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03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包括摆缸、限位支架,限位支架具有四个支端,限位支架的中心为通孔,在每一个支端上设有一个直线导轨,摆缸的输出旋转轴贯穿限位支架的中心后连接有旋转限位盘,在旋转限位盘上设有四个腰型槽孔,在每一个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一根滑条,滑条上设有标尺板,在每一个标尺板上拆卸式连接有一个调节板,在每一块调节板上设有一个内撑轮,在每一块标尺板的下表面设有一个转动轮,转动轮卡于对应的腰型槽孔内并能够随着旋转限位盘旋转而在腰型槽孔内移动,在每一个标尺板与对应的调节板之间设有一个以上并能够调节内撑轮到旋转限位盘中心间距的调节机构,本结构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密封圈进行抓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抓取的
,尤其涉及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用密封圈在抓取过程中,由于比一般的普通密封圈大,因此需要抓取设备来进行抓取,而目前采用的方式有两种:(1)三爪或者四爪气动夹爪抓取密封圈;(2)真空吸附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由于其抓取的夹具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能针对单一直径规格的产品,不适合产品类似而只是内径不同的产品,故而若需要针对不同规格直径的产品时需要预先设置不同规格的夹具,然后后期进行更换,导致操作不方便,而且无法快速根据产品规格调节抓取尺寸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根据需要快速更换,无需拆卸整个夹具的抓取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根据产品规格调节抓取尺寸、不方便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包括摆缸,在摆缸的外壳上设有十字型的限位支架,所述的限位支架具有四个支端,所述的限位支架的中心为通孔,四个支端相邻夹角为90度,在每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包括摆缸(1),其特征在于:在摆缸(1)的外壳(1-1)上设有十字型的限位支架(2),所述的限位支架(2)具有四个支端(3),所述的限位支架(2)的中心为通孔,四个支端(3)相邻夹角为90度,在每一个支端(3)上设有一个直线导轨(4),所述摆缸(1)的输出旋转轴(1-2)贯穿限位支架(2)的中心后连接有旋转限位盘(5),在旋转限位盘(5)上设有四个腰型槽孔(6),在每一个直线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一根滑条(7),所述滑条(7)上设有标尺板(8),在每一个标尺板(8)上拆卸式连接有一个调节板(9),在每一块调节板(9)上设有一个内撑轮(10),四个内撑轮(10)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包括摆缸(1),其特征在于:在摆缸(1)的外壳(1-1)上设有十字型的限位支架(2),所述的限位支架(2)具有四个支端(3),所述的限位支架(2)的中心为通孔,四个支端(3)相邻夹角为90度,在每一个支端(3)上设有一个直线导轨(4),所述摆缸(1)的输出旋转轴(1-2)贯穿限位支架(2)的中心后连接有旋转限位盘(5),在旋转限位盘(5)上设有四个腰型槽孔(6),在每一个直线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一根滑条(7),所述滑条(7)上设有标尺板(8),在每一个标尺板(8)上拆卸式连接有一个调节板(9),在每一块调节板(9)上设有一个内撑轮(10),四个内撑轮(10)配合后用于将密封圈从内径往外撑开进行抓取,所述四个内撑轮(10)以旋转限位盘(5)中心为圆心并按照同一个圆的圆周运动进行间隔分布,在每一块标尺板(8)的下表面设有一个转动轮(11),所述转动轮(11)卡于对应的腰型槽孔(6)内并能够随着旋转限位盘(5)旋转而在腰型槽孔(6)内移动,在每一个标尺板(8)与对应的调节板(9)之间设有一个以上并能够调节内撑轮(10)到旋转限位盘(5)中心间距的调节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可调的内撑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调节机构(12)包括一个以上并间隔设置在同一个标尺板(8)上的标尺定位孔(13)、一个以上的螺丝孔单元(14)以及与螺丝孔单元(14)配合的定位螺栓单元(15),所有螺丝孔单元(14)间隔设置,且在相邻两个螺丝孔单元(14)之间设有一个标尺定位孔(13),每一个螺丝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发王利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库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