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31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车身结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前下梁(12),其以跨左右一对前部侧梁(10L、10R)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前部侧梁(10L、10R)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板构件(4),其配置于前下梁(12)的前方,并且所述板构件(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前部侧梁(10L、10R)及前下梁(12)重合的重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在机动车等车辆中,已知有为了在与行人碰撞时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在保险杠正面的背面附近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构件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79772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具备从板构件的左右两端比护罩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的机动车的前部结构。在伸出部设置有纵壁,该纵壁具有用于将板构件与护罩侧部的前表面连结的螺栓孔。在纵壁的车宽方向内侧,在板构件的后表面部设置有周壁,该周壁具有用于将板构件与护罩下部连结的螺栓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板构件通过纵壁的螺栓孔连结于护罩侧部并且通过周壁的螺栓孔连结于护罩下部的情况下,可能因板构件的连结点增加、连结部分的大型化造成设计自由度降低。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车身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车身结构(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侧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部侧梁10L、10R),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或者车辆后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下横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下梁12),其以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板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板构件4),其配置于比所述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所述侧梁及所述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重合部30)。(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板构件具备突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44),所述突出部以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结位置P1)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方旋转轨迹R1)上与所述下横梁重合的方式,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突出。(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风道支承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风道支承构件6),所述风道支承构件设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风道5)。(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接触缓冲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接触缓冲构件7),所述接触缓冲构件设置于所述下横梁的下表面,且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方旋转轨迹R2)上与所述板构件重合。(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设置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的风道,所述板构件具备能够设置所述风道的风道设置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风道设置部43),所述风道设置部配置于比所述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所述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横梁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下表面部12d),所述倾斜下表面部设置于比所述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所述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所述板构件具备以沿着所述倾斜下表面部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所述倾斜下表面部的倾斜上表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倾斜上表面部4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板构件在比所述重合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连结位置P2)处连结于所述下横梁。(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重合部具有贯通孔(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贯通孔31),该贯通孔将所述侧梁、所述下横梁及所述板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螺栓32)穿过。(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下横梁是在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隔壁3)中位于下部的前下梁,所述板构件配置于所述前下梁的前方。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1)的方案,通过具备板构件,该板构件配置于比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侧梁及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将经由板构件输入至重合部的载荷向侧梁及下横梁分散。因此,容易减少连结点的数量。除此之外,与在板构件设置用于将板构件连结的伸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结部分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根据上述(2)的方案,板构件具备以在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下横梁重合的方式从板构件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了时,由于突出部与下横梁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向上方的旋转。根据上述(3)的方案,通过具备设置于突出部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的风道支承构件,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了时,突出部与风道支承构件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向上方的旋转。根据上述(4)的方案,通过具备接触缓冲构件,该接触缓冲构件设置于下横梁的下表面,且在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板构件重合,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了时,板构件与接触缓冲构件相干涉,因此能够限制板构件向下方的旋转。根据上述(5)的方案,通过具备设置于板构件的上表面的风道,板构件具备能够设置风道的风道设置部,风道设置部配置于比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与风道设置部具有板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以上的高度的情况相比,在将风道设置到风道设置部时容易将空气的导入口确保得较大,因此冷却性能提高。根据上述(6)的方案,通过下横梁具备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下表面部,倾斜下表面部设置于比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中与下横梁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位置,板构件具备以沿着倾斜下表面部的方式倾斜且连结于倾斜下表面部的倾斜上表面部,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通过板构件的倾斜上表面部与下横梁的倾斜下表面部连结,从而即使是下横梁中高度低的部分也能够稳定地固定。除此之外,能够在下横梁的上方确保空间,因此设计自由度提高。根据上述(7)的方案,板构件在比重合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且与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处连结于下横梁,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与板构件在与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连结于下横梁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车辆碰撞时板构件将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及下方旋转的情况。根据上述(8)的方案,通过重合部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将侧梁、下横梁及板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贯通,且能够供螺栓穿过,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经由通过重合部的贯通孔而利用螺栓将侧梁、下横梁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身结构具备:/n左右一对侧梁,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或者车辆后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n下横梁,其以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n板构件,其配置于比所述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所述侧梁及所述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1380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具备:
左右一对侧梁,它们配置于车辆前部或者车辆后部,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下横梁,其以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合;以及
板构件,其配置于比所述下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板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于与所述侧梁及所述下横梁重合的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构件具备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上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所述下横梁重合的方式,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风道支承构件,所述风道支承构件设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且能够支承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接触缓冲构件,所述接触缓冲构件设置于所述下横梁的下表面,且在所述板构件将所述重合部中的连结位置作为基点而向下方旋转时的旋转轨迹上与所述板构件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康哲石川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