电流由于空间的寄生电容等成为噪声源。(此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多个导电线的布线部件电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将所述布线部件的第一导电线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电极,并且,将所述第一导电线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电极,使所述布线部件的第二导电线的一方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电路电绝缘,并且,将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2 JP 138239/2011;2011.08.25 JP 183379/201.一种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多个布线的布线部件电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沿着所述布线部件配置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各自的一方的端部,在第二设备侧经由电阻相互连接,与所述电阻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一方的端部,在第二设备侧与所述布线部件的布线的一方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在所述第一设备侧相互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电路电绝缘,在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两侧的一方,配置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两侧的另一方,配置所述布线部件的布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部件的布线,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接地电极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接地电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作为相邻的对,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布线部件的长边方向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最外侧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配合辐射噪声的频带设定电阻值。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配合辐射噪声的频带设定电阻值。6.一种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多个布线的布线部件电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沿着所述布线部件配置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各自的一方的端部,在第二设备侧经由电阻相互连接,与所述电阻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一方的端部,在第二设备侧与所述布线部件的布线的一方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在所述第一设备侧相互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电路电绝缘,所述布线部件的布线,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接地电极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接地电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作为相邻的对,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布线部件的长边方向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最外侧部。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配合辐射噪声的频带设定电阻值。9.一种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多个布线的布线部件电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沿着所述布线部件配置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各自的一方的端部,在所述第二设备侧经由第一电阻相互连接,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的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一方的端部,在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