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消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18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中消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数;其次是植物吸收处理,通过栽培有湿生植物的沙土装置,吸收分解一部分有机物杂质和微囊藻毒素;第三是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进一步消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第四是臭氧处理,采取通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的方法;第五是处理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检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脱毒效率高,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处理后水无异味的优点,适合因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水源的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更具体涉及一种水体中消除微囊蓝藻毒素的方法,尤其适合以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水源为取水点的饮用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地面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我国的许多湖泊水库如滇池、太湖、巢湖、淀山湖等等由于蓝藻,通常是微囊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而造成水质恶臭被迫停止供水。水华的污染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类藻类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作用最常见的表现是引起急性肝中毒,目前已确定微囊藻毒素能够不可逆抑制生物体内的蛋白磷酸酶1和2A从而对生物体造成急性和慢性毒害。最近几年的研究认为微囊藻(Microcystis)、节球藻(Nodularia)等产毒藻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Nodularin)是现有促癌剂中促癌力较强的毒素。此类毒素化学结构较稳定,能够在浮游动物和鱼体内富集和存留,并能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对人类所造成潜在威胁。据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制定了一个安全标准规定微囊藻毒素含量不能超过1μg/L。由微囊藻大量生长造成毒素污染势将给人类带来愈来愈严重的危害。由于微囊藻毒素结构稳定,常规的水处理方法不能完全消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并且不能消除因蓝藻繁殖而带来的藻源异味物。一种可靠有效地消除饮用水水源中的微囊藻毒素的工艺技术势在必行。经检索未见到一种被报道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水质好,使用安全,在水中极为方便的消除微囊藻毒素和藻源异味物质,有效地利用了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水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方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由于微囊藻毒素存在于微囊藻细胞内,当微囊藻细胞破裂死亡后会释放到水中,减少水中的微囊藻细胞数量也是脱毒的关键步骤之一。用砂石过滤、澄清可以大大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数。B.植物吸收处理上述处理后的水通过一片栽培有湿生植物的沙土滤池,靠植物根系来吸收分解一部分有机物杂质和微囊藻毒素。C.活性碳吸附装置上述处理后的水通过活性碳吸附装置,进一步消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D.臭氧处理采取通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的方法。根据水的色度和污染情况选择使用臭氧的剂量(臭氧的剂量范围0.05-5mg每升水)。E.处理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处理后的水样必须对微囊藻毒素含量进行检测以检查脱毒的效果。WHO的标准规定对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应小于1μg/L。根据设计的脱毒方案,出水的微囊藻毒素含量应控制在0.1μg/L以下。目前为止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大多设备仪器和维护费用昂贵,从一般的水处理企业能承担的经济能力出发,设计完善了一套可靠完整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该方法由毒素抽提、清洗分离、定容、HPLC检测四个步骤组成,方法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0.1μg/L的微囊藻毒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水处理技术相比,有以下的优点和效果1.脱毒效率高臭氧脱毒工艺与氯气处理方法相比,其氧化能力是氯的两倍,杀菌能力是氯的数百倍。本方法降解藻类毒素的效率极高,辅以其它处理方法,就能彻底地除去藻类毒素。2.使用安全,无副作用 用臭氧处理中,多余的臭氧会迅速分解成氧气在水中溶解或释放,不会对水源造成二次污染。3.能够完全消除因蓝藻繁殖带来的藻源异味物质,并且臭氧处理后水无常规水处理方法带来的异味。4.毒素检测方法可靠,保证了处理后水质达到安全标准,水质好。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从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取水点用泵抽取水,通入一到两个装满砂石装置的滤池过滤处理。注意控制流速尽量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数。2.植物吸收处理上述处过滤后的水通过一片栽培有芦苇、茭白、香蒲、灯芯草等品种湿生植物的沙土滤池,水深10-40厘米,静置1-5天。定期(30-150天)采收和更换滤池中的植物,保持它们吸附毒素和其它有害物的能力。3.活性碳吸附装置上述植物处理后的水抽出,通过一活性碳吸附装置进一步脱毒。控制水通过活性碳吸附装置的流速,定期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处理后的水样,以无蓝藻细胞出现为合格。每隔一段时间更换活性炭,时间为15-150天。4.臭氧处理上述活性碳吸附装置处理后的水通入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臭氧含量在5-20%)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根据水的色度和污染情况选择使用臭氧的剂量,臭氧在水溶液的浓度控制在0.05-5mg/L,臭氧处理时间为5-25分钟。臭氧处理后水应静置20-30分钟,使残余的臭氧完全分解成氧气。5.处理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取臭氧处理后的水样0.2-2升,加5%醋酸后过ODS-C18柱(预先用10ml 100%甲醇活化)2-3次后,依次用20%甲醇5-20ml、100%甲醇5-20ml清洗ODS-C18柱,收集100%甲醇过ODS-C18柱的清洗液,旋转蒸发器浓缩干燥后,用60%甲醇溶解并准确定容到0.2-2ml。上HPLC检测样品毒素含量。(色谱条件UV 238nm流动相磷酸缓冲液pH3.0)出水以HPLC不检测到有微囊藻毒素的出峰为合格标准(微囊藻毒素含量<0.1μg/L),否则应加臭氧继续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下列步骤A、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从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取水点用泵抽取水,通入一到两个装满砂石装置的滤池过滤处理;B、植物吸收处理上述过滤后的水通过一片栽培有芦苇、茭白、香蒲、灯芯草湿生植物的沙土滤池,水深10-40厘米,静置1-5天,定期采收和更换滤池中的植物,保持吸附毒素和有害物;C、活性碳吸附装置上述植物处理后的水抽出,通过一活性碳吸附装置进一步脱毒,控制水通过活性碳吸附装置的流速,定期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处理后的水样,以无蓝藻细胞出现为合格,每隔一段时间更换活性炭,时间15-150天;D、臭氧处理上述活性碳吸附装置处理后的水通入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臭氧含量在5-20%,根据水的色度和污染情况选择使用臭氧的剂量,臭氧在水溶液的浓度控制在0.05-5mg/L,臭氧处理时间为5-25分钟,臭氧处理后水应静置20-30分钟,使残余的臭氧完全分解成氧气;E、处理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取臭氧处理后的水样0.2-2升,加5%醋酸后过ODS-C18柱2-3次后,依次用20%甲醇5-20ml、100%甲醇5-20ml清洗ODS-C18柱,收集100%甲醇过ODS-C18柱的清洗液,旋转蒸发器浓缩干燥后,用60%CH3OH溶解并准确定容到0.2-2ml,上HPLC检测样品毒素含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数;其次是植物吸收处理,通过栽培有湿生植物的沙土装置,吸收分解一部分有机物杂质和微囊藻毒素;第三是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进一步消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囊藻细胞;第四是臭氧处理,采取通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的方法;第五是处理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检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具有脱毒效率高,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处理后水无异味的优点,适合因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水源的水处理。文档编号C02F9/02GK1562821SQ2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中消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水体中的藻类用砂石过滤、澄清:从受蓝藻繁殖而污染的取水点用泵抽取水,通入一到两个装满砂石装置的滤池过滤处理;    B、植物吸收处理:上述过滤后的水通过一片栽培有芦苇、茭白、香蒲、灯芯草湿生植物的沙土滤池,水深10-40厘米,静置1-5天,定期采收和更换滤池中的植物,保持吸附毒素和有害物;    C、活性碳吸附装置:上述植物处理后的水抽出,通过一活性碳吸附装置进一步脱毒,控制水通过活性碳吸附装置的流速,定期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处理后的水样,以无蓝藻细胞出现为合格,每隔一段时间更换活性炭,时间15-150天;    D、臭氧处理:上述活性碳吸附装置处理后的水通入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臭氧含量在5-20%,根据水的色度和污染情况选择使用臭氧的剂量,臭氧在水溶液的浓度控制在0.05-5mg/L,臭氧处理时间为5-25分钟,臭氧处理后水应静置20-30分钟,使残余的臭氧完全分解成氧气;    E、处理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取臭氧处理后的水样0.2-2升,加5%醋酸后过ODS-C↓[18]柱2-3次后,依次用20%甲醇5-20ml、100%甲醇5-20ml清洗ODS-C↓[18]柱,收集100%甲醇过ODS-C↓[18]柱的清洗液,旋转蒸发器浓缩干燥后,用60%CH↓[3]OH溶解并准确定容到0.2-2ml,上HPLC检测样品毒素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定沈强沈银武李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