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3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及使用方法。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后车架包括中间箱体、旋转架、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中间箱体与前车架铰接连接,中间箱体两侧分别与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连接,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之间的接合面通过定位销及短螺栓固定,接合面中间可增加一组凹形垫块,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与凹形垫块通过长螺栓固定,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之间还连接有旋转架,旋转架一侧与中间箱体联接,旋转架另一侧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联接;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的尾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油缸,两侧的夹持油缸之间连接双球头拉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运输车辆
,具体是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铰接式支架搬运车是煤矿井下液压支架长距离快速搬运的主力设备,采用前车架和后车架铰接的方式转向,前车架承载动力及操控系统总成,后车架承载液压支架,也可承载尺寸适合的一般性井下设备,设备重量一般为40000kg~100000kg。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中心距主要有1.5m、1.75m、2.05m。由于后车架为整体焊接式结构,内裆装载宽度不能调节,导致不同中心距的液压支架须采用不同宽度的后车架承载,1台支架搬运车可配置2~3个不同宽度的后车架以供更换。更换后车架时需要抽放液压油、断开液压管路及电缆、迁移原后车架上的所有元部件,导致换装工作量大,调试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煤矿环境恶劣,液压系统容易污染,降低了整车的运行可靠性。后车架重达15000kg~30000kg,更换时需要采用吊装设备辅助,在井下狭窄空间操作时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目前,尚无一种后车架可在免拆管路及无吊装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实现装载宽度的快速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铰接连接,铰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左右两组转向油缸,后车架包括中间箱体、旋转架、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中间箱体与前车架铰接连接,中间箱体两侧分别与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连接,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之间的接合面通过定位销及短螺栓固定,接合面中间可增加一组凹形垫块,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与凹形垫块通过长螺栓固定,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之间还连接有旋转架,旋转架一侧与中间箱体联接,旋转架另一侧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联接;左承载架和右承载架的尾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油缸,两侧的夹持油缸之间连接双球头拉杆。进一步的,凹形垫块上设置有螺栓孔I以及与定位销连接的定位销孔I,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与凹形垫块的连接端设置有与定位销孔I对应的定位销孔II以及与螺栓孔I对应的螺栓孔II。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变宽过程。S101~在前车架、后车架中部的铰接销左侧或右侧安装牵引杆,牵引杆两端分别与前车架及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销接;S102~将双球头拉杆安装在两个夹持油缸的之间;S103~拆松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之间的螺栓;S104~使转向油缸及夹持油缸动作,使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向外推出,安装凹形垫块,凹形垫块的定位销孔对准中间箱体的定位销,使转向油缸及夹持油缸动作,使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向内收回,夹紧凹形垫块,将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与凹形垫块接合面对应定位销孔定入定位销,插入长螺栓及短螺栓锁紧;S105~拆除牵引杆及双球头拉杆。S200~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变窄过程。S201~在前车架、后车架中部的铰接销左侧或右侧安装牵引杆,牵引杆两端分别与前车架及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销接;S202~将双球头拉杆安装在两个夹持油缸的之间;S203~拆松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之间的螺栓;S204~使转向油缸及夹持油缸动作,使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向外推出,拆除凹形垫块;使转向油缸及夹持油缸动作,使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向内收回,注意中间箱体定位销插入左承载架销孔,夹紧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或右承载架,插入短螺栓锁紧;S205~拆除牵引杆及双球头拉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快速变换装载宽度,同时实现井下3种不同中心距液压支架的搬运,也可搬运刮板机机头、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等不同宽度的机电设备。在变换宽度的过程中,不用拆解液压管路及线缆等,不用吊车辅助,直接由2~3人操作即可变更后车架承载宽度,适应煤矿井下恶劣的工况环境。左右两侧承载架在旋转架的限制范围内运动,可保证变换前后车架铰接转向时不发生干涉。双侧夹持油缸分别固定在左承载架、右承载架的尾部、运输液压支架时,可用于夹紧液压支架,防止液压支架横向摆动,转向油缸用于车辆铰接转向,不会因实现变换装载宽度的功能而在原车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液压元部件。有效缓解地面上远距离转场运输时的支架搬运车超宽的问题,以及支架搬运车下井时井下部分巷道过窄难以通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转架处结构连接图;图3为中间箱体与右承载架示意图;图4为凹型垫块安装示意图;图5为中间箱体与左承载架示意图;图6为凹型垫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左承载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车架,2-左承载架,3-旋转架,4-牵引杆,5-前车架,6-双球头拉杆,7-凹型垫块,8-定位销,9-夹持油缸,10-右承载架,11-中间箱体,12-转向油缸,13-短螺栓,14-长螺栓,15-转销,16-管线孔,17-定位销孔I,18-螺栓孔I,19-螺栓孔II,20-转销孔,21-牵引座,22-定位销孔II。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包括前车架5和后车架1,前车架5与后车架1铰接连接,铰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左右两组转向油缸12,其特征在于:后车架1包括中间箱体11、旋转架3、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中间箱体11与前车架5铰接连接,中间箱体11两侧分别与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连接,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之间的接合面通过定位销8及短螺栓13固定,接合面中间可增加一组凹形垫块7,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与凹形垫块7通过长螺栓14固定,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之间还连接有旋转架3,旋转架3一侧与中间箱体11联接,旋转架3另一侧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联接;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的尾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油缸9,两侧的夹持油缸9之间连接双球头拉杆6。凹形垫块7上设置有螺栓孔I18以及与定位销8连接的定位销孔I17,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与凹形垫块7的连接端设置有与定位销孔I17对应的定位销孔II22以及与螺栓孔I18对应的螺栓孔II19。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变宽过程;S101~在前车架5、后车架1中部的铰接销左侧或右侧安装牵引杆4,牵引杆4两端分别与前车架5及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销接;S102~将双球头拉杆6安装在两个夹持油缸9之间;S103~拆松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之间的螺栓;S104~使转向油缸12及夹持油缸9动作,使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向外推出,安装一组凹形垫块7,凹形垫块7的定位销孔17对准中间箱体11的定位销8,使转向油缸12及夹持油缸9动作,使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向内收回,夹紧凹形垫块7,将左承载架2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包括前车架(5)和后车架(1),前车架(5)与后车架(1)铰接连接,铰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左右两组转向油缸(12),其特征在于:后车架(1)包括中间箱体(11)、旋转架(3)、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中间箱体(11)与前车架(5)铰接连接,中间箱体(11)两侧分别与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连接,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之间的接合面通过定位销(8)及短螺栓(13)固定,接合面中间可增加一块或多块凹形垫块(7),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与凹形垫块(7)通过长螺栓(14)固定,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之间还连接有旋转架(3),旋转架(3)一侧与中间箱体(11)联接,旋转架(3)另一侧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联接;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的尾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油缸(9),两侧的夹持油缸(9)之间连接双球头拉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包括前车架(5)和后车架(1),前车架(5)与后车架(1)铰接连接,铰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左右两组转向油缸(12),其特征在于:后车架(1)包括中间箱体(11)、旋转架(3)、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中间箱体(11)与前车架(5)铰接连接,中间箱体(11)两侧分别与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连接,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之间的接合面通过定位销(8)及短螺栓(13)固定,接合面中间可增加一块或多块凹形垫块(7),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与凹形垫块(7)通过长螺栓(14)固定,中间箱体(11)与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之间还连接有旋转架(3),旋转架(3)一侧与中间箱体(11)联接,旋转架(3)另一侧与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联接;左承载架(2)和右承载架(10)的尾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油缸(9),两侧的夹持油缸(9)之间连接双球头拉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垫块(7)上设置有螺栓孔I(18)以及与定位销(8)连接的定位销孔I(17),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与凹形垫块(7)的连接端设置有与定位销孔I(17)对应的定位销孔II(22)以及与螺栓孔I(18)对应的螺栓孔II(19)。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变换装载宽度的支架搬运车后车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左承载架(2)或右承载架(10)变宽过程;
S101~在前车架(5)、后车架(1)中部的铰接销左侧或右侧安装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威王娜赵美荣王建斌任肖利何景强姚志功高东漓闫凯王治伟潘成杰马凤苹王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