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变速器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9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变速器油泵,包括泵体、内转子、外转子,泵体中设有转子腔,转子腔包括进油腔与出油腔,进油腔的内侧壁与出油腔的内侧壁的半径相同,且均与轴孔同心,进油腔的外侧壁与出油腔的外侧壁的半径相同,且均与转子腔同心,内转子的两个端面均设有多个内转子油穴,内转子油穴到内转子中心的距离大于轴孔的半径、小于进油腔的内侧壁到轴孔中心的距离;外转子的两个端面均设有多个外转子油穴,外转子油穴到外转子中心的距离大于出油腔的外侧壁到转子腔中心的距离、小于转子腔的半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内、外转子的端面设置油穴,能够起到高效润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端面接触面积,降低端面间的摩擦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变速器油泵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油泵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变速器油泵。
技术介绍
国内传统重型货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均匹配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操作复杂,用户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才能熟练掌握使用技巧,近些年随着用户对重型卡车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多的重型货车开始配套AT变速器,尤其是特殊商用车及军车大规模配套重型AT变速器,可以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车辆舒适性。由于柴油机的压然工作方式使得柴油机输出转速相对汽油机输出转速要低不少,重型AT变速器动力输入端通过液力变矩器与柴油机飞轮相连,变速器油泵由液力变矩器直接驱动,该结构使变速器油泵转速较低,受变速器紧凑结构的影响,油泵也无法采用增速传动比设计。基于以上因素的限制,变速器油泵转子转速不高,不利于转子与油泵壳体之间形成完整油膜,转子与油泵壳体容易提前磨损,当磨损杂质较多时甚至造成转子卡滞,严重时转子也会因为卡滞炸裂。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目前大多重型AT变速器油泵会对转子进行锰系磷化处理,转子表面覆盖的磷化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以此来缓解低速时油膜建立不充分引起的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变速器油泵,包括泵体(1)、内转子(4)、外转子(5),所述内转子(4)和外转子(5)内啮合,所述泵体(1)中设有轴孔(16)以及容纳内转子(4)与外转子(5)的转子腔(11),所述转子腔(11)底部设有进油腔(12)与出油腔(13),所述进油腔(12)与出油腔(13)分别位于轴孔(16)两侧,所述进油腔(12)的内侧壁与出油腔(13)的内侧壁的半径相同,且均与轴孔(16)同心,所述进油腔(12)的外侧壁与出油腔(13)的外侧壁的半径相同,且均与转子腔(11)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4)的两个端面均设有多个内转子油穴(14),所述内转子油穴(14)到内转子(4)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变速器油泵,包括泵体(1)、内转子(4)、外转子(5),所述内转子(4)和外转子(5)内啮合,所述泵体(1)中设有轴孔(16)以及容纳内转子(4)与外转子(5)的转子腔(11),所述转子腔(11)底部设有进油腔(12)与出油腔(13),所述进油腔(12)与出油腔(13)分别位于轴孔(16)两侧,所述进油腔(12)的内侧壁与出油腔(13)的内侧壁的半径相同,且均与轴孔(16)同心,所述进油腔(12)的外侧壁与出油腔(13)的外侧壁的半径相同,且均与转子腔(11)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4)的两个端面均设有多个内转子油穴(14),所述内转子油穴(14)到内转子(4)中心的距离大于轴孔(16)的半径、小于进油腔(12)的内侧壁到轴孔(16)中心的距离;所述外转子(5)的两个端面均设有多个外转子油穴(15),所述外转子油穴(15)到外转子(5)中心的距离大于出油腔(13)的外侧壁到转子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业和许仲秋刘光明佘笑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