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片以及电控硅油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0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片,用于电控硅油离合器,所述阀片包括衔铁、弹片、铆钉、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片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的下横片均平贴在所述弹片上并通过铆钉固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阀片的电控硅油离合器。本技术能避免硅油的泄漏,使硅油形成恒定的剪切力,进而使得水泵叶轮转速稳定,对发动机的冷却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具体涉及一种阀片以及电控硅油离合器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压力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满足越来越严苛的燃油效率与碳排放标准,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势在必行。从汽车水泵产品来看,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是一种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自动调节水泵叶轮转速来控制水泵泵送冷却液的装置,达到精确冷却发动机的作用,能很好的降低发动机的功耗,节约能源;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已经成为汽车水泵的发展趋势,也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机会。

2、电控硅油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合器工作腔中的硅油产生的剪切力带动水泵叶轮旋转,工作腔中硅油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硅油剪切力的大小,进而影响硅油所能承载的扭矩,而阀片是控制硅油进出工作腔的关键零件,其对硅油进油孔和回油孔的密封状态直接影响硅油的量,也就是水泵叶轮的转速。阀片包括衔铁、弹片、铆钉、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具有高度差,在装配状态下,阀片的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上上下两端对电控硅油离合器的从动板进行夹持,其中进油挡片用于对从动板上的进油孔进行封堵,回油挡片用于对从动板上的回油孔进行封堵。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控硅油水泵容易出现硅油泄漏的情况,这样就会使水泵叶轮转速不稳定,影响冷却效果,进而使发动机系统温度出现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硅油泄漏的阀片,并同时提供一种采用了该种阀片的电控硅油离合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关于阀片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片,用于电控硅油离合器,所述阀片包括衔铁、弹片、铆钉、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片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的下横片均平贴在所述弹片上并通过铆钉固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

3、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4、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均由弹簧钢或不锈钢制成。

5、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油挡片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的下横片连接成一个整体。

6、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关于离合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包括主动板、从动板和阀片,从动板安装于主动板和阀片之间,从动板和阀片均为环形结构,从动板上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从动板的上端面对应进油孔的位置凸起有环形的进油端面,从动板的下端面对应回油孔的位置凸起有环形的回油端面,所述阀片包括衔铁、弹片、铆钉、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片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的下横片均平贴在所述弹片上并通过铆钉固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进油挡片的上横片向上穿过从动盘的内环孔后横插至从动盘上方并对准进油孔,回油挡片的上横片则位于从动盘下方并对准回油孔;当离合器线圈得电时,受线圈电磁力作用,所述阀片向下移动,带动进油挡片的上横片向下紧贴住从动板的进油端面,对进油孔进行压盖式封堵,此时进油挡片的上横片因弹片的形变和从动板的反作用力而变为水平状态,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从动板的回油端面则不接触;当离合器线圈失电时,受弹片的弹力作用,所述阀片向上移动,带动回油挡片的上横片向上紧贴住从动板的回油端面,对回油孔进行压盖式封堵,此时回油挡片的上横片因弹片的形变和从动板的反作用力而变为水平状态,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从动板的进油端面则不接触。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板的上端面设有一段回油凸台,该回油凸台靠近回油孔的一端形成一个三角形延伸部。这种结构能够加速硅油流速,增加回油孔处的硅油压力,加大回油孔两端的压力差,使得硅油快速回流储存腔,减少硅油回流时间,从而加快硅油离合器分离时间,增强水泵的降耗效果,更加及时的匹配发动机各种工况。

8、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9、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均由弹簧钢或不锈钢制成。

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油挡片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的下横片连接成一个整体。

11、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阀片上的进油挡片上横片和回油挡片上横片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均为水平状态,这样看起来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当进油挡片上横片与从动板的进油端面贴紧时会形成夹角,这样就不能对进油孔完全封堵;当回油挡片上横片与从动板的回油端面贴紧时也会形成夹角,这样就不能对回油孔完全封堵;究其原因,是因为弹片在工作时候会产生形变,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本身也会因受力而产生微量变形,从而使进油挡片上横片和回油挡片上横片不再处于水平状态。在找到这样的原因之后,本技术就针对性地对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即: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这样的设计,能够对弹片、进油挡片和回油挡片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变形进行对冲,确保进油挡片上横片和回油挡片上横片在工作时是处于水平状态的,从而就能避免硅油的泄漏,使硅油形成恒定的剪切力,进而使得水泵叶轮转速稳定,对发动机的冷却更精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片,用于电控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10)包括衔铁(11)、弹片(12)、铆钉(13)、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14)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15)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片(14)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15)的下横片均平贴在所述弹片(12)上并通过铆钉(13)固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片,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片,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均由弹簧钢或不锈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片,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15)的下横片连接成一个整体。

5.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包括主动板(30)、从动板(20)和阀片(10),从动板(20)安装于主动板(30)和阀片(10)之间,从动板(20)和阀片(10)均为环形结构,从动板(20)上设有进油孔(21)和回油孔(22),从动板(20)的上端面对应进油孔(21)的位置凸起有环形的进油端面,从动板(20)的下端面对应回油孔(22)的位置凸起有环形的回油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10)包括衔铁(11)、弹片(12)、铆钉(13)、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14)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15)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片(14)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15)的下横片均平贴在所述弹片(12)上并通过铆钉(13)固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向上穿过从动板(20)的内环孔后横插至从动板(20)上方并对准进油孔(21),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则位于从动板(20)下方并对准回油孔(22);当离合器线圈得电时,受线圈电磁力作用,所述阀片(10)向下移动,带动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向下紧贴住从动板(20)的进油端面,对进油孔(21)进行压盖式封堵,此时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因弹片(12)的形变和从动板(20)的反作用力而变为水平状态,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从动板(20)的回油端面则不接触;当离合器线圈失电时,受弹片(12)的弹力作用,所述阀片(10)向上移动,带动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向上紧贴住从动板(20)的回油端面,对回油孔(22)进行压盖式封堵,此时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因弹片(12)的形变和从动板(20)的反作用力而变为水平状态,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从动板(20)的进油端面则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板(20)的上端面设有一段回油凸台(23),该回油凸台(23)靠近回油孔(22)的一端形成一个三角形延伸部(24)。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控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控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均由弹簧钢或不锈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控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15)的下横片连接成一个整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片,用于电控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10)包括衔铁(11)、弹片(12)、铆钉(13)、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14)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15)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片(14)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15)的下横片均平贴在所述弹片(12)上并通过铆钉(13)固定,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片,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回油挡片(15)的上横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片,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均由弹簧钢或不锈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片,其特征在于:进油挡片(14)的下横片和回油挡片(15)的下横片连接成一个整体。

5.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包括主动板(30)、从动板(20)和阀片(10),从动板(20)安装于主动板(30)和阀片(10)之间,从动板(20)和阀片(10)均为环形结构,从动板(20)上设有进油孔(21)和回油孔(22),从动板(20)的上端面对应进油孔(21)的位置凸起有环形的进油端面,从动板(20)的下端面对应回油孔(22)的位置凸起有环形的回油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10)包括衔铁(11)、弹片(12)、铆钉(13)、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进油挡片(14)和回油挡片(15)错开一定的角度且具有高度差;进油挡片(14)弯折成“匚”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回油挡片(15)弯折成“z”形,从下至上分为下横片、竖片、上横片;进油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波许仲秋刘光明佘笑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