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线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9926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3 11:08
一种复合线路结构,其配置在基板上。基板包括配置有至少一元件的元件区及配置有复合线路结构的外围线路区。复合线路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接垫、至少一第二接垫、多条第一走线及至少一第二走线。第一走线连接至元件。各第一走线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线性部以及第一搭接端部。各第一走线通过第一搭接端部与其中一第一接垫电性连接。第二走线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二线性部以及至少一第二搭接端部。第二走线通过第二搭接端部与第二接垫电性连接。第一线性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搭接端部的宽度,且第二线性部的宽度小于第二搭接端部的宽度。

Composite circui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posite circuit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on a substrate. The substrate comprises an element region configured with at least one element and a peripheral circuit area configured with a composite circuit structure. The composite circuit structur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pads, at least a second connecting pad, a plurality of first tracks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wire. The first wire is connected to the element. Each of the first walks has a first linear portion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a first lapped end portion. Each of the first paths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one of the first pads by a first overlap end. The second wire has second linear portion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overlap end. The second wir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ad through the second overlapped end part. The width of the first linear por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first lapped end, and the width of the second linear portion is less than the width of the second end of the overlap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线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复合线路结构,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有助于提升抗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能力的复合线路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静电放电的现象随处可见。一般而言,电子产品在制作、包装、测试、搬运乃至最终装配和使用时,随时均有遭受静电放电的破坏而造成无法正常运行的可能。因此,电子产品必须具备静电放电防护设计,才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现行技术多数是将静电放电保护电路设置在电子元件的周围,来避免静电放电现象所造成的破坏,其中常见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为一种接地的线路结构。以现行集成电路、显示面板或触控面板而言,外围线路区会通过设置金属走线及与金属走线搭接的金属氧化物接垫来电性连接电子元件与驱动芯片或柔性电路板等。金属走线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外围线路的导电性而金属氧化物接垫的搭接有助于避免金属走线氧化。不过,由于走线与接垫的阻值不同,一但瞬间电流过度地累积在两者的搭接处,外围线路结构即会遭受静电放电破坏。特别是,在作为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的接地接垫与对应的走线的搭接处更容易遭受静电放电的破坏。因此,走线与接垫(例如是接地接垫)的搭接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线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线路结构,配置在一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一元件区以及位于该元件区外围的一外围线路区,其中该复合线路结构配置在该外围线路区中,而该元件区中配置有至少一元件,该复合线路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接垫;至少一第二接垫,该第二接垫连接至一接地电位;多条第一走线,连接至位于该元件区中的该元件,并且各该第一走线具有一第一搭接端部以及与该第一搭接端部连接的一第一线性部,各该第一走线通过该第一搭接端部与其中一该第一接垫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二走线,具有至少一第二搭接端部以及与该第二搭接端部连接的一第二线性部,该第二走线通过该第二搭接端部与该第二接垫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一线性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一搭接端部的宽...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12 TW 1011469521.一种复合线路结构,配置在一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一元件区以及位于该元件区外围的一外围线路区,其中该复合线路结构配置在该外围线路区中,而该元件区中配置有至少一元件,该复合线路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接垫;至少一第二接垫,该第二接垫连接至一接地电位;多条第一走线,连接至位于该元件区中的该元件,并且各该第一走线具有一第一搭接端部以及与该第一搭接端部连接的一第一线性部,各该第一走线通过该第一搭接端部与其中一该第一接垫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二走线,具有至少一第二搭接端部以及与该第二搭接端部连接的一第二线性部,该第二走线通过该第二搭接端部与该第二接垫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一线性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一搭接端部的宽度,且该第二线性部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搭接端部的宽度;其中,该第二接垫的数量为二,且该些第一接垫位于该两个第二接垫之间,该两个第二接垫连接于同一条该第二走线,该第二走线的该第二搭接端部的数量为二,各该第二搭接端部分别与其中一该第二接垫电性连接,该第二走线围设在该元件区的周围,且该第二走线与该基板的边缘的距离小于该些第一走线与该基板的边缘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冠宇黄振富刘秋梅陈明武黄敬佩黄俊诚王愉晴李忠宪陈国兴陈昱廷苏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