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涂抹-冷冻法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90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使用涂抹-冷冻法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用硫醇在基底电极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利用受体对配体的生物识别作用制备磷脂膜型生物传感器。首先将磷脂单层涂抹在烷基硫醇自组装膜上,接着将受体嵌入磷脂膜,并在低温下冷冻,将有机溶剂冻出和磷脂膜进行重组,制备成无溶剂的磷脂膜生物传感器。它与以往生物传感器相比,制备简便、易重现、稳定性好、寿命长、检测线性范围宽、检测下限低、易嵌入受体和相容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使用涂抹-冷冻法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生物膜本质上是一种天然的生物传感器,它的基本结构已被普遍认为是双层磷脂膜,主要以平板双层磷脂膜和球形磷脂体为代表,是发展电子器件的基本母板结构。通过在双层磷脂膜中选择性地嵌入具有生物识别性的受体而获得接近生物膜的敏感元件,以识别和检测配体的底物,它将在生命科学、医药分析、生物工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双层磷脂膜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复杂、寿命短,约1小时.1993年和1994年D.P.Nikolelis和U.Krull在Electroanalysis,1993,5,539和Anal.Chim.Acta,1994,288,187中公开了固体支撑自组装双层磷脂膜技术,这种双层磷脂膜的一侧与固体基底直接接触,强烈地改变了生物膜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寿命仍然很短,一般只在24小时至36小时之间。而且它的制备繁琐、寿命短、稳定性差等缺点使之与实用型生物传感器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用硫醇在基底电极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利用受体对配体的生物识别作用制备磷脂膜型生物传感器。首先将磷脂单层涂抹在烷基硫醇自组装膜上,接着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抹-冷冻法制备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将金电极放入含7∶3的浓硫酸:30%过氧化氢的混和溶液中进行化学氧化处理,并在高纯氮气氛下干燥,再浸入1mM~10mM的链长为10~20的烷基硫醇的乙醇或己烷溶液中形成疏水性的硫醇自组膜修饰金电极,将10~30mg/ml磷脂酰肌醇和胆碱的葵烷溶液涂抹在烷基硫醇单分子膜修饰金电极上,将此磷脂膜电极放入缬氨霉素和莫能菌素的溶液中培养6~24小时,再在低温-5~-20℃下将有机溶剂冷冻,清洗后即获得功能化的支撑磷脂膜生物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绍俊李景虹丁林汪尔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