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包括坡面底壳,坡面底壳内部呈漏斗的斜坡状,坡面底壳中心设有收集管,收集管下部设有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内设有滑套,滑套与收集管滑动配合,第一过滤器内设有过滤腔,过滤腔中部设有滤芯,滑套插入滤芯的中心孔内,过滤腔下方设有油箱,油箱与过滤腔之间管路连通,油箱的一侧与坡面底壳之间设有溢流过滤器,坡面底壳中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溢流过滤器和油箱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坡面底壳可以对润滑油进行收集,坡面底壳上的光面易于润滑油的流淌,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器和溢流过滤器过滤后排至油箱中,润滑油的洁净程度高,过滤杂质的效果较好,过滤全面性好,维护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减速机
,特别涉及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
技术介绍
减速机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机械行业等。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单独的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在某些场合也用来增速,称为增速器。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使用它的目的就是降低转速,减速机内由齿轮或涡轮等组件啮合制成,减速机内通常采用润滑油对轮齿间进行润滑,同时润滑油可以对轮齿啮合时产生的摩擦温度进行降温。通常,在减速机的使用过程中,轮齿间的啮合传动及其他配合之间会进行一定的磨合。然而,在减速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润滑油中会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杂质,如细小的铁末颗粒及零件加工时产生的未去除干净的飞边毛刺等金属物质,混在润滑油中如果被循环泵循环的润滑油带至传动啮合的润滑表面容易造成齿轮或轴承的快速损坏,造成减速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现有的减速机的润滑油在其壳体内润滑后仅有局部的一部分会回到油箱中,减速机的壳体底部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沉积,会造成润滑油的过滤不全面,而且润滑油过滤杂质的维护工作较为麻烦,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减速机壳体内润滑油收集性差、过滤不全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坡面底壳,坡面底壳内部呈漏斗的斜坡状,坡面底壳中心设有收集管,收集管下部设有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内设有滑套,滑套与收集管滑动配合,第一过滤器内设有过滤腔,过滤腔中部设有滤芯,滑套插入滤芯的中心孔内,过滤腔下方设有油箱,油箱与过滤腔之间管路连通,油箱的一侧与坡面底壳之间设有溢流过滤器,坡面底壳中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溢流过滤器和油箱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坡面底壳内侧设有光面。进一步的,所述滑套上设有扳柄。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两侧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螺柱,螺柱与滑道间隙配合,螺柱与滑套螺纹连接,滑套通过螺柱在滑道内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上设有检修板,检修板与第一过滤器进行密封式的栓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溢流过滤器与坡面底壳和油箱之间的连接结构方式同第一过滤器的连接结构方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内设有隔板,溢流过滤器和第一过滤器在隔板的一侧上方,隔板的另一侧内设有循环油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坡面底壳可以对润滑油进行收集,坡面底壳上的光面易于润滑油的流淌,润滑油通过收集管进入滤芯内部并将通过滤芯过滤后的润滑油排至过滤腔内,当坡面底壳内的润滑油过多到溢流管的上表面时,可以通过溢流过滤器将油液过滤,第一过滤器和溢流过滤器过滤后的润滑油均可排至油箱中,油箱内可以通过隔板进行分区使润滑油再次进行沉淀,保证循环油泵抽出的润滑油的洁净度的提高,本装置收集润滑油的效果较好,过滤杂质的效果较好,过滤全面性好,同时,开启检修板并将滑套向上提起后即可将滤芯快速取出更换,维护极为方便,便于中大型减速机的日常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视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油液过滤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更换滤芯的示意图;图中:1坡面底壳,11光面,2收集管,21滑道,22螺柱,3第一过滤器,31滑套,311扳柄,32过滤腔,33滤芯,34检修板,4油箱,41隔板,42循环油泵,5溢流过滤器,6溢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选定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作为示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坡面底壳1,坡面底壳1可以采用铸造或者焊接的技术通过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坡面底壳1内部可以呈漏斗的斜坡状,坡面底壳1内侧表面可以多次抛光加工形成光滑的光面11。坡面底壳1中心可以设有收集管2,收集管2可以与坡面底壳1一体制成或焊接连接,收集管2两侧可以设有滑道21,滑道21可以通过铣削加工在收集管2的两侧壁上加工出,滑道21内可以设置有与其槽宽间隙配合的螺柱22,螺柱22可以与滑道21内往复滑动。收集管2下部可以设有第一过滤器3,第一过滤器3的壳体可以与坡面底壳1一体制成或焊接连接,第一过滤器3内可以设有滑套31,滑套31内孔可以与收集管2的外圆滑动配合,滑套31上可以焊接有凸起的扳柄311。螺柱22可以与滑套31的侧壁进行螺纹状的连接,滑套31可以在收集管2上进行上下的滑动并且可以通过螺柱22和滑道21之间的配合对上下的滑动量进行限位,收集管2的外圆上可以套有O型密封圈对与滑套3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第一过滤器3内可以设有过滤腔32,过滤腔32中部可以设有滤芯33,滤芯33可以采用天宇滤芯有限公司生产的柱状油滤芯,滑套31可以插入滤芯33的中心孔内,滑套31上也可以设置有O型密封圈与滤芯33的内孔之间形成密封。第一过滤器3上可以设有检修板34,检修板34与第一过滤器3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压有胶垫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拆下检修板34可以使第一过滤器3内的滤芯33露出。第一过滤器3下方可以设有油箱4,油箱4可以栓接连接在第一过滤器3的下壳体上,油箱4可以与过滤腔32之间管路连通。油箱4的一侧可以与坡面底壳1之间设有溢流过滤器5,坡面底壳1中部可以设有溢流管6,溢流管6的上端口可以与坡面底壳1焊接连接或一体制成,溢流管6和收集管2均可以与坡面底壳1连通形成通路。溢流管6可以通过溢流过滤器5的过滤与油箱4进行管路状的连通。溢流过滤器5与坡面底壳1和油箱4之间的连接结构方式可以同第一过滤器3的连接结构方式相同。油箱4内可以设有隔板41,隔板41与油箱4焊机连接或栓接连接,隔板41使油箱4内部呈两个槽状,溢流过滤器5和第一过滤器3可以在隔板41的一侧槽状的上方,隔板41的另一侧内可以设有循环油泵42,第一过滤器3和溢流过滤器5过滤后的润滑油液均可以通过管路排至油箱4内的一侧槽体中,这些油液可以通过隔板41的阻挡形成沉降的过滤池状使油箱4内接收的润滑油再次过滤,保证循环油泵42抽出的润滑油杂质含量较低,保证循环油泵42排出润滑减速机的油液较为较为洁净,减速机内部的传动啮合的润滑可以有效的得到提高,保证减速机的使用寿命的延长。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坡面底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面底壳,坡面底壳内部呈漏斗的斜坡状,坡面底壳中心设有收集管,收集管下部设有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内设有滑套,滑套与收集管滑动配合,第一过滤器内设有过滤腔,过滤腔中部设有滤芯,滑套插入滤芯的中心孔内,过滤腔下方设有油箱,油箱与过滤腔之间管路连通,油箱的一侧与坡面底壳之间设有溢流过滤器,坡面底壳中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溢流过滤器和油箱管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面底壳,坡面底壳内部呈漏斗的斜坡状,坡面底壳中心设有收集管,收集管下部设有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内设有滑套,滑套与收集管滑动配合,第一过滤器内设有过滤腔,过滤腔中部设有滤芯,滑套插入滤芯的中心孔内,过滤腔下方设有油箱,油箱与过滤腔之间管路连通,油箱的一侧与坡面底壳之间设有溢流过滤器,坡面底壳中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溢流过滤器和油箱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底壳内侧设有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的润滑油收集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设有扳柄。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刚,李长和,宋佳成,霍剑虹,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龟减速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