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善溶液中晶体成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结晶过程中改善成核步骤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制药和高价值化学工业中的许多产品在其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经历多个结晶步骤。结晶通常用于化学品的纯化,并控制所获得的化学品的大小、形状和多态性。在制药工业中,精确控制颗粒的大小、多态性和形状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会影响药代动力学和活性分子的混合行为。通常,粉末中的颗粒尺寸是通过研磨步骤(也称为微粉化)获得的,这可能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摩擦效应而引入加热。如今,有机分子的连续流合成正成为制药工业最感兴趣的领域,并且更普遍地是在工程和化学领域。已经成功报道了如青蒿素、伊马替尼、依非韦伦等分子的高价值活性药物成分(API)的连续相合成和结晶(例如CogoniG.;deSouzaB.P.;FrawleyP.J.,Chem.Eng.Sci.[化学工程科学]2015,138,592-599)。商业上已经描述并开发了几种连续结晶方法,像例如混合悬浮液、混合产物去除装置(MSMPR,参见AlvarezA.J.SinghA.;Myerso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溶液中成核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向第一毛细管(1)中注入包含溶剂和待结晶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欠饱和溶液;/n-将该毛细管(1)下游溶液的局部状态改为亚稳状态以上的过饱和状态,在该毛细管中流动的流体在欠饱和状态与该亚稳状态以上的过饱和状态之间的转变时间为小于1000ms、优选低于100ms、甚至更优选小于10ms。/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7 EP 18171018.71.一种从溶液中成核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第一毛细管(1)中注入包含溶剂和待结晶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欠饱和溶液;
-将该毛细管(1)下游溶液的局部状态改为亚稳状态以上的过饱和状态,在该毛细管中流动的流体在欠饱和状态与该亚稳状态以上的过饱和状态之间的转变时间为小于1000ms、优选低于100ms、甚至更优选小于10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欠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之间的过饱和度差为至少1、优选2、更优选4,将该过饱和度定义为该待结晶化合物的局部浓度与该待结晶化合物的溶解度之间的相对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向该过饱和状态的转变是通过将该毛细管壁冷却至低于亚稳态温度的温度,和/或在注入流中注入反溶剂,和/或注入冷却的溶剂来获得的,该冷却的或反溶剂液体由第二毛细管(2)注入,该第二毛细管具有与该第一毛细管基本相同的尺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毛细管(1)的内径包括在1mm与100μm之间、优选在800μm与500μm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毛细管包括提高热、反溶剂扩散和剪切速率的一个或多个静态混合区(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努瓦·沙伊德,巴尔特·里梅兹,埃迪特·诺兰特勒科姆特,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比利时;B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