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16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为顶部开口结构设置,活动板和开口连接端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柱,活动板和固定底座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柱,第一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夹持端,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驱动伸缩杆与活动夹持端驱动连接设置,第二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夹持端,固定夹持端通过固定伸缩杆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动夹持端和固定夹持端对于悬臂进行固定夹持,结构设置合理,移动灵活性较强,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悬臂,通用性较强,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生产加工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悬臂是目前在机器人
中得到最广泛和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用于工业制造的机械臂主要用于将物品装配和传送。在机械悬臂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底部的固定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大多是通过固定套筒的连接方式,将悬臂整体固定在地面上,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过于简单,移动灵活性较差,对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悬臂不能通用,需要更换其他的固定装置,使用成本较高,适用范围较小。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为顶部开口结构设置,固定底座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开口连接端,开口连接端和固定底座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和开口连接端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为顶部开口结构设置,所述固定底座(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开口连接端(4),所述开口连接端(4)和固定底座(2)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和开口连接端(4)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柱(3),所述活动板(17)和固定底座(2)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柱(18),所述活动板(17)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安装座(15),所述驱动安装座(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安装座(15)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盘(1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的驱动轴与旋转盘(10)驱动连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为顶部开口结构设置,所述固定底座(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开口连接端(4),所述开口连接端(4)和固定底座(2)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和开口连接端(4)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柱(3),所述活动板(17)和固定底座(2)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柱(18),所述活动板(17)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安装座(15),所述驱动安装座(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安装座(15)的顶部设置有旋转盘(1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的驱动轴与旋转盘(10)驱动连接设置,所述固定底座(2)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夹持端(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的驱动轴通过驱动伸缩杆(7)与活动夹持端(9)驱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夹持端(11),所述固定夹持端(11)通过固定伸缩杆(12)与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只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川日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